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共有几种

维生素共有几种?各自有什么作用?

常见的有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
1、维生素A
维生素A是含有视黄醇结构并具有生物活性的一大类物质,类胡萝卜素是一种维生素A原,在小肠和肝脏的代谢过程中可以生成视黄醇和视黄醛,其中β胡萝卜素是最重要的类胡萝卜素。
食物中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是动物肝脏、鱼肝油、奶制品、蛋黄等;维生素A原的主要来源是深色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胡萝卜、南瓜等。
/iknow-pic.cdn.bcebos.com/3b292df5e0fe99250bac8f773ba85edf8db17171"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3b292df5e0fe99250bac8f773ba85edf8db1717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b292df5e0fe99250bac8f773ba85edf8db17171"/>
2、维生素C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具有很多生物学作用,包括抗氧化作用,改善铁、钙、叶酸的利用,促进类固醇代谢,清除自由基等。

一般来说,猕猴桃、鲜枣、草莓、枇杷、橙、橘、柿子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葡萄、无花果、苹果、香蕉、桃子、梨子等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较少。
3、维生素E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预防衰老等作用。资料显示,维生素E有可能降低肺癌、宫颈癌、肠癌、乳腺癌等发病风险。维生素E的主要来源有植物油和坚果。

4、B族维生素
这类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叶酸等。B族维生素是推动体内代谢、把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转化成热量时不可缺少的物质。B族维生素在全谷物、绿叶菜以及动物肝脏中含量较高。

/iknow-pic.cdn.bcebos.com/d31b0ef41bd5ad6e295982cd8ecb39dbb6fd3c71"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d31b0ef41bd5ad6e295982cd8ecb39dbb6fd3c7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31b0ef41bd5ad6e295982cd8ecb39dbb6fd3c71"/>
5、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维持血液钙和磷稳定、参与某些蛋白质转录调节等重要生物学作用。人群干预结果显示,维生素D和钙的摄入量越高,大肠癌的发病率越低;日光照射量越多,结肠癌死亡率越低。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主要包括鱼干、奶酪、蛋黄等。

参考资料来源:/health.people.com.cn/n1/2018/1005/c14739-30325612.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五种维生素有助抗癌">人民网—五种维生素有助抗癌
参考资料来源:/health.people.com.cn/n1/2017/0524/c404177-29295676.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维生素C作用大但你有想过你补充的维生素C没有到位吗">人民网—维生素C作用大但你有想过你补充的维生素C没有到位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15
维生素也称维他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它是由波兰的科学家丰克命名的,丰克称它为“维持生命的营养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须的一类营养素,本质为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不能在体内合成,或者所合成的量难以满足机体的需要,所以必须由食物供给。维生素的每日需要量甚少(常以毫克或微克计),它们既不是构成机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体内供能的物质,然而在调节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等方面却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导致各种疾病。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通常按其溶解性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前者有A、D、E、K,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脂溶剂中,在食物中与脂类共同存在,在肠道吸收时与脂类吸收密切相关。当脂类吸收不良时,如胆道梗阻或长期腹泻,他们的吸收大为减少,甚至会引起缺乏症。最简单的例子像大家熟知的胡萝卜吃油的道理就是这样。脂溶性维生素排泄效率低,故摄入过多时可在体内蓄积,产生有害作用,甚至发生中毒。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B1、B2、B6、B12、PP等)的抗坏血酸维生素C。B族维生素是辅酶的组成部分。B族维生素中的B6、泛酸及生物素在食物中广泛存在,肠道细菌又可合成,人类未发现典型的缺乏症。水溶性维生素的特点是溶于水,不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容易从尿中排出体外,且排出效率高,一般不会产生蓄积和毒害作用。

维生素是人体代谢中必不可少的有机化合物。人体有如一座极为复杂的化工厂,不断地进行着各种生化反应。其反应与酶的催化作用有密切关系。酶要产生活性,必须有辅酶参加。已知许多维生素是酶的辅酶或者是辅酶的组成分子。因此,维生素是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可以认为,维生素是以“生物活性物质”的形式,存在于人体组织中。
维生素大部分不能在人体内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因而,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食物中维生素的含量较少,人体的需要量也不多,但却是绝不可少的物质。膳食中如缺乏维生素,就会引起人体代谢紊乱,以致发生维生素缺乏症。如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夜盲症、干眼病和皮肤干燥;缺乏维生素D可患佝偻病;缺乏维生素B1可得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2可患唇炎、口角炎、舌炎和阴囊炎;缺乏PP可患癞皮病;缺乏维生素B12可患恶性贫血;缺乏维生素C可患坏血病。

