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交易为何让无数藏家闹心?

如题所述

注:本篇文章仅仅代表本人对目前古董行业所认知、所感悟、所无奈。没有针对任何个人与集体的意见存在。

据有媒体报道,目前中国玩收藏的人超过7000万,这是一个让人瞠目的数据,同时也说明了当下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环境下艺术品行业的火爆!古董收藏常常用于人们的爱好去把玩、去交流。从古至今,中国不缺收藏家,高至社会名流高官,低至平民老百姓。无聊之余、聊聊古董收藏、聊聊历史、消磨时间之余、结识朋友。谈古今之变化、数家常之乐趣。

现在藏家嘴边基本都挂着那么一句话:“出手难、难出手”。也许很多外行人听到这句话会一笑而过、甚至心里想:“有古董在手里还唉声叹气、城里人真会玩”。其实自己心里面的苦恼就自己知道,有头发谁想做癞痢?能简简单单卖掉自己手里面的宝贝,谁想天天瞎折腾?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古董收藏为何让无数收藏家百爪挠心?痛不欲生?为什么手里有古董欲为出手而头疼?

天天白日梦

为什么说天天白日梦?藏品价值都是有限的,大哥大姐们,希望你们在出手古董的同时好好衡量一下自己手里面的东西到底值多少钱?“张大千的字画又成交过亿、那件乾隆花瓶又几千万、那边的老翡翠又几百万”求求你们,把自己的定位搞清楚,把自己手里的藏品好好衡量清楚,别人云亦云。人家买进来自己的东西花了大钱(炒作藏品)自己怎么不去想想?人家家里书香世家你怎么不去想想?曾经一个朋友的朋友问我瓷器的事、一件清代民窑粉彩小碟问我200卖掉亏不亏?我就默默说了一句像这类型藏品能卖个10万你赶紧去烧香拜佛。然后我很不“识相”说了一堆没用的话,最后也可能是我这边能力不足,说不到点子上面去,然后一脸嫌弃的走了。过一年后再次见面,结果不出所料、在不同的地方交了不少学费,东西还是那个东西、人就很憔悴。其实这种事情在我们身边大有在,贪心本来使我们的天性,但是道理很简单,脚踏实地,一夜暴富不适合所有的人,日子还是要过的。

天上掉馅饼

“没有投资的回报只是空谈”道理人人都懂,当真正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恐怕很多人就理不清了。“正规公司都是不需要收费的”这就是现在很多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没错,心态都可以理解,包括我之前一直所认为的观念,你能卖你先卖,卖了再收钱。但是很多时候自己想的都是非常天真。“嘉德保利”够正规吧?你能把东西送进去吗?答案很明显,不能!难道他们没实力吗?不是,还是需要成为会员,会员费用具体怎样,我相信很多藏友都深有体会。买卖古董你能找到合缘分的人,那当然最好,但是一般来说想要卖高价,又想时间快,还要不投入钱。这个就恐怕非常难。举个简单例子:参加个拍卖会“图录、报关、备案、展柜、运输、保管、保险、流拍”这都是钱,这都是开销。站在我们藏友的角度想,谁都想把风险降到最低,谁都想出售之后再承担自己该有的缴费。但是依据目前的市场情况而言,这根本不存在,除非你可以接受你自己的藏品白菜价出手。所以在于我自己的角度而言,自己不能承担前期所需的费用投入,那就不要找公司机构去运作,要么就不出手,要么就去古玩街碰碰运气,何必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

“人人有精品”

“我的东西绝对没问题的”“我只相信自己的眼光”“我的藏品在市面上都非常罕见”“我的藏品根本不愁卖”“我的藏品都是祖辈传下来的就值这么点钱?”哈哈,每次想到这些话其实我自己在心里都忍不住笑。醒醒吧,各位大哥大姐。这市场哪有那么多精品?东西老不代表值钱,东西多不代表你是专家,东西想要卖不一定代表你可以卖的出去。曾经,我去过一个云南的藏家家里面交流,可谓是当地大藏家,瓷器不少于2000件,还有各种杂项字画加起来3000多件藏品。无一例外,全部都是自己凭感觉、凭眼光去入手。当时藏友如数家珍地给我们介绍了很多他收藏的藏品、精品,并指出藏品好的地方在哪里,怎么看瓷器。当我看到那件现代江西景德镇所做的仿古瓷花瓶之后,我大概就知道面前的2000多件瓷器是怎么一回事儿了。原来这大藏家看瓷器不看其他,只相信只看气泡。气泡对,藏品就对。本来是说去挑几件精品,结果跟我们前面想到的也有点相似,只是没想到2000多件没一件对的东西。最后交谈得知,大藏家就光光购买藏品花费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到最后我们也试图旁敲侧击告诉他藏品都是现代仿造的,但数次尝试都没有很好的效果。各安天命吧。

其实,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自己把自己的藏品捧上天都没用。在你富裕的时候,你收藏了很多东西,当你困难的时候,这些东西并没有很好的帮到你,结果很心酸吧?但是我们可曾想到?为什么自己的东西总是出手不了?是自己的藏品问题还是整个收藏品市场问题?答案不言而喻。

实力不够、那就科学检测来凑?

