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序曲是谁的作品

如题所述

  柴可夫斯基
  “序曲”原指歌剧、芭蕾舞剧或清唱剧等的开场音乐,19世纪以来,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管弦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加有标题。《1812》序曲即属于独立、有内容的管弦乐曲。
  在乐评家心目中,《1812》序曲不算柴可夫斯基最好的作品,即使柴氏本人,在写给梅克夫人(柴可夫斯基的主要赞助者)的信中也说:“这首序曲将会非常嘈杂而喧哗,我创作它时并无太大热情,因此,此曲可能没有任何艺术价值。”
  讽刺的是,《1812》序曲在首演时已大受欢迎,为柴可夫斯基赢得极高的声誉。后来陆续在俄罗斯许多城市和德国、捷克、比利时各地演出,自此一直成为柴可夫斯基交响乐作品中最形象鲜明、通俗易懂和备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这点恐怕出于柴可夫斯基意料之外。
  柴可夫斯基在1880年写的《1812》序曲,全名为《用于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1812年庄严序曲》。够长吧!如果你去唱片店买碟时可以一字不漏的背下去,那我真的佩服你了。
  这首曲是柴可夫斯基应他的老师尼古拉·鲁宾斯坦之请而作,目的是庆祝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重建——这座教堂曾在1812年法俄战争中被战火焚毁(另一说是此曲为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而写)。
  1880年10月,尼古拉·鲁宾斯坦(俄国著名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莫斯科音乐学院创建人),请柴可夫斯基为即将到来的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写一首大型乐曲。他提出三个题目请柴可夫斯基选择:博览会开幕、亚历山大加冕二十五周年、救主基督大教堂落成。
  柴可夫斯基围绕第三个题目展开构思。这座天主教堂是在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战争中被毁的,作曲家以俄国人民的抗法战争为创作素材,写成了这首作品,称为“用于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1812庄严序曲”(简称《1812》序曲)。
  1812年,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入侵俄国,企图在短时间内歼灭俄军,占领莫斯科,并迫使俄国投降。战争开始时,拿破仑军队在数量占优势的情况下,俄军不得不逐步撤退,法国迫近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烧毁粮草的战略,并撤退居民,率军暂时撤离莫斯科。拿破仑在占领莫斯科一个月后,仍无法迫使俄国投降,反而令自己孤军陷入重围,于是下令撤离莫斯科。撤退途中,拿破仑军队不能适应俄国严酷的冬天,加上饥饿和俄军的反击,终致溃败。拿破仑入侵俄国时多达六十万的的部队大部分被歼灭,最后只剩下不足万人逃出俄国国境。
  《1812》序曲是根据上述史实写成的一部管弦乐作品。柴可夫斯基在这首序曲中层次分明地叙述了1812年的这一事件,包括俄罗斯人民原来的和平生活和随后发生的不安和骚乱,俄法两军的会战,以及最后俄国击溃法军,俄罗斯人民庆祝胜利的狂欢情景等。
  乐曲从一段辽阔的慢引子开始:这是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个声部的方式(每个声部两人)奏出的一支古老的赞美诗《主啊,拯救你的子民》的旋律,它那安详的步伐象征着俄罗斯人民和平与安宁的生活。到了(1:18)左右,这个主题加入木管乐器,音响庄严、宏伟而有力。
  紧张的气氛在增长着,随着(2:10)左右的一声定音鼓,你会听到低声部出现一种惊惶不安的节奏,它带来骚乱而激动的情绪,象征法军的入侵已打破俄罗斯人民安宁的生活。这时你可以听到一个柔和动人、如泣如诉的主题在双簧管、长笛、单簧管和大管(3:06)声部轮流传递。(3:23)和(3:30)左右,你会听到鼓钹对击的声音,音乐的速度开始不断地加快,音响也不断地增强,音乐进入一个小高潮。
