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20世纪50、60年代诗歌创作的基本特征。

如题所述

20世纪50、60年代的诗歌创作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颂歌主流:50年代是“颂歌”为主流的诗歌时代,讴歌祖国的新生、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及人民的幸福生活是诗歌创作的主旋律。诗风明朗刚健质朴,蓬勃向上。
2. 政治抒情诗的盛行:60年代是“战歌”为主流的诗歌时代,政治抒情诗称为占据诗坛的主导潮流。诗歌主体从对劳动、建设的美的歌颂,转向对“继续革命”的感情和行动的宣扬。政治理念渗透到诗歌的想象方式和象征体系中去,使诗歌显得空疏博大,并逐渐堕落为“文革”时期的非诗。
3. 过于强调诗歌的教化功能:这个时期的诗歌过于强调教化功能,过于强调对“大我”的关注,而对诗人的艺术个性尊重不够。
4. 诗歌题材内容及表现方式较为单一:这个时期的诗歌在题材内容及表现方式上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
总之,20世纪50、60年代的诗歌创作在政治氛围下,呈现出一种单一、刻板的风格,强调诗歌的教化功能,忽视了个体艺术的多样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17
【答案】:(1)一方面,诗歌紧密配合政治形式,努力满足“表现新的人民时代”的要求,积极反映新的时代精神和工农兵的生活,全面贯彻“文学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并由此形成了一个颂歌潮流。
(2)另一方面,一批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中被置于敌对位置和社会底层的诗人,虽然被剥夺了歌唱的权利,但仍以“潜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对个人遭遇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3)此外,有些诗人面对高昂的时代精神,既想汇入其中,又希望在“时代的大合唱”中保持自己独特的思考,从而流露出创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