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就目前所知的维生素就有几十种,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前者包括维生素A、D、E、K,后一类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以及许多“类维生素”。

现在医学上发现的维生素主要有: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维持正常视力,预防夜盲症;维持上皮细胞组织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增加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干眼病。
维生素D。调节人体内钙和磷的代谢,促进吸收利用,促进骨骼成长。
维生素E。维持正常的生殖能力和肌肉正常代谢;维持中枢神经和血管系统的完整。
维生素K。止血。它不但是凝血酶原的主要成分,而且还能促使肝脏制造凝血酶原。小儿维生素K缺乏症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1。保持循环、消化、神经和肌内正常功能;调整胃肠道的功能;构成脱羧酶的辅酶,参加糖的代谢;能预防脚气病。
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核典素是体内许多重要辅酶类的组成成分,这些酶能在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传递氢,它还是蛋白质、糖、脂肪酸代谢和能量利用与组成所必需的物质。能促进生长发育,保护眼睛、皮肤的健康。
泛酸(维生素B5)。抗应激、抗寒冷、抗感染、防止某些抗生素的毒性,消除术后腹胀。
维生素B6。在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治疗神经衰弱、眩晕、动脉粥样硬化等。
维生素B12。抗脂肪肝,促进维生素A在肝中的贮存;促进细胞发育成熟和机体代谢;治疗恶性贫血。
维生素B13(乳酸清)。
维生素B15(潘氨酸)。主要用于抗脂肪肝,提高组织的氧气代谢率。有时用来治疗冠心病和慢性酒精中毒。
维生素B17。剧毒。有人认为有控制及预防癌症的作用。
对氨基苯甲酸。在维生素B族中属于最新发现的维生素之一。在人体内可合成。
肌醇。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和胆碱一样是亲脂肪性的维生素。
维生素C。连接骨骼、牙齿、结缔组织结构;对毛细血管壁的各个细胞间有粘合功能;增加抗体,增强抵抗力;促进红细胞成熟。
维生素P。
维生素PP(烟酸)。在细胞生理氧化过程中起传递氢作用,具有防治癞皮病的功效。
叶酸(维生素M)。抗贫血;维护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维生素T。帮助血液的凝固和血小板的形成。
维生素U。治疗溃疡上有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是人体营养、生长所需的有机化合物。机体如果缺乏维生素,就会出现某种疾病。因此有些人认为维生素是营养素,摄入是“多多益善”。人需要维生素越多越好吗?答案是否定的。合理营养的关键在于“适度”。过多摄入某些维生素,对身体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我们知道,维生素大致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B、C)和脂溶性(维生素A、D、K等)两大类。水溶性类的维生素多余部分一般可随尿液排出体外,脂溶性类的维生素A或D,多余者不能排出体外。这样就给人们一个印象以为水溶性维生素食多了无害,有人主张每日口服维生素C3—5克以达到保健的目的。其实这是有害的,实验证实,长期日服维生素C1克以上时,可引起草酸尿、高尿酸血症、高外血症。有的人全身可出现皮疹、浮肿、血压下降、恶心。在脂溶性维生素中,以维生素A和维生素D服用量过大而引起的中毒最为常见。维生素A过剩时,将引起不眠、气喘、眩晕、脱发、恶心、腹泻等症;维生素D过剩时,可引起食欲不振,倦怠、便秘、体重下降及低烧等。
正常人每日需要维生素C50—100毫克,维生素A2500—3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300—400国际单位。
从营养上讲,所谓维生素应该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能满足需要)而在人体正常代谢过程和调节生理功能所不可缺少的一类物质。它们是必须由食物供给的营养素。因此缺乏时就会出现某种典型的临床症状。截止目前为止并未发现因缺乏苦杏仁甙而患任何缺乏症的,因此这两种物质根本不能称为维生素。
维生素B15和维生素B17是国外一些营养学者提出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物成分,并命之为维生素,但至今均未被世界学者们所公认。

在近来的研究表明,维生素还有着一些特殊的功用,如泛酸的情绪调节作用,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降低DNA损耗作用,叶酸加B6有益心血管等。