  在(3:50)左右,原先的不安情绪被一个描绘征集俄罗斯军队的插段所代替,你会听到急促的军鼓声(4:00),在小军鼓背景的衬托下,木管乐器和法国号奏出一个号召性的合奏主题,这个主题经过几次反复,随后是一个短暂的休止(4:45)左右,音乐转入快板部分(4:51)左右。
  这时的音乐和前一段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音乐的速度极快,开始描写两军决战的场面,从这主题特意加强的重音和切分音中,彷佛可以听到剑击声和马蹄声似的。当这个主题逐渐遍传整个乐队并发展到最高潮时,在(5:32)左右你会听到击鼓声,到了(5:47)左右,法国号和短号相继奏出《马赛曲》,它的反复呈现用以作为法国军队侵入俄国的象征。
  两支旋律在互相碰撞交错后逐渐舒缓下来(6:44),接着出现的是同《马赛曲》主题相异的两个俄罗斯风格主题。(7:06)出现一支流畅、辽阔的俄罗斯民歌,诉说着俄罗斯人民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以及他们不畏强暴、准备给予来犯的敌人迎头痛击的决心。留意这时乐团打三角铁的声音,你应该听到足够的泛音,如果你只能听到喑哑的音色,不是你的唱片录音欠佳,就是你的器材差劲。
  另一个在(8:10)出现的主题是俄罗斯婚礼歌曲《在大门旁》,先由长笛和单簧管奏出,具有一种热情的特性,在(8:35)左右你会听到铃鼓的声音,它应该是澄清的。这投歌曲充分表现出俄罗斯人民即使在危难时刻仍然不失去蓬勃的朝气和肯定自己力量的信心。和上面的俄罗斯旋律一样,舒缓了紧张的战斗情绪。
  随后一段(9:16)又是会战场面的描绘,音乐显示新一轮的搏斗,铜管乐器和弦乐器错综交织,打击乐器象征刀光剑影的搏斗,(9:44)开始,你会听到多次击鼓和击钹的声音,而《马赛曲》在后期会渐次减弱并逐渐消失,它的片断只是加快了速度,时断时续,后来在低音弦乐器的阴沉音衬托下转入低音区(大管、低音长号和大号)。
  (10:46)又出现我们熟知的两个俄罗斯风格的主题,留意三角铁的声音。这段再一次强调俄罗斯人民对入侵的敌人的胜利。(11:32)左右你会再听到熟悉的俄罗斯民歌。紧接在《马赛曲》(11:53)主题之后,乐声的速度加快和加强,到了(12:24)出现第一声炮响,接连出现五下炮声,音乐转入暴风骤雨般的下行乐句,至(13:16)停止,描绘最后的搏斗和敌军的溃逃,形象鲜明、逼真。
  (13:17)左右,进入乐曲的尾声,从引子的赞美歌主题开始,这时候,整个乐团添加进来的管乐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庄严而宏伟地奏出,你会听到加入来的钟声,由于结合着管钟的特别新颖的色彩,显得更加威武堂堂,成为一首辉煌的胜利颂歌,象征着斗争的光荣结局。但是这首赞美诗的有力陈述屡次被会战主题的一些急速的乐句所打断(14:20),这些音阶式乐句的重现,使人们又回想起过去同敌人的搏斗。
  最后,一个庄重而有力的主题响起来了,这就是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的终场合唱《光荣颂》的主题,(14:32)左右,配合十一响炮声和教堂响起的钟声,它是俄罗斯人民最后胜利的宣告,整个乐曲就以这凯旋的欢乐颂歌作为结束。
  1812序曲
  美国泰拉克唱片公司在他的录音历史上,曾经出版过4张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的音乐制品;其中有3张是CD唱片,1张是超重装的LP唱片。
  泰拉克公司的第一张《1812序曲》是在七十年代末出版、发行的。这是一张划时代的超级LP唱片。采用240克的超重装压制(常规的LP唱片每张重120克)。该唱片的重播音色细致,层次丰富,表现力很好。尤其是在大炮效果录音的段落,动态十足,质感极佳。当然这也对播放器材、尤其是LP唱头的循迹能力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该LP唱片在大炮效果部分的片纹十分宽大,纹矩超过了1毫米(常规纹矩为0.1毫米左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18
作品完成于1880年10月,全名为《用于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1812年庄严序曲》。是尼古拉·鲁宾斯坦委托柴科夫斯基为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创作的作品,也是柴科夫斯基最受人们欢迎的作品之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