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雄传文言文翻译

如题所述

1. 帮忙翻译一下《杨雄传》的文言文: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

他的祖先是周朝一个叫侨的伯爵,因为是妃子的后代(正妻的后代为嫡,妃子的后代为庶)而封在晋国的扬地为官,所以以地名为姓,但不知道伯侨到底是周天子的哪一个支系(具体可以理解为不知道是哪朝天子,哪个妃子生的)。扬姓生活在黄河、汾河之间的土地上,周朝衰败时扬族有人称侯,名为扬侯。

遇上晋国六卿争权,韩氏、魏氏、赵氏兴起而范氏、中行氏、知伯亡败。(晋是周朝封侯时的一个大国,春秋时期晋文公还是五霸之一。

后世六个大卿争权相斗,将晋国分为韩、魏、赵三国,后来都在战国七雄之列)当时,(韩、魏、赵)出兵逼迫扬侯,扬侯逃到楚国的巫山,在这里安家。楚汉兴起,扬氏逆江而上,来到巴郡江州(今重庆市一代)定居。

扬家出了个扬季,后来做官做到了庐江太守。汉武帝元鼎年间,为了躲避仇家,扬季家族再次逆江而上,来到岷山南面一个叫郫的地方发展(属于蜀郡),他们有田地千亩,有一个居住的大宅,一辈一辈以务农种桑为业。

由于从扬季到扬雄,五代都是一子单传,所以扬雄死后,蜀地的扬姓就失传了。

2. 帮忙翻译一下文言文《杨雄传》 急

大司空 王邑 听 严尤 汇报 ,听到杨雄死去的消息,就对 恒谭 说:“您曾经称赞过杨雄的书,难道它能传于后世吗?” 恒谭 说:“一定能流传,看来只是您和 恒谭 赶不上罢了。

从前老子著书鼓吹虚无之言,轻看仁义,非难礼学,(在当时不被理解)然而后世喜欢老子的人,尚且认为老子的学说已超越了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从汉文帝、汉景帝到司马迁都有这个说法。

现在杨雄的著作其文义最深,但论述却不比古人晦涩难懂。如果后来遇到逢时的明君,再经历几个贤明的人的欣赏,那么我估计它(杨雄著作)必定要超过前辈诸子的。

3. 求语文读本《杨雄传》的翻译~

扬雄少年好学,不进行写作,只进行对文字的整理和注解的学习和研究,博览群书,没有不了解的。为人很腼腆和不修边幅,不善于高谈阔论,喜欢默默的思考,清净很少作为,没有什么欲望,不求富贵,不介意贫贱,不高傲的装作名士,以求世间的褒奖。家产不过十金,没有儋石(很少的粮食)的储备,也过得很淡然。自有大度的神情,不是圣贤的书绝对没有兴趣,如果遇到了不顺心的人,就算是富贵之人,也不委曲求全。所以喜好辞赋。

早先的时候,蜀国有司马相如,写的赋特别大气雅健,扬雄心中特别仰慕,每次写赋,经常以之为模仿对象,后来又看上了屈原的文章好于司马相如的,屈原最后不容于世,写《离骚》后,投江自杀,对他的文章很是感慨,每次读到《离骚》,都要流泪感动。认为君子遇到了好时机就应该横行于世,遇到了不好的时机,就应该象龙蛇那样蜿蜒藏身,能不能得志那是命中注定的,何必自杀殒身呢!于是就写赋专门辩驳《离骚》的文章,从岷江投到河里以吊唁屈原,名之为《反离骚》:另外又比照着《离骚》写了一篇新文章,叫《广骚》:还有比照着《惜诵》以下到《怀沙》的楚辞文章,写了一篇《畔牢愁》。

汉哀帝时,丁,付和董贤三位大臣掌权,那些个跟从他们的人们有的马上鸡犬升天,最高的升到了二千石的(郡守)位置上。这时候,扬雄刚刚创作《太玄》,不参与他们的献媚行为,很淡泊的安然处之。。有的人嘲笑他不识时务,而扬雄写文章驳斥他们,创作《解嘲》。

