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大型火场和灾害事故的后勤保障

如题所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被广泛开发和运用。但是,随之而来的诸如高层建筑火灾、地下工程火灾、危险化学品泄漏等扑救时间长、器材装备投入多、灭火药剂消耗大、参战人员数量大、油料物资需求多的各类火灾爆炸事故明显增多,这无疑给现代灭火救援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加强重大火场和灾害事故现场后勤应急保障,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中的主力军作用,确保灭火救援取得成功,是当前各级消防部队后勤保障工作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此谈几点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重大火场和灾害事故现场的特点
  (一)灾害事故的突发性。一般情况下,重特大火灾和地震、洪涝、爆炸等灾害事故具有突发性。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气候条件下发生都是未知数,难以预料,导致灭火或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现场所需的特种消防器材装备灭火剂,后勤保障的器材运输车辆、油料供应、医疗卫生、饮食、机修等工作,很难在短时间内展开。(安全管理交流-www.riskmw.com)
  (二)应急保障的复杂性。一是保障任务交叉。重大火场和灾害事故现场,除了公安消防队外,往往还有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甚至还有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地方单位人员等协同作战。公安消防部队的后勤保障既要解决内部供应问题,又要兼顾协调好其他战斗力量的后勤保障。二是保障内容各异。火灾扑救和灾害救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诸如指挥人员、通信人员、技术人员、医疗救护人员、一线战斗人员等等,他们所处的位置及需要供应的时机、内容都有区别,需要保障人员精心策划、调度。这就大大增加了后勤保障的难度。三是保障条件受限制。由于重特大火灾和灾害事故发生的时间、气候、交通等不确定因素,给后勤保障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三)应急保障任务的繁重性。由于现代火灾爆炸事故具有突发性、连锁性、毁灭性等特征,灭火战斗及现场救救援工作日益艰苦复杂,持续时间长,参战力量多,物资消耗量大,后勤保障任务繁重。这就决定了重特大火灾和灾害事故应急保障,不能仅仅依靠随车携带的有限物资,还必须依靠后勤保障的支持。
  (四)供需矛盾的复杂性。近年来,消防队伍建设有了很大发展,消防灭火战斗车辆装备在不断的更新,但是后勤应急保障还没有紧紧跟上。以往有的火灾就是因为缺少灭火物资储备,战时无应急保障,而延误了战机,扩大了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重大火场和灾害事故现场后勤应急保障的现状
  (一)后勤应急保障组织网络不健全。由于缺乏后勤应急保障的意识,后勤保障人员不到位,职责分工不明确。因此,消防部队内部几乎还没有形成关于应急保障方面的组织网络,战时往往陷于忙乱,致使火场供给行动与前方不同步,与后方不协调,缺乏应有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后勤应急保障预案不完善。多数灭火预案没有后勤应急保障预案,一旦遇到重特大火灾和灾害性事故,就会造成无序的供给。
  (三)专用灭火器材备用不足。灭火器、泡沫药剂、备用消防器材、备用燃油、润滑油等准备不足或无货,造成战时供应不上。
  (四)饮食保障渠道不畅。重大火场和灾害事故现场,上到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到参战和增援的消防部队官兵、地方企业专职消防队员,以及维护火场秩序的公安干警,人数众多,加之现场的通信、交通、信息等不利因素的限制,致使饮食保障存在一定困难。
  (五)火场医疗急救准备不足。重大火场和灾害事故现场,随时都有发生坍塌、爆炸而造成人员烧烫伤、坠落损伤、跌物击伤等事故的可能,战斗员长时间在浓烟笼罩的火场内进行高强度的战斗,易因缺氧或吸入毒烟而出现恶心、呕吐、乏力、昏迷的中毒症状,当后方缺乏火场救助和急救设备时,容易失去最佳救护时间,使战斗员和受灾群众得不到及时的救助。
  三、重大火场和灾害事故现场后勤应急保障措施
  为保证消防部队扑救重特大火灾和处置特种灾害事故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全面建立组织网络化、服务系列化、反应快速化、信息数字化、运作规范化的后勤保障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力量精干、手段精良、保障精确的后勤保障队伍,实现后勤保障与作战准备同谋、后勤保障与作战指挥同行、后勤保障与战略战术实施同步的新时期后勤保障理念,确保在重大火场和灾害事故现场后勤保障有序、及时和有效。
