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优秀的孩子在早期家庭教育中,有哪些相同特征

如题所述

1、什么是幼儿早期家庭教育
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
这里牵涉到人的年龄阶段的划分和教育对象的阶段划分问题。人一生按年龄可分为若干阶段,如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等,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年龄特征、不同的需要。因此,要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教育必须分阶段进行。
幼儿早期家庭教育主要指的是对0~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
幼儿早期家庭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家长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幼儿早期家庭教育。
2、 幼儿早期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提到教育,人们自然会想到去培养孩子享用一生的好习惯、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让孩子学会爱和感恩、熏陶孩子的品行、交给孩子独立处事的钥匙等等。其实不是这样,这是人们的观念的一个误区。
幼儿早期家庭教育工作实则是让家长掌握育子方法,提高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素养,成为这方面的行家。孩子应有的品质,家长首先必备。如果你自己都不具有这方面品质和素养,你如何去对孩子进行施教,这正是所谓的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必需具有一桶水。
还有一点,孩子要学的知识和家长所学的知识不完全雷同,家长要比孩子掌握的东西多的多,包括的面非常广。如家长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要有科学的文化知识、家长努力学习掌握一些文学、史学、语言教育学、卫生学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家长要加强自身言行方面的休养。而孩子是一张白纸,一个容器,他在等着家长们去熏陶,等待着外面的世界去填充。他们需要家长用正确的方法去浇灌埋藏在他们身体里的各种能力的种子,使这样的能力得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如婴儿语言的敏感期在0——8岁,他们需要家长用一些正确的方法,使他们在这方面得到极至的发挥。
还有,孩子书写的敏感期在3——5岁,这就要求家长运用剪纸、绘画、捏像皮泥等方面的训练来开发他们控制肢体方面的技巧,从而使孩子获取书写方面的能力。
幼儿在各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敏感期,不同的孩子出现的敏感期也并不完全相同,这就要求家长根据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发掘孩子的潜能。这没有一定的水平是不能做的好的。
幼儿早期家庭教育工作包括非常全面、系统、细致的内容,是和数学、英语等学科内容地位相同的一门科学,从掌握这门学科知识的人来说,教数学、英语的教师可以“术业有专攻”,而幼儿早期教育工作要求家长必须成为育子的行家里手;从培养孩子能力方面,教师主要是教孩子专业知识,而家长是对孩子性格的养成教育;地位和医生相匹配,医生是医治人们的身体,而幼儿早期家庭教育则是家长医治孩子的心灵。
万丈高楼从地起,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基本的知识做底垫的,没有基础知识,而去学习专来性很强的专业知识,简直是无稽之谈。而中小学教科书中凝聚了人类的基本经验,那些内容是最基本的、最核心的,是构建我们精神大厦最主要的元素。系统是阅读中小学教科书,有助于我们夯实知识基础,丰厚文化底蕴,也有助于我们更多地了解孩子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后续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我们家长与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比翼齐飞。
幼儿早期家庭教育这门知识,和医生、教师的职业一样,也需要很强的基础知识做底垫,且这门知识不是医生、教师所掌握的专业内容,是育子方面的专业知识,与社会上的文凭高低没有直接关系,不是高文凭就懂得育子方法,就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就跟医学博士不懂天文学家所掌握的知识一样。
例如:有的人学的是医生这个专业,有的人学的是教师这个行业,虽然都是学习,但专业不同,而医生和教师这样的行业也不是一上小学就开始分专业的,都是在接受了12年的基础教育课程,参加完高考之后才各自学习本专业的,得有12年的基础,而且是成绩好的人才有资格去学习的。
本人不同意这样一些人的观点:很多父母或者因为工作太忙或者因为其它原因不能坚持学习,那也没关系,但至少自己不应该成为反面教材,不能用不良嗜好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