4. 汉书杨雄传 译文

大司空王邑听严尤汇报 ,听到杨雄死去的消息,就对恒谭说:“您曾经称赞过杨雄的书,难道它能传于后世吗?” 恒谭说:“一定能流传,看来只是您和我 赶不上罢了。

从前老子著书鼓吹虚无之言,轻看仁义,非难礼学,(在当时不被理解)然而后世喜欢老子的人,尚且认为老子的学说已超越了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从汉文帝、汉景帝到司马迁都有这个说法。

现在杨雄的著作文义最深,但论述却不比古人晦涩难懂。如果后来遇到逢时的明君,再经历几个贤明的人的欣赏,那么我估计它(杨雄著作)必定要超过前辈诸子的。

5. 汉书杨雄传 译文

大司空王邑听严尤汇报 ,听到杨雄死去的消息,就对恒谭说:“您曾经称赞过杨雄的书,难道它能传于后世吗?” 恒谭说:“一定能流传,看来只是您和我 赶不上罢了。

从前老子著书鼓吹虚无之言,轻看仁义,非难礼学,(在当时不被理解)然而后世喜欢老子的人,尚且认为老子的学说已超越了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从汉文帝、汉景帝到司马迁都有这个说法。

现在杨雄的著作文义最深,但论述却不比古人晦涩难懂。如果后来遇到逢时的明君,再经历几个贤明的人的欣赏,那么我估计它(杨雄著作)必定要超过前辈诸子的。

6. 人间爱哦版语文高中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原文翻译

译文】 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不用太子说,我也要请求行动。 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头颅。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

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 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泪流满面地说:“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但是想不出什么计策啊!”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 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

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杀。

太子听说了这件事,赶着马车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事已至此,没有办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盒子封好它。

于是太子预先寻求世上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 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燕国有个勇士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过人,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于是叫秦武阳做助手。 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 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荆轲发怒,呵斥太子说:“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 *** 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

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许我告别吧!”于是出发了。 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

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 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

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庙。 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

一切听凭大王吩咐。” 秦王听了蒙嘉的话,非常高兴。

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下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

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 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

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挣断了袖子。

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 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 *** 。

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

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臣子们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 当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随从医官夏无且(jū)用他手里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秦王还正在绕着。

