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5个穴位,人人都爱,因为能够养生,建议收藏起来慢慢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1.养胃理胃按外关穴-- 在手臂内外侧正中腕横纹上大约2寸的位置。对于一些胃部不好的患者在吃饭之前的半小时左右便可以对外关穴进行顺时针按摩,能有效的促进胃液中消化酶的分泌,从而更好的参与到胃部食物的消。

2.火口臭按内庭-- 胃上火引起的口臭可以按摩内庭穴,内庭穴在脚背的第儿个骨头间有凹陷的地方,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内庭穴,每次按摩两分钟,力道慢慢的加重,感觉到穴位有酸胀感的时候即可。

3.感冒伤风按风池-- 位于后颈部,与耳垂平行位置的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陷处。手法:张开双手,用两手的大拇指指腹放在风池穴处。功效:风池穴能够帮助祛风,所谓的感冒也叫“伤风”,按揉风池穴对于感冒大有裨益。

4.久咳不愈按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

5.肾虚腰痛按肾俞穴-- 肾虚腰痛肾俞穴位于第二、三腰椎间水平两旁一寸处,两手搓热后用手掌上下来回按摩50至60次,两侧同时或交替进行。对肾虚腰痛等有防治作用。

6.眼睛疲劳按承泣穴-- 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主治】散风清热,改善眼睛红痛,目赤肿痛,流泪,夜盲。此穴是穴道疗法中治疗眼疾非常重要的穴道之一。

7.膝盖疼痛按膝眼-- 定位:坐在凳子上,小腿和大腿呈90度(直角),膝盖内侧下面有一个凹陷的地方就是内膝眼。功效:按摩膝眼穴可以舒筋活络、疏利关节可以缓解膝关节疼痛、腿痛、下肢麻木等。

8.月经不调按三阴交-- 三经汇聚在这个地方。一个穴位,和脾经、肝经、肾经都有密切的联系。但是不管是肝脏、脾脏、肾脏,都是跟血液相关的。按摩三阴交穴能够较好地补血养血,强身健体,防治女性气血亏损,月经不调。

9.疏肝健脾按章门穴-- 对“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炎泄泻,肝炎黄疸,肝脾肿大,小儿疳积”有很好作用。平时,我们可以多敲打章门穴,以此促进胆汁分泌,胆汁丰富了,人体消化能力就会增强。

10.牙痛克星--下关穴: 有消肿止痛、益气聪耳、通关利窍的功效。当你用力按揉时,这里立刻会产生酸胀感,如果力量再大一些,你会感觉到半边脸都随之麻木了。按揉时力度要由轻逐渐加重,施压10分钟左右,牙痛症状就会减轻。

11.便秘就按手三里-- 在中医当中,便秘跟大肠经受阻有很大的关联,所以,保持大肠经通畅对于改善便秘的情况大有帮助,手三里是大肠经在手臂部一个非常容易拥塞的点,因为这个地方比较“繁忙”,就容易拥堵。

12.耳聋耳鸣按耳门穴-- 穴当耳前,犹如耳之门户。作为位于耳部的重要穴位,耳门穴可以缓解多种耳部病症,是耳部重要的保养穴位。按摩耳门穴这个穴位就可以疏通经脉,促进气血的循环,从而疏散风热之邪,泄去肝胆上的火气,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13.失眠睡不着就按百会穴-- 治疗失眠,单独灸百会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在晚上临睡前做一做。先将百会周围的头发分开,让头皮露出来,然后将艾条点燃,置于离头皮2厘米左右处温和灸,以头皮感觉到温热为度。如果感觉有点儿烫可以将艾条移远一点儿。

14.高血压常按太渊穴—— 拇指按揉太渊穴50次,以微胀为宜,经常按摩此穴具有补益肺气、通脉止痛的功效,降压效果显著。

15.痔疮就按摩长强穴—— 按揉长强穴时可稍微用力一些,以感到轻微痛感为宜,每次按揉50到100下,每天2次即可。在这里要说一下,长强穴主治痔疮,而且在治疗痔疮方面,按揉这个穴位要比其他任何一个穴位都有效。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