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思修需要考什么内容

如题所述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重点内容


一、理想的概念与划分

概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划分:从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理想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理想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理想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1、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 2、理想与现实是统一的。 3、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着现实,既饱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理想信念的意义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3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回答了我国意识心态领域的根本问题,体现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结构 完整,逻辑缜密的科学体系。

三、爱国主义

优良传统: 1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4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时代价值: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民族精神的概念: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四、人生观

概念: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他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核心:人生目的

五、怎样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的统一关系。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

任的统一关系。 1

六、道德

概念: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 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形成条件: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2、人类自我意思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3、道德产生所需的主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

主要功能: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还有其他方面的功能,比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但都建立在两大主要功能之上。

七、社会公德

概念: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八、在我国当代社会,公共生活为什么需要公共秩序?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九、人际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平等原则 2 、诚信原则 3 、宽容原则 4 、互助原则

十、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1、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2、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十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十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十三、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律途径

1、当事人可以可以协商解决劳动争议。 2、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依法具有终局法律效应的裁决外,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四、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要求: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十五、爱情

概念:所谓爱情就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性爱,理想和责任

结婚必备条件:1、必须双方自愿 2、必须达到法定年龄,男22女20 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禁止条件:1、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 2、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十五、法律

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思维方式的特征: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

2

十六、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

先后与 1954,1975,1978,1982 颁布了四部宪法。我国现行的宪法是 1982 年 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1988,1993,1999,2004 年修正案。

十七、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概念: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1
大一失修考的内容都是在那个思修书上老师会给你画重点的。
第2个回答  2016-12-29
哈哈,我昨天才考完。
我们的教材应该是大同小异的,卷子的最后一题就是材料分析,关于社会公德的,最近很热门的“让座门”事件。
还有,课本的最后一章是有关法律的,那个也得看一看,有可能在大题里略微带过。比如让你比较某个人的行为在道德和法律方面应该如何评价。
总之,我认认真真的把书看了一遍也没觉得有多大用处,把那几个点抓住就行了。
选择题里比较喜欢出关于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那方面的,还要注意书中关于大学生应该如何做的语句,到时候直接抄会很方便,而却很准确!
第3个回答  2021-12-31
很好很全面,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总结比较到位
第4个回答  2020-11-1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