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均虚实结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指出句中运用了什么想象的诗句

急。。。。。。。。。

  是运用了拟人吧,意思是说,我把愁心托付给明月,与风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①选自《李太白全集》。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实生于中亚的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唐代著名诗人,后人称“诗仙”与杜甫并称“大李杜”。
  ②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低,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
  ③左迁: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④杨花:柳絮。
  ⑤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又称布谷鸟。
  ⑥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⑦五溪:指沅溪、武溪、酉溪、巫溪、辰溪五条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⑧随风:亦作“随君”。
  ⑨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湖南沅陵县(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编辑本段]诗歌译文
  杨花都凋谢了,只有杜鹃在声声哀啼,
  我得知你被贬到龙标,跋涉五溪。
  我把愁心托付给明月,
  与风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君”字一作“风”。这里所谓“夜郎”并不是指汉代的夜郎国,而是指隋代的夜郎县,其地当在今湖南辰溪一带(见《舆地纪胜》卷七十一);而龙标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说法。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蕴藏着丰富内容的,值得细细玩味。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不妨说,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王昌龄贬官前为江宁丞,去龙标是由江宁溯江而上的(见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自然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借明月以抒发羁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这种联想和表现手法在李白以前的诗作中便不止一次地出现过。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汤惠休《怨诗行》:“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中也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句。但拿它们和李白这两句诗相比,李诗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前代诗人还只是在看到明月之后联想到异地的亲友或进而想托明月寄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而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55442.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12
我寄愁心与明月是不是移用?
第2个回答  2010-02-27
jijijijijijjijijijijijjijijijijijjijijjjijijijijij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ijijijijijijjijijijijijijij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