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球坐标系

如题所述

1.天球

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难以数计的星系。每个星系中又有上千万、甚至多达几万亿颗恒星。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就有约一千亿颗恒星,太阳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个。

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它几乎在同一平面内公转的几颗行星组成。这几颗行星自里向外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火星与木星相距最远,在它们之间存在许多小行星。太阳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9%。为了描述天体在空间的方向,我们引进天球的概念。如果以地球质心O为中心,以任意长度为半径作一个球,一切天体都以O为中心,把它们按向径方向投影到这个球面上,这个球面叫天球。天球的中心还可选择为观测者,也可选择为地心和日心,视具体问题而定。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只表示天体相对于天球中心的方向,不涉及天体到天球中心的距离。首先,我们在天球上定义一些点和圈,用以建立表示天体方向的天体坐标。

黄道面: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黄道面在空间的位置也随时间变化,但变化非常小。

白道面:月亮绕地球旋转的轨道面。

天球赤道:将地球赤道平面向外延伸,与天球相交所组成的天球大圆。在天球赤道以北的部分叫北天,以南的部分叫南天。

天顶与天底:观测者所在位置的铅垂线与天球交于两点。上方(即观测者头顶)的一点叫天顶,用Z表示;下方一点叫天底,用Z′表示。

地平圈:过地心作一与观察者铅垂线相垂直的平面叫地平面,地平面与天球的交线,叫地平圈。

天极:地球自转轴延长线与天球的交点叫天极,位于北方的叫北天极,用P表示;位于南方的叫南天极,用P′表示。

天球上子午圈与天球下子午圈:天球上的圆弧PZP′叫天球上子午圈;PZ′P′叫天球下子午圈,它们所在的面叫天球子午面。

黄极:黄道面与天球的交线,叫天球黄道。过天球中心并垂直于黄道面的直线与天球的交点叫黄极。黄道面以北的叫北黄极,用П表示;黄道面以南的叫南黄极,用П′表示。

春分点、秋分点、夏至点以及冬至点:黄道与天球赤道相交于

、Ω两点,分别叫做春分点和秋分点,即太阳由南向北通过天球赤道面的点叫春分点(约在每年的3月21日),这是空间位置的一个重要参考点。天球黄道上与

、Ω相隔90°的两点69、νρ为夏至点和冬至点。

图4-2a是天顶、天底、地平圈和北天极、南天极和天球赤道的相对位置;(b)图是天极、黄极与天球赤道、黄道的相对位置。在图4-2a中,地平圈与天球赤道交于E、W两点,分别称为东点和西点;地平圈上与E、W相隔90°两点S、N称为南点和北点;天球赤道与天球上、下子午圈的交点Q、Q′分别称为上、下赤道点,简称为上点和下点。

图4-2 天球坐标

2.天球坐标系

我们描述空间一点位置,常用直角坐标系(x,y,z),或空间极坐标系(r,λ,θ)。描述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时,往往用经纬度(λ,φ)和高程(h)。同理描述天体位置时,要用天球坐标系。天球坐标系是根据天球上面定义的点、圈来表示天体方向的坐标系。天球坐标系对我们比较有用的是地平坐标系、赤道坐标系和黄道坐标系。

(1)地平坐标系:是以地平圈为基本圈、以天顶为极点的坐标系(图4-3a)。该坐标系的原点是观测者的位置。它的两个坐标是方位角A和天顶距z,或者是方位角A和地平纬度h。天顶距z是天顶Z与天体M之间的大圆弧(通过球心的圆叫大圆);方位角A是以观测者子午圈(即通过天顶Z和北天极P所作的大圆)ZP方向顺时针到M点的球面角。天顶距自天顶向下度量;地平纬度h(又称高度角)向北量为正,向南为负;方位角自北起向东度量。

图4-3 天球坐标系

(2)天球赤道坐标系:是以天球赤道为基本圈,以北天极为极点的坐标系(图4-3b)。该坐标系的原点是地心。它的两个坐标是赤纬δ(与地球上纬度的概念相似)和赤经α(与地球上经度概念相似),或者是赤纬δ和时角H。赤经是由春分点逆时针,即向东度量;赤纬向北量为正,向南为负;时角由天球上子午线起顺时针,即向西度量。在实用中,时角常常用时间表示。时间与角度的换算关系为360°对应24h。

(3)天球黄道坐标系:是以天球黄道为基本圈,以黄北极为极点的坐标系(图4-3c)。该坐标系的原点是地心。它的两个坐标是黄经Λ和黄纬β。黄经由春分点起逆时针,即向东度量;黄纬向北量为正,向南为负。

地面上作天体测量的经典仪器是沿铅垂线安放的,因而通过天文观测可以确定铅垂线的方向。一点的铅垂线与天球赤道的交角叫天文纬度,与某一特别选定的起始天球子午面的交角叫天文经度。天文经、纬度也常常采用该点到大地水准面的法线,即该点在大地水准面上投影点的法线来定义。天文经、纬度也称为地理经、纬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