5年前,当中国收藏热度,价格上升到了一个小高潮之后,收藏得到国内外藏友的追捧,但是自己喜欢收藏,但是自己又看不懂怎么办?没事儿,不是有科学物理检测吗?然而很多机构或公司就把握到社会的热潮了,各种检测到代直接收购,各种开证书,结果很多藏友跟我诉苦,自己的东西明明家里面传下来都是4代为什么会出结果是现代?检测看数据,数据靠输入。真的要一个数据,难道人为不能调控吗?其实事情很简单。像我身边一群藏友买了一件又一件的检测到代瓷器,玉器等等。结果也还是到了今天的想卖卖不掉的一个尴尬局面。收藏本是娱乐、爱好,如果非要把它框上一个条条框框的话,难免会变质。自己去学里面的内容知识,哪怕别人跟你讨论或者推荐的时候,起码有个概念性的东西存在,也不至于到了一个谁都是专家的一个尴尬局面。科学物理检测,有它的道理和原理在里面,但是再精确的检测都是有误差的,在古玩行内,假如是作为一个参考,那完全没问题,假如作为一个准依据,那风险则很大。

古玩联:13,808,208,836何经理

古董能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吗?

能!答案是能!但是凡事都有前提。想要去享受古董给自己的乐趣的时候,更多应该消除自己的杂念,行行出状元,与其天天毫无目的地去融入那个圈子,为什么自己不能踏踏实实先把基础给打牢呢?

文化部就全面加强文物的保护利用表态称,拓宽文物流通渠道,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鼓励文物市场活跃有序发展,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对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进行专题阐述。

收藏得到国家的支持,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消息。也许不久之后,古董收藏品又会引起一股热潮,那些手里真正有好藏品的大家也许会过过市场这方面,也许到那个时候一些牛鬼蛇神将现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7

声明:文章转载自中华艺术网,仅为转载,侵权可联系删除。

近几年来,你是否发现身边的古董交易环境有很大的变化,让人感觉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着国内的民间古董交易,我举几种古董交易界特殊现象,各位藏家看看是不是这样:

第一,大额资本的快速进入古董领域,一些企业集团呈现迅速垄断趋势,比如说苏宁博物馆、宝龙集团、三胞集团、华谊兄弟、新疆广汇等等,再比如马云、刘强东、王健林、刘益谦等都是身跨商业、金融、股市、科技、楼市等多界,他们的艺术收藏行为成为成功企业家的潮流和风向标;而这里要强调的是,他们会私下购买民间的藏品么???不会的,就算他们购买,也会找自己熟悉专业的古董经纪人帮助他们寻找,比如说程寿康、李鉴宸、仇国仕,买回来之后,自己大肆宣传,然后上拍。为什么他们不会私下购买民间藏品,因为他们这些企业集团要的就是古董操作记录,他们不是为了收藏,他们是为了挣钱。

第二,古董电商在这几年迅速崛起,导致古董店铺经营困难,房租、水电费、古董进货成本的提高,压死了大批古董实体商铺老板,导致关门。而以微拍堂、天天鉴宝、域鉴等为代表的网络古董电商,尤其是古玩直播带货、古玩短视频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人们的收藏习惯和古董交易习惯,每个藏家自己想想看,是不是每天没事就看看古玩直播带货或者古玩短视频,所谓习惯成自然,以古董点评君来看,古玩直播带货和古玩短视频会取代古玩电商网站;

第三,在国内以七大拍卖公司(保利、荣宝、朵云轩、西泠印社、匡时、嘉德、瀚海)为首组成的团体,抱团取暖,拒绝接受民间藏品,一句“传承有序”堵死民藏送拍,自己想想七大拍卖行征集时候,年龄段20-25岁年龄,懂什么叫真品,什么叫假货吗?拍卖法规定,拍卖公司不得收取任何前期费用,而七大拍卖公司均收取不同等额的会员费,只有会员才可以送进去,甚至有的拍卖公司会收取流拍费,今天保利拍嘉德拍过的藏品,明天瀚海拍保利拍过的藏品,总之,这样维护了成交率,还不用担心假货问题,因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第四,在国外,准确来讲是中国香港的佳士得、苏富比,这点不用多说,民间藏家有钱,人家也不接受,因为人家是嘲笑国内的民间藏家,鄙视国内的民间藏家,每年都不征集国内民间藏家东西,但是国内民间藏家却恰恰在拍卖结束后为佳士得、苏富比取得好成绩而呐喊、而欢呼,为什么不想想佳士得怎么在日本站不住脚,因为日本有最基本的生存法则,而国内这种,完全的引狼入室。