对于维生素补充,应该从饮食和维生素制剂两方面来补充。水果蔬菜的维生素含量高,但由于每种蔬菜和水果的维生素含量都不同,未必能够在各方面均衡补充维生素,蔬菜水果在加工、烹调中维生素也有损失,维生素制剂就能够起到均衡的作用。但维生素制剂不容易吸收,又非天然绿色,因此还是以水果蔬菜的补充为主。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missaling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10-15
维生素
维生素(vitamin)又名维他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以及性质虽然不同,但它们却有着以下共同点:①维生素均以维生素原(维生素前体)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②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③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④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mg)或微克(ug)计算,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1)维生素A 它是1913年美利坚合众国化学家台维斯从鳕鱼肝中提取得到的。它是黄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肪、油等有机溶剂。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易为紫外线破坏,应贮存在棕色瓶中。维生素A是眼睛中视紫质的原料,也是皮肤组织必需的材料,人缺少它会得干眼病、夜盲症等。通常每人每天应摄入维生素A2~4.5mg,不能摄入过多。近年来有关研究表明,它还有抗癌作用。动物肝中含维生素A特别多,其次是奶油和鸡蛋等。胡萝卜、番茄等蔬菜中含多量胡萝卜素,它是维生素A的前体,在人体中易变为维生素A,因此食用蔬菜同样可补充维生素A。

每天的需求量:妇女需要0.8毫克。即80克鳗鱼65克鸡肝,75克胡萝卜,125克皱叶甘蓝或200克金枪鱼(罐头)。

功效:增强免疫系统,帮助细胞再生,保护细胞免受能够引起多种疾病的自由基的侵害。它能使呼吸道、口腔、胃和肠道等器官的黏膜不受损害,维生素A还可明目。

副作用:每天摄入3毫克维生素A,就有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长期每天摄入33毫克维生素A会使食欲不振、皮肤干燥、头发脱落、骨骼和关节疼痛,甚至引起流产。

(2)维生素B 它是一类水溶性维生素,大部分是人体内的辅酶,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维生素B1

B1是最早被人们提纯的维生素,1896年荷兰王国科学家伊克曼首先发现,1910年为波兰化学家丰克从米糠中提取和提纯。它是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遇碱易分解。它的生理功能是能增进食欲,维持神经正常活动等,缺少它会得脚气病、神经性皮炎等。成人每天需摄入2mg。它广泛存在于米糠、蛋黄、牛奶、番茄等食物中,目前已能由人工合成。

②维生素B2

B2又名核黄素。1879年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化学家布鲁斯首先从乳清中发现,1933年美利坚合众国化学家哥尔倍格从牛奶中提取,1935年德国化学家柯恩合成了它。维生素B2是橙黄色针状晶体,味微苦,水溶液有黄绿色荧光,在碱性或光照条件下极易分解。熬粥不放碱就是这个道理。人体缺少它易患口腔炎、皮炎、微血管增生症等。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4mg,它大量存在于谷物、蔬菜、牛乳和鱼等食品中。

③维生素B5

B5又称泛酸。抗应激、抗寒冷、抗感染、防止某些抗生素的毒性,消除术后腹胀。

④维生素B6

1930年由美利坚合众国化学家柯列格发现。它有抑制呕吐、促进发育等功能,缺少它会引起呕吐、抽筋等症状。成年人每天摄入量为2mg,它广泛存在于米糠、大豆、蛋黄和动物肝脏中,目前已能人工合成。

每天的需求量:妇女需要1.2毫克。两片全麦面包加100克熏火腿和一个辣椒,120克鲑鱼片,150克鸡肝或一个鳄梨,100克烤火腿足矣。

功效:我们的身体需要维生素B6来制造大脑递质血清素,会带来“好情绪”的激情。此外,它还是重要的止痛剂。

副作用:日服100毫克左右就会对大脑和神经造成伤害。过量摄入还可能导致所谓的神经病,即一种感觉迟钝的神经性疾病。最坏的情况是导致皮肤失去知觉。

⑤维生素B12

1947年美利坚合众国女科学家肖波在牛肝浸液中发现维生素B12,后经化学家分析,它是一种含钴的有机化合物。它化学性质稳定,是人体造血不可缺少的物质,缺少它会产生恶性贫血症。目前虽已能人工合成,但成本高昂,因此仍用生物技术由细菌发酵制得。人体每天约需12μg(1/1000mg),人在一般情况下不会缺少。

