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如题所述

玄武门之变讲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夺取政权的时间。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经过长期的斗争,李渊的偏袒下,功臣集团无罪被贬,太白经天李渊的猜忌愈加严重,以李世民为首的功臣集团,为求自保,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开启了22年的“贞观之治”。

扩展资料:

李世民即位后,于贞观十七年二月廿八戊申日(643年3月23日)下令将宫廷画师阎立本所画的辅佐他平定天下,安邦治国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悬挂于宫中凌烟阁之上,世称这二十四位功臣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其中大部分功臣都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谋划,在政变前就属于世民一党或支持世民一党,也有如魏徵这样原太子建成一党、后来为太宗所用的能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4

在统一战争不断取得胜利、全国趋于平定、李唐皇朝的统治日渐巩固的情况下,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开始出现矛盾。这个矛盾的焦点是以太子建成为一方、秦王世民为另一方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建成没有参加晋阳起兵,但在晋阳起兵以后至夺取长安这一段时间,他和世民一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李渊称帝以后,建成取得了太子——皇位合法继承者的地位,而世民却在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中屡建功勋,并不断扩大了自己的实力和影响。于是,嫡长子继承皇位的传统,同秦王拥有最高的功勋、最强的实力这个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建成对世民有猜忌之心,世民对建成亦并非无取代之望。武德五年(622年)起,这种潜在的矛盾终于发展成公开的争夺和激烈的较量。这年的十一月,建成一反常态,主动向李渊提出要率军去镇压刘黑闼第二次起兵。他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增加他同秦王世民较量的砝码。

在太子与秦王的矛盾斗争中,齐王元吉是站在太子一边的。他曾明确地建议太子除掉秦王,并说他将亲自下手。有一次,世民随李渊至齐王府,元吉就打算派人乘机刺杀世民。可能建成考虑到当着李渊的面不好干这种事,于是制止了元吉。兄弟之争,已到何等地步!

武德七年(624年)六月,庆州总管杨文干发动叛乱,事情涉及太子建成。

李渊急令世民率兵讨伐,并向世民许诺平叛之后立其为太子。但事后,李渊听了元吉、妃嫔和大臣封德彝的意见,又改变了主意。李渊的这种态度和做法,在客观上只能加剧建成和世民的矛盾、斗争。

武德九年(626年),太子和秦王都在加紧策划消灭对方。有一次,“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因淮安王李神通扶送秦府而得救。这次谋杀事件,激怒了秦府属官。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都主张秦王采取措施,除去太子。建成、元吉鸩杀世民未成,又用计收买和调走秦府武将,也都没有达到目的,但在李渊的支持下却把房玄龄、杜如晦赶出秦府。恰在此时,突厥南侵,建成向李渊提议由元吉代世民出兵北征,得到李渊同意。元吉又提出调秦府大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同行,并调拨秦王所率精兵归其指挥。这里的阴谋是露骨的,但也没有受到李渊的阻拦。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密议:准备在建成、世民为元吉饯行时,派壮士刺死世民。太子手下一个名叫王晊的官员向世民报告了建成、元吉的密谋。于是秦府上下为之哗然,世民决定先发制人。

六月三日,世民向李渊报告了建成、元吉的阴谋。李渊答应次日早朝追查此事。鉴于以往李渊对建成的态度和做法,世民当然不会相信李渊会对建成采取果断措施。因此,六月四日一早,世民率秦府将领埋伏于玄武门之内,以待建成、元吉入朝。当建成、元吉入玄武门行至临湖殿时,察觉气氛不对,当即掉转马头打算退回东宫,但已经来不及了。这时,世民大呼赶来。元吉张弓射世民,三射而不中,而世民则将建成射死。随后,尉迟敬德率七十骑赶到,射杀元吉。建成、元吉手下将领率东官、齐府精兵攻玄武门,守门兵已被世民收买,故为之力战。尉迟敬德以建成、元吉头颅出示,东宫、齐府兵见大势已去,立刻溃散。事态发展到了这一步,李渊也只好接受萧瑀、陈叔达的建议:立世民为太子,委之以国事。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玄武门之变。在这次事变中,建成诸子与元吉诸子都因受到牵连而被杀。李世民靠着秦府文臣、武将的权谋和刀剑给自己开辟了通向皇帝宝座的道路。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23

唐高祖即位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三个人当中,数李世民功劳最大。太原起兵,原是他的主意;在以后几次战斗中,他立的战功也最多。李建成的战功不如李世民,只是因为他是高祖的大儿子,才取得太子的地位。

李世民不但有勇有谋,而且手下有一批人才。在秦王府中,文的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号称十八学士;武的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著名勇将。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心里妒忌,就和弟弟齐王元吉联合,一起排挤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李渊暗示李世民太子之位让李世民南征北讨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最终于虎牢关一战大败窦建德王世充,统一全国,功高震主后李渊自创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 

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听从魏征的引导,收服被李世民重创的窦建德尝试拿回兵权,李渊也尝试任用裴寂,最终导致大败,不得不再用李世民领兵。 

经过长期的斗争,李渊的偏袒下,功臣集团无罪被贬,太白经天李渊的猜忌愈加严重,以李世民为首的功臣集团,为求自保,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开启了22年的“贞观之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2-23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公元626年7月2日晚,玄武门前,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在逃跑时,手下将士都不敢下手,包括这个尉迟恭。“不能让大哥跑掉,否则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就全部白费了”,李世民射出了致命的一箭,正中李建成要害,当场毙命。而尉迟恭也立即解冻,射死了李元吉。

唐高祖李渊知道此事后,震怒!但也没有任何办法,眼下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了,而且兵权还在其手里。因此,不得不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两个月后,自责和无奈中的李渊,将皇位让给了次子李世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2-23

玄武门之变讲的是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李世民南征北讨于虎牢关一战大败窦建德王世充,统一全国,功高震主后李渊自创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

李世民为首的功臣集团,为求自保,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称为唐太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