7. 谁有《大卿徐公传》(节选)的翻译

青霞君者,姓沈,名链,字纯甫,别号青霞君。

生面以奇骛一世[1]。始补府学生,以文奇。

主公文盛以提学副使校浙士[2],得君文惊艳,谓为异人,拔居第一。嘉靖辛卯[3],逐举于乡,戊戌[4],成进士。

始知溧阳[5],以政奇。御史惮之[6],卒得诋,徙茌平[7],再徙清丰[8]。

已乃擢经历锦衣卫[9],以谏奇。庚戌冬[10],虏入古北口[11],抄骑至都城,大杀掠。

时先帝仓卒集群臣议于廷,大官以百十计,率媕婀不敢出一语[12]。君独与司业赵公贞吉[13],历阶抵掌相倡和,慷慨论时事。

严氏党执格之,君遂抗声诋严氏父子[14]。 又上疏请兵万人,欲出良、涿以西护陵寝[15],遮虏骑使不得前,因得开都门,通有无便。

不报。无何,又上疏直诋严氏十罪。

有诏廷杖君五十,削官。 徙保安为布衣[16],以戆奇。

当是时,君怀愤之日久,而忠不信于主上。乃削木为宋丞相桧象[17],旦莫射捶之[18],随事触景为诗赋文章,无一不慨时事,骂诃奸谀,怀忠主上也。

当是时,边人苦虏残掠,而杨顺者方握符镇宣、大[19],虏杀人如麻,顺不敢发一矢;虏退则削汉级[20],以虏首功上。君飞书入辕门[21],数顺罪。

顺痛忌之,承 严氏旨,日夜奇构君。及甲寅[22],虏复寇大同右卫,顺计不出前辙,君飞书益急。

而君在边久,尝思结客以破虏,或散金募土人豪宕者为城守[23]。 保安饥,又散金市远粟,粥僧舍,活万余人。

顺谓诸事非放逐臣所宜为,可以判构君,遂与御史巡宣、大者路楷会疏入告君判状[24]。严氏父子从中下其事,弃君宣府市[25],连坐死者五人。

既又驰捕其长子襄,械抵宣府杖系,糜且死[26]。会给事中吴公时来疏上[27],有诏逮顺、楷[28],襄得免戍,时丁巳秋月也[29]。

先帝始再听谏臣邹公应龙、林公闰等说[30],悟向者严氏奸罔,斩世蕃西市,夺嵩官,籍其家。再逾年而先帝崩,遗诏录嘉靖以来言事得罪者,君得赠光禄寺少卿,荫子一人。

今上立一年[31],襄复疏父冤,顺、楷坐死。上感君戆,为制文,命省臣祭其墓。

注释: [1]骛(wù)奔驰。[2]汪公文盛:汪文盛,字希周,崇阳人。

正德进士,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召为大理卿,道病致仕卒。提学副使:提学道的副使,主掌一路州、县学政的副学官。

[3]嘉靖辛卯:嘉靖十年(1531)。嘉靖为明世宗年号。

[4]戊戌:嘉靖十七年(1538)。[5]知溧阳:当溧阳知县。

溧阳在今江苏省。[6]御史:监察官。

[7]茌(chí)平:县名,在今山东省。[8]清丰:县名,在今河南省。

[9]经历锦衣卫:掌管锦衣卫吏员及处理日常事务的官员。 [10]庚戌:嘉靖二十九年(1550)。

[11]虏:指俺答,为明代蒙古鞑靼部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对明贡掠无常,为嘉靖中一大边患。古北口: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为长城隘口之一,为古代军事要地。

[12]媕婀(ān ē):没有主见,依违随人。[13]司业:国子监司业,为监内副长官,掌儒学训导之职。

赵公贞吉:赵贞吉,字孟静,内江人。嘉靖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14]严氏父子:指明代权奸严嵩及其子严世蕃。[15]良、涿:指今北京良乡和河北涿州市。

[16]保安:今陕西延安市。[17]宋丞相桧:指秦桧,宋代奸相。

[18]旦莫:早晚。 莫,同“暮”。

[19]杨顺:严嵩党羽,时总督宣大。宣、大:指宣府镇和大同镇。

均为明代九边之一。[20]汉级:汉人首级。

[21]飞书:飞递书信。[22]甲寅:嘉靖三十三年(1554)。

[23]豪宕:豪放而不受约束。[24]路楷:汶上人。

严嵩党羽,由进士累官至户部主事,坐贪纵削籍,后被劾论斩。 [25]弃:弃市,问斩。

[26]糜:糜烂。[27]吴君时来:吴时来,字惟修,仙居人。

嘉靖进士,擢刑科给事中。[28]逮顺、楷:《明史。

沈链传》谓“会顺、楷以他事逮,(襄)乃免”。[29]丁巳:嘉靖三十六年(1557)。

[30]邹公应龙:邹应龙,字云卿,长安人。 嘉靖进士,擢御史,以弹劾严嵩父子得名。

累官至兵部侍郎,巡抚云南。林公闰:林闰,《明史》作林润,字若雨,莆田人。

嘉靖进士,进南京监察御史,刚毅敢言,劾严世蕃,戮死西市。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诸府。

[31]今上:指明穆宗朱载垕。

8. 后汉书桓谭传(节选)翻译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父成帝时为太乐令

桓谭字君山,沛国相县人。

他的父亲在成帝时任太乐令。桓谭凭借父亲的关系担任郞官,喜好音律,善于弹琴。

他不拘小节,不注重仪表,博学多才,擅长写文章,有独到见解,不讨好逢迎,而且喜欢批评那些庸俗的读书人,因此很受排挤。 哀帝、平帝时,他的职位没有超出郞官。

傅皇后的父亲孔乡侯傅晏对桓谭很友好。这时候,高安侯董贤受到宠幸,他的妹妹是昭仪,皇后一天天被疏远,傅晏默默无语,很不得志。

桓谭劝说道:“先前武帝要册立卫子夫做皇后,暗中寻求陈皇后的过错,而陈皇后最终被废黜,子夫最终被册立。现在董贤最受宠爱,而他的妹妹又特别受到宠幸,恐怕要有卫子夫替代皇后那样的变故,能不担忧吗!”傅晏很受触动,说:“是这样的,对此怎么办呢?”桓谭说:“刑罚不能施于无罪之人,邪恶不正直之徒不能战胜正直之士。

