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20世纪20年代人民生活水平如何?

具体指1920-1929年之间。

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什么程度?请具体介绍首都莫斯科

如果可以请补充当时莫斯科上流社会的生活状况。

谢谢!!!!!!

别人的钱包 莫斯科人的生活水平到底如何?穷人和富人收入几何?哪类人居多?全俄生活水平研究中心主任、经常学博士维亚切斯拉夫·博布科夫,对莫斯科各阶层居民的具体情况作了一番描述。 博布科夫指出,在莫斯科,穷人约占12%,也就是120万人。他们的人均月收入不足5700卢布(约合228美元),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这类居民主要包括退休者、尚无固定收入来源的大学生和预算部门职工。 月收入在1.4万-1.5万卢布左右的属于低收入群体。他们在温饱之余,还有些储蓄,有时还会外出就餐。这一阶层约占首都人口的36%。 再上面一个阶层的支出模式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可以攒钱买房、休闲娱乐。这一阶层居民的月收入约为温饱阶层的7倍,也就是约4万卢布。目前首都30%的居民属于这一阶层。 不过,博布科夫强调,可不要把这一阶层与中产阶级混为一谈。中产阶级居民每月的支出约为3万-4万卢布,而每月存下来的钱大概也是这个数。也就是说,他们每月的收入大约为6万-8万卢布。此外,中产阶级还应拥有汽车、车库、郊区别墅、每年可以舒舒服服地休假一到两次。博布科夫估计,中产阶级人口在莫斯科的比例约为15%,也就是大约150万人。至于最富裕的阶层,在莫斯科约有60万,占6%。 综合人均收入和住房条件等因素,只有20%的莫斯科人因素,只有20%的莫斯科人生活水平处于中高层,剩余80%居民的生活水平偏低或很低。 莫斯科的富人都做什么行当?博布科夫说:“大多数富人都是做生意或从事保险行业的。他们大多是经理、主管。建筑行业以及微电子等高新技术行业的专业人士收入也不菲”从性别来看,富人当中男性数量远远多于女性。其实,不仅莫斯科是这样,世界各国的情况大多如此。 如果拿莫斯科10%的最富裕此。 如果拿莫斯科10%的最富裕人口和10%的最贫困人口作一下比较,就可以发现,两者的收入差距高达50倍,而俄罗斯全国的平均差距为13倍。在这个问题上,工资并不起决定性作用,重要的是资产性收入(证券、利息、租金等)和经营活动收入。 莫斯科市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来缩小收入差距,如向退休人员、低收入家庭提供房补,向多子女家庭、年轻人家庭提供补贴,给教师、医生发津贴。博布科夫说:“生发津贴。博布科夫说:“这多少可以安抚一下低收入群体,让他们不要嫉恨那些收入比他们高出50倍的富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28
1980年的美苏经济力量对比
人口:苏联26450万人美国22260万
国民总收入:7054 亿美圆,美国:10528亿美圆,是美国的67%
人均国民收入:苏联2667美元;美国4730美元,是美国的56%
钢产量:苏联14800万吨,美国10380万吨,是美国的143%
发电量:苏联12950亿度;美国24750亿度,是美国的52%
石油产量:苏联60300万吨;美国43000万吨 ,是美国的140%
天然气产量:苏联4060亿立方米;美国6000亿立方米,是美国的 67.7%
商品煤: 苏联65300万吨;美国78400万吨,是美国的83.3%
家用轿车产量: 苏联133万辆;美国658万辆;是美国的20.2%
塑料:苏联360万吨,美国1386万吨,苏联是美国的26%
化学纤维:苏联117.6万吨,美国390万吨,是美国的30%
化肥:苏联2480万吨,美国224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11%
水泥:苏联12500万吨 美国770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62%
纺织品: 苏联71亿平米,美国40亿平米,苏联是美国的178%
联合收割机:苏联11.3万台,美国3.18万台 苏联是美国的355%
拖拉机:苏联55.7万台,美国27万台,苏联是美国206%
粮食产量:苏联18910万吨,美国2637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71.7%
肉制品产量: 苏联1500万吨,美国267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56.2%
奶制品产量: 苏联9060万吨,美国5830万吨, 苏联是美国155.4%
棉花产量:苏联332万吨,美国238万吨,苏联是美国139.5%
捕鱼量:苏联920万吨, 美国35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262.9%
商船吨位(注册吨位数):苏联2226.2万吨,美国161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