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市场前景分析 什么品牌的便利店比较好

如题所述

便利店行业迎来春天
消费人群年轻化以及消费升级大背景之下,解决“最后一公里”服务难题备受关注,而便利店行业似乎在大城市迎来春天。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大量资本涌入以及便利店密集开业。
便利店正进入高速发展期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百强便利店企业2017年销售增长率达到16.9%,成为实体零售企业中增长最快的业态。同时,在门店数量上,2017年,百强企业新增门店9197个,小型门店约占新增门店总数的八成。大型超市和超市门店数量仅分别增长3.7%和1.0%。
2018年上半年北京市共新建和规范提升蔬菜零售网点、便利店等7类基本便民商业网点742个,其中便利店242个;在上海,不少区域也掀起了“打造舒适、便利、智能的社区商业”计划。
各家企业快速扩张,便利店开始扎堆布局
随着各家企业快速扩张,便利店开始扎堆布局。在上海不少繁华街区,距离不超过50米就会有一家便利店;在北京,各种便利店品牌也纷纷驻守在商务区,苏州街上不到一站公交的距离,就分布着近十家大大小小的便利店。
针对便利店高度密集布局,密集开店是便利店常用的选址策略,如此能将管理成本、物流成本以及区域渗透密度做到最优水平。而便利店扎堆的问题,有可能是大家采用了相同的选址逻辑,也有可能是一些便利店采取了跟随策略。
跟其他业态相比,便利店的空间布局经济系数会更高一点,集中布局正是便利店的一个特点,500米以内开出六七家便利店是正常现象。总体上看,目前国内便利店的布局仍是合理的,局部地区有供过于求的现象,但在行业快速发展时期,也是正常的。
便利店猛烈扩展引发行业泡沫担忧
然而资金的大规模涌入和便利店品牌的猛烈扩张势头,还是引发了业内人士对便利店行业泡沫浮现的担忧。资本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说明便利店行业有前途。断言便利店行业存在投资泡沫并不准确,只能说一些便利店企业在资金的使用上确实存在失衡。现在便利店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在门店扩张上,动不动喊出五千、一万的开店目标,但这个行业发展最需要的还是‘幕后’建设,比如供应链、冷链、互联网平台等,这才是最需要投入的环节。
便利店行业或存泡沫,根源在于企业创新不够,模仿多,原创少,但随着同业竞争的不断洗礼,以优化带动竞争力提升成为可能,泡沫风险会得到化解 。
便利店发展阻碍分析
虽然近几年我国便利店行业虽然增长势头迅猛,但对标美国、日本等便利店业态高度成熟的国家,仍然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但需认识到的是,当下新兴便利店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阻碍因素。新兴便利店目前存在来自内外两方面的痛点:内部痛点主要是直营店为主,租金、人工成本压力大;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新零售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商品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不强;盈利模式上存在缺陷。
外部的痛点主要是房租、人力等运营成本高启、严苛的城市建设规划新规、物流车辆许可证限制、缺少现代化的快餐食品产业链以及相关的新零售技术仍处于试验阶段。
便利店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尽管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来看,便利店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但专家普遍认为便利店行业的“洗牌”期已经到来。消费升级大势将推动便利店发展,中国消费基数巨大,将有更大比例的份额被便利店消化。便利店市场肯定会迎来洗牌阶段,强者恒强,超大规模便利店也有望形成。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体验感较差,成本居高不下以及供应链建设和技术实力薄弱的中小便利店可能淘汰出局。
本土化便利店既有实体的商品和服务优势,又有中国的互联网技术优势,在未来会领导中国便利店的潮流。中国新兴便利店要实现超越日系便利店企业,应当采取基于大数据的开店模式,通过特许加盟、区域集中、商圈多店铺等模式进行连锁扩张,此外,便利店企业必须进行盈利模式的彻底转型,总部通过特许提成、直营收入、自有品牌、服务收入盈利,门店则赚取进销差价和服务手续费。
便利店创新前景广阔,也会和众多新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相结合,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增强便利性,还可以增进消费体验,这与大零售发展趋势也是吻合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8
便利店市场前景分析怎么样?如果你的手头上有点小资本,不妨考虑一下加盟开一个全天易购便利店,自己当个小老板,再结合线上线下的渠道,起码在10年内,目前传统业态不会受太大改变,关键还是看经营者能否与时俱进,不断在竞争中突围不断在万变的市场里华丽转身,不要等待市场变化来牵着鼻子走。
什么品牌的便利店比较好?在广州的还是大概能估算的,大一点的品牌有7-11、美宜佳之类的,公司楼下就开了个叫做全天易购便利店,之前去买东西聊过,那老板说没有收加盟费,40平方除了房租,全天弄下来包括开业花了12万左右,后期那边公司也派人过来指导,货的价格也不贵,进货也及时,可以参考一下。最后还是要看要找的铺位到底有多少个平方而决定的,祝成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