第1课 北京的春节拓展——传统文化里的吉祥寓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你知道过年的时候为什么要吃年糕吗?原来“年糕”的谐音“年高”,所以被引申为“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那么你知道过年的时候吃鱼又有什么寓意呢?古代建筑上雕刻蝙蝠这又是代表什么呢?

        你能用上述句式来接个龙吗?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上雕刻蝙蝠: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经过探究发现:“鱼”“余”同音。年年有余的意思是每年都有盈余。吃年夜饭的时候,菜色中一定有鱼,代表年年有余的好彩头。部分地区除夕只吃鱼尾,初一吃鱼头。

      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积蓄多

      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发大财

      蝙蝠,如今人人闻之色变,都怪蝙蝠带来新型冠状病毒,害得我们过了一个冷清的春节,还不能如期开学,这么不吉祥的小动物,而古人为什么要将蝙蝠雕刻在建筑上呢?原来蝙蝠栖息时倒挂在树上,寓意“遍地是福”“福从天降”“福到人间”,因为“蝠”与“福”谐音。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从天降生活好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从天降年年旺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从天降福气多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到人间遍地是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五福临门喜自开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五福临门年年好 (记笔记在语文书第16页)

    怎么样,是不是脑洞大开?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给予每个节日有意义的活动,包含着人们美好的心愿,我们再来分享几个包含吉祥寓意的传统民俗,看看你知道几个?

    立春祭农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这个节日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立春祭农,寓意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间还有立春给小孩佩戴“春鸡”的习俗,寓意丰衣足食、茁壮成长、吉祥如意。

      除夕守岁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

      初一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国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发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正月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 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正如古语 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元宵点灯

      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会在正月十五的那天点亮灯笼,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所以元宵节的灯又称“祈福灯”或“平安灯”。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灯笼也用来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端午赛龙舟

      农历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通常民间都会自发组织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关于赛龙舟的传说有很多种,但图个好彩头、努力向上的寓意一直没有改变。

      中秋赏月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是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重阳登高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以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腊八煮粥

      我国古代的天子国君在腊八节要进行腊祭,祭祀八谷星神,庆贺丰收;祷祝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民间则要祭祀天地、祖先、神灵,感恩这一年来的恩泽庇佑,并祈求来年继续施恩。腊八粥”,又称“福寿粥”,有增福增寿之意。

      小年祭灶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 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廿四扫尘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看了以上的传统习俗,我们来玩个接龙吧,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守岁:辞旧迎新生活好

过年的时候发压岁钱:驱邪免灾身体好

立春祭农:寓意五谷丰登风雨顺

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幸福团圆家家乐

重阳节登高:寓意吉祥如意步步高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风调雨顺增福寿 (记笔记在语文书第16页)

……

邀你来战,你还有什么妙言佳句?请写留言回复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