第五,那么既然正规公司渠道走不了,需要缴纳会员费,那找古董经纪人吧,但是事实上,人家根本看不上民间藏家,我不敢说人家怎么样,我没那个资格,程寿康、仇国仕、李鉴宸、江炳强,我敢说没有一个会为民间藏家服务,他们也只会为钱服务,谁出钱,就为谁服务,这点我很鄙视他们,没有节操,但是我又尊重他们,因为人家确实认认真真工作,认认真真赚钱,只不过他们是给有钱人做事情。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不讲情怀,只讲金钱。

第六,普通民间藏家只能在网络寻找啦,但有句话说得好,不看广告,看疗效,你见过保利、嘉德做网络推广么,朵云轩、西泠印社大肆宣传过么,没有,真正的好公司凭借实力说话,这就是为什么这些正规拍卖公司和古董经纪人鄙视民间藏家原因,大量的古董皮包公司应运而生,10余年来,上万家的皮包公司的不断诈骗,榨干了民藏最后一滴血。

第七,那么想传给后代吧,后代要钱,不要古董,那么捐给博物馆吧,博物馆给你一张荣誉证书,外加一句鼓励的话,或者给你物质奖励1000元人民币,这还算好的,还记得史树青吗?还记得冯先铭怎么去世的吗?有苦难说啊!

第八,外界环境不好,那么也别窝里斗啊。自己好友来回转吧,结果收藏朋友间你看不上我,我看不上起,一句一句“国宝帮”,心里掺杂着相互的嘲笑与鄙视。

民间藏家卖古董,无非几个渠道:实体拍卖公司、摆地摊、去古玩城、展览会、网络微拍、直播带货、短视频、捐赠、收购、私人买办,还有其他渠道么,没有了吧,资本家已经介入。

第2个回答  2021-04-13
不知从何时开始,好像很久了,我对上级颁发的古玩政策已经开始习以为常了,比如说2012年艺术品金融,2016年艺术品备案,2019年艺术品区块链,均是死于胎腹之中。
2021年,现在又是什么上海、深圳、海南、广州、北京成立艺术品交易中心,但是老王想问问,这些能解决古玩交易问题吗?三大问题,老王想问一下,你哪个能解决掉?
第1个问题:谁来鉴定古玩真伪?
海南、广州、北京成立艺术品交易中心成立,肯定要聘请古玩鉴定师,知名老专家无德行、无节操,比如说赵青云、李宴君、丘小君、蔡国声、杨伯达等等,前几年还有十大伪专家之说,为了利益,把真说假,把假说真,你找不知名古玩专家,古玩收藏家们又不认可,找博物馆专家,又不知道最新作假方法,只研究自己博物馆藏品,没有见识,找有资格证专家吧,社会上办证机构缴纳15800元就可以7天拿古玩鉴定评估师资格证,真正的劳动保障部的古玩鉴定评估师资格证早在2016年就停办,可现在到处都是各种机构颁发证件,人人可称古玩专家。
第2个问题:谁来评估古玩价格?
这又是棘手问题,评估古玩价格的根据是什么?国内不同古玩市场价格也不一样,就拿北京、上海来讲,你是拿地摊价格、古玩城价格,还是说保利、嘉德、瀚海、匡时、朵云轩、荣宝斋价格作为尺寸,劳动保障部鉴定评估师资格证2016年2月停止颁发,极少数人拥有,你上哪里找去?难道说还要找鉴定师,又让他们当估价师?
第3个问题:古玩交易渠道畅通吗?
按照现在说法,是建立全球一流艺术品交易中心,名头不代表实际行动,艺术品身份证、鉴证备案、抵押贷款、收购等等,怎么听都感觉似曾相识,以往古玩交易是展览会、拍卖会、私下交易、床交会,没有什么问题,说到底只不过10大拍卖行佳士得、苏富比、保利、嘉德、瀚海、匡时、朵云轩、西泠印社、荣宝斋和四大古玩经纪人程寿康、仇国仕、李鉴宸、张丁元,还有香港翟建民举办的国际古玩节,还有上海、北京、广州举办的博览会,尤其广州艺术品交易会已经形成规模,摆地摊,古玩捡漏,靠的是眼力,何乐不为?
民间收藏需要的是真正办实事的,而不是一些看着高大上,但不实用,请先解决制假、造假、售假、虚假鉴定、虚高价格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