抗脂肪肝,促进维生素A在肝中的贮存;促进细胞发育成熟和机体代谢;治疗恶性贫血。

⑥维生素B13

(乳酸清)。

⑦维生素B15

(潘氨酸)。主要用于抗脂肪肝,提高组织的氧气代谢率。有时用来治疗冠心病和慢性酒精中毒。

⑧维生素B17

剧毒。有人认为有控制及预防癌症的作用。

(3)维生素C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1907年挪威化学家霍尔斯特在柠檬汁中发现,1934年才获得纯品,现已可人工合成。它是无色晶体,熔点190~192℃,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化学性质较活泼,遇热、碱和重金属离子容易分解,所以炒菜不可用铜锅和加热过久。维生素C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体完成氧化还原反应,提高人体灭菌能力和解毒能力。长期缺少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成人每天需摄入50~100mg。多吃水果、蔬菜能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据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研究,服大剂量维生素C对预防感冒和抗癌有一定作用。

每天的需求量:100毫克。即半个番石榴,75克辣椒,90克花茎甘蓝,2个猕猴桃,150克草莓,1个柚子,半个番木瓜,125克茴香,150克菜花可200毫升橙汁。

功效:维生素C能够捕获自由基,在此能预防像癌症、动脉硬化、风湿病等疾病。此外,它还能增强免疫和,对皮肤、牙龈和神经也有好处。

副作用:迄今,维生素C被认为没有害处,因为肾脏能够把多余的维生素C排泄掉,美国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体内有大量维生素C循环不利伤口愈合。每天摄入的维生素C超过1000毫克会导致腹泻、肾结石的不育症,甚至还会引起基因缺损。

(4)维生素D

维生素D于1926年由化学家卡尔首先从鱼肝油中提取。它是淡黄色晶体,熔点115~118℃,不溶于水,能溶于醚等有机溶剂。它化学性质稳定,在200℃下仍能保持生物活性,但易被紫外光破坏,因此,含维生素D的药剂均应保存在棕色瓶中。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是帮助人体吸收磷和钙,是造骨的必需原料,因此缺少维生素D会得佝偻症。人体每天应摄取维生素D25μg,但不宜过量,否则易产生副作用。在鱼肝油、动物肝、蛋黄中它的含量较丰富。人体中维生素D的合成跟晒太阳有关,因此,适当地光照有利健康。

每天的需求量:0.0005至0.01毫克。35克鲱鱼片,60克鲑鱼片,50克鳗鱼或2个鸡蛋加150克蘑菇。只有休息少的人,才需要额吃些含维生素D的食品或制剂。

功效:维生素D是形成骨骼和软骨的发动机,能使牙齿坚硬。对神经也很重要,并对炎症的抑制作用。

副作用:研究人员估计,长期每天摄入0.025克维生素D对人体有害。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恶心、头痛、肾结石、肌肉萎缩、关节炎、动脉硬化、高血压。

(5)维生素E

维生素E于1922年由美利坚合众国化学家伊万斯在麦芽油中发现并提取,本世纪40年代已能人工合成。1960年我国已能大量生产。它是无臭、无味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醚等有机溶剂中。它的化学性质较稳定,能耐热、酸和碱,但易被紫外光破坏,因此要保存在棕色瓶中。维生素E是人体内优良的抗氧化剂,人体缺少它,男女都不能生育,严重者会患肌肉萎缩症、神经麻木症等。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它有防老、抗癌作用。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肉类、蔬菜、植物油中,通常情况下,人是不会缺少的。

每天的需求量:妇女需要12毫克。4匙葵花油,100毫克橄榄油,100克花生或30克杏仁加70克核桃含有妇女一天所需的维生素E。

功效:维生素E能抵抗自由基的侵害,预防癌症的心肌梗死。此外,它还参与抗体的形成,是真正的“后代支持者”。它促进男性产生有活力的精子。

副作用:每天摄入200毫克的维生素E就会出现恶心,肌肉萎缩,头痛和乏力等症状。每天摄入的维生素E超过300毫克会导致高血压,伤口愈合延缓,甲状腺功能受到限制。

另外;感冒增加vc的摄入,月经期间增加钾的摄入。

参考资料:生活中来食话食说

(6)维生素K

维生素K于1929年丹麦化学家达姆从动物肝和麻子油中发现并提取。它是黄色晶体,熔点52~54℃,不溶于水,能溶于醚等有机溶剂。维生素K化学性质较稳定,能耐热耐酸,但易被碱和紫外线分解。它在人体内能促使血液凝固。人体缺少它,凝血时间延长,严重者会流血不止,甚至死亡。奇怪的是人的肠中有一种细菌会为人体源源不断地制造维生素K,加上在猪肝、鸡蛋、蔬菜中含量较丰,因此,一般人不会缺乏。目前已能人工合成,且化学家能巧妙地改变它的“性格”为水溶性,有利于人体吸收,已广泛地用于医疗上。