读书人凭借才智求取君恩,女子凭借谄媚讨好的办法求取皇上恩宠。皇后年轻,求取恩宠更加艰难,有人驱使医巫,在外寻求占卜星象的方士,这不可不防备。

另外,君侯您凭借皇后父亲的尊贵而广泛结交宾客,一定会授人以柄,招致非议,不如遣散门客,务必坚持廉洁谨慎,这是修身齐家躲避灾祸的办法。 ”傅晏说:“好。”

于是遣散门客,入朝告诉皇后,如同桓谭所告诫的那样。后来董贤果然唆使太医令真钦,让他罗织傅氏的罪状。

于是朝庭逮捕了皇后的弟弟侍中傅喜,奉诏立案,一无所获,才解除关押,所以傅氏在哀帝时期最终保全了性命。等到董贤做大司马,听到桓谭的名字,想和他结交。

桓谭先呈递书信给董贤,用辅佐国家保全自身的办法来劝说他,董贤不能采纳,桓谭于是不与他往来。当王莽位居摄政篡权弑君之时,天下之士,无不争相赞颂他的美德,假造君王受命于天的祥瑞征兆来逢迎取悦,唯独桓谭独自坚守节操,默默无言。

世祖即皇位,征召桓谭为待诏。 桓谭上书谈论政务不合皇上心意,皇上没有采纳。

后来大司马宋弘举荐桓谭,授予议郞给事中之职,于是上奏章陈述时政所应该做的。奏章呈上后,皇上不看。

这时,皇上正迷信图谶,常用来决定疑惑难明之事。皇上下诏令聚会商议,确定灵台的位置,皇上对桓谭说:“我想用图谶来决定此事,怎么样?”桓谭沉默好久,说:“我不读图谶。

”皇上问他原因,桓谭又极力辩说图谶不合乎义理。皇上大怒道:“桓谭批评我无治国之正法,拉出去斩了他!”桓谭磕头磕得额头流血,哀求很久才得以赦免。

后来被调出京城做六安郡郡丞,内心常感到闷闷不乐,在上任途中病死,死时七十多岁。

9. 速求《张良传(节选)翻译

留侯张良的祖先是韩国人。

张良曾经有一次在下邳的桥上不慌不忙地步行,有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来到张良所在的地方,径直把他所穿的鞋丢到桥下,回过头对张良说:“年轻人,下去(给我)把鞋取上来!”张良非常吃惊,想要打他,因为看他年纪老,竭力忍住气,走下桥去把鞋取上来。 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既然已经替他把鞋取上来,于是就恭恭敬敬地给他穿上鞋。

老人伸出脚穿上鞋,大笑而去。张良非常吃惊,目送着他离去。

老人走了将近一里路,又转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给你。五天之后天亮时,在这里跟我相会。

”张良于是感到很奇怪,下跪说:“好。” 五天之后天亮时,张良到那里去。

老人已经先在那里了,(他)非常生气地说:“(你)跟老年人约会,(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说完就)走了,说:“五天之后早点来相会。” 五天之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到那里去。

老人又已经先在那里了,(他)又非常生气地说:“(你又比老人还)慢来,为什么(这样)呢?” (说完就)走了,说:“五天之后再早点来相会。”五天之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里。

过了一会,老人也到了,(他)很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才对)。”(老人)拿出一卷书,说:“(你)读了这个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了。

今后十年(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说完)就走了,再没有说别的话,也不再出现。

第二天(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就感到很惊奇,常常反复地诵读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