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风的诗句

如题所述

描写春风的诗句:

第一首:宋代王安石《泊船瓜州》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全诗不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在叙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第三句描写了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呈现春意盎然景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这个“绿”字就是“诗眼”,它从春风吹过之后产生的奇妙效果着眼,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吹来,江南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

第二首诗:唐代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咏柳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在贺知章的笔下,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这首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用拟人手法描写。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这个“剪刀”就是“诗眼”,它把春风描写成了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剪刀,所以春风所到之处,就将杨柳剪成了绿丝细叶,这就是传神之笔。细细品读,耐人寻味。




第三首诗:宋代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春风骋巧如翦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

春天已至,万物复苏。春风如一位心灵手巧姑娘手中的剪刀,用它先裁出了柳叶,又裁出杏叶、桃叶,杏花开了,花瓣圆圆的;桃花开了,花瓣尖尖的。桃花、杏花开在枝头,既不太稀,也不太密,显得疏密得当。春风还精心地打扮这些花朵,给它们染上各种各样的颜色,将春天装拌成了万紫干红,灿烂生辉。

这首诗的诗眼,和唐代贺知章《咏柳》中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诗眼是一样的,都是剪刀,但是比贺知章《咏柳》写法更进一步,它从柳叶剪到杏叶、桃叶,又剪到杏花、桃花,一把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