(7)维生素H

维生素H又称生物素、辅酶R,是水溶性维生素,也属于维生素B族。它是合成维生素C的必要物质,是脂肪和蛋白质正常代谢不可或缺的物质。维生素H具有防止白发和脱发,保持皮肤健康的作用。成人每天建议摄取量为100微克~300微克。如果将生物素与维生素A、B2、B6、烟酸(维生素B3)一同使用,相辅相成,作用更佳。在牛奶、牛肝、蛋黄、动物肾脏、水果、糙米中都含有生物素。在复合维生素B和多种维生素的制剂中,通常都含有维生素H。

(8)维生素P

维生素P是由柑桔属生物类黄酮、芸香素和橙皮素构成的。在复合维生素C中都含有维生素P,也是水溶性的。它能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而受到破坏,增强维生素的效果。能增强毛细血管壁,防止瘀伤。有助于牙龈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有助于因内耳疾病引起的浮肿或头晕的治疗等。许多营养学家认为,每服用500毫克维生素C时,最少应该同时服用100毫克生物类黄酮。以增强它们的协同作用。在橙、柠檬、杏、樱桃、玫瑰果实中及荞麦粉中含有维生素P。

(9)维生素PP

也称烟酸。在细胞生理氧化过程中起传递氢作用,具有防治癞皮病的功效。

(10)维生素M

也称叶酸,抗贫血;维护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免疫系统的功能,防止胎儿畸形。

(11)维生素T

帮助血液的凝固和血小板的形成。

(12)维生素U

治疗溃疡上有重要的作用。

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s)

一类能溶于水的有机营养分子。其中包括在酶的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的B族维生素以及抗坏血酸(维生素C)等。

在理想状态,人们从膳食中获得需要的维生素。在下面情况造成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缺乏。

1.食物匮乏,食物运输、储藏、加工不当,造成食物中的维生素丢失,结果造成维生素摄入不足。

2.当人们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如咀嚼不足、胃肠功能降低、膳食中脂肪过少、纤维素过多等会造成维生素消化吸收率下降。

3.不同生理期的人群,如妊娠授乳期的妇女,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疾病、手术期的人群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相对增高。

4.特殊环境下生活、工作的人群,由于精神压力或环境污染的缘故,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相对增高

每种维生素,人们对它的认识,初期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往往是由于某种维生素的缺乏症引起人们的注意,接着发现补充某种食物后,症状就消失了,再从此种食物种提取出有效成分,接着以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这种物质,并加以更加深入的研究。

能量的匮乏马上表现出饥饿,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匮乏,往往是极度缺乏,出了症状后才知道。人体维生素的缺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初是组织中维生素的存储量降低,然后出现亚健康状态,继续发展下去引起组织病理改变出现临床症状和体症。
第3个回答  2006-10-15
重要维生素的分类、功能和来源

分 类
名称
生理营养功能
来源

脂溶
性维
生素
VA(视黄醇)
合成视紫红质,防治干眼病、夜盲症、视神经萎缩,促进生长
鱼肝油、绿色蔬菜

VD(抗佝偻病维生素)
调节Ca、P代谢,预防佝楼病和软骨病
鱼肝油、蛋黄、乳类、酵母

VE(生育酚)
预防不育症和习惯性流产,抗氧化剂
鸡蛋、肉、肝、鱼、植物油

VK(凝血维生素)
凝血酶原和辅酶Q的合成,促进血液凝固
菠菜、苜蓿、白菜、肝

水溶
性维
生素
VB1(硫胺素)
抗神经炎,预防脚气病
酵母、谷类、肝、豆、瘦肉

VB2(核黄素)
预防舌及口角炎,促进生长
酵母、肝、蛋、蔬菜

VPP(尼克酸、烟酸)
预防癞皮病,形成辅酶Ⅰ、Ⅱ的成分
酵母、米糠、谷类、肝

VB6(砒哆醇)
预防皮炎,参与氨基酸代谢
酵母、五谷、肝、蛋、乳

VB11(叶酸)
预防恶性贫血
肝、植物的叶

VB12(钴胺素、辅酶B12)
预防恶性贫血
肝、肉、蛋、鱼

VH(生物素)
预防皮肤病,促进脂类代谢
肝、酵母

VC(抗坏血酸)
预防坏血病,还原剂,促进胆固醇代谢 新鲜蔬菜和水果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828211.html
第4个回答  2006-10-15
好几中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