  (一)建立健全后勤应急保障指挥机制,形成职责分明的战时后勤保障网络。由于重特大火灾和灾害事故的处置涉及的单位多、人员多,需要调用的各类器材装备多,往往会给后勤保障工作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因此,必须在公安消防部队内部建立健全后勤保障供给组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同时,又便于调动地方增援力量和装备物资,协调后勤保障供给工作。总队、支队可设立后勤应急保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辖生活保障分队、油料器材装备药剂保障分队、车辆器材装备维修保障分队和卫勤保障分队等。各保障分队除内部人员外,可与地方汽车修理厂、灭火药剂厂、石油公司或加油站、交通运输部门、工程机械部门、医院、化学专家等相关单位和人员参加的签约保障协议,建立起有效的后勤保障供给体系,并按照各自分工明确职责,做好车辆调度、维修保养、油料供应、灭火药剂供应、装备器材供应、饮食供应、被装供应和医疗救护保障、洗消、善后等工作,使战地后勤保障工作形成网络,做到有条不紊,杂而不乱。
  (二)制定完善后勤应急保障预案,积极组织模拟保障实战演练。各级后勤部门应积极会同战训部门制定好后勤应急保障预案,将交通工具调度、装备供应、药剂来源、饮食供给、油料供给、医疗救护等内容详细列入预案,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要通过预案的制定和熟悉,使所有应急保障人员明确车在何方、油在何处、医疗救护在哪里、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在制定和熟悉预案的基础上,各级后勤应急保障领导小组应主动牵头,及时汇报,按时召开例会,适时地组织模拟供给保障实战演练,以确保战时不乱,保障到位。
  (三)健全饮食保障网络,确保现场参战人员能及时恢复体力。由于重特大火灾和灾害事故的处置时间较长,参战人员体力消耗大。为此,必须在维持连续作战的情况下,确保一线官兵能及时喝上热水,吃上热饭,使参战人员能迅速恢复体力。参加战斗回队后,要保证能及时洗上热水澡。这就要求生活保障分队在平时要落实专人负责,熟悉饮食供应单位情况和联系方法、运送方式。战斗结束后,要能迅速联系地方宾馆浴室或安排中队开启洗澡设施,保证作战人员回队后能洗上热水澡。
  (四)积极落实装备维修人员,确保参战车辆器材装备性能良好。由于重特大火灾和灾害事故处置的复杂性,决定了车辆装备器材必须长时间运行或多次重复使用,特别是参战车泵因长时间的高速运行,车泵极易因缺少润滑、冷却等而发生故障或损坏。
  空气呼吸器、强光照明灯等也会因长时间使用而损坏或需充气、充电。因此,车辆器材装备维修保障分队应落实专人负责,保证24小时随时维护抢修,在短时间内使装备器材恢复执勤。在加强平时车辆器材装备的保养,确保车辆器材装备性能完好的基础上,战时要根据现场需要随时调集有关单位抢修人员到达现场,保证车辆器材装备随时有人维修,满足一线作战需要。
  (五)建立健全物资供给体系,形成畅通无阻的物资保障供给网络。处置恶性的灾害事故,势必会耗费大量的燃料、灭火剂及特种物资(化学中和药剂、水泥、沙土等)。油料器材装备药剂保障分队要做到平时储备一定数量的油料、灭火药剂等器材装备和抢险救援工具,储存的油料器材装备应按保质要求及时更新,并有专人值班,保证24小时供应。战时应根据预案的要求或现场的实际,在现场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随时调集有关单位将油料、灭火药剂、装备器材、抢险救援工具送到现场,确保一线作战需要。
  (六)掌握必备的救护知识,开辟战时救护绿色通道。重特大火灾和灾害事故难免造成人员伤亡,如压伤、烧伤、烫伤、中毒等。因此,卫勤保障分队在平时应组织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演练,使官兵掌握基本的救护技能。同时,要按照卫勤保障预案要求,储足药品器材,24小时安排人员值班。战时要根据现场救护需要随时调集有关单位人员到达现场开展救护工作,并要有急救人员跟随作战部队,做好受伤人员的急救和转院治疗工作。凡到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等扑救重特大火灾或参加抢险救援,必须及时通知地方医院派员参与救护工作。
  重大火场和灾害事故现场后勤应急保障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各级后勤保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服从前方、服务前方”的后勤供给保障意识,在实战中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后勤应急保障的新路子、新模式,为扑救重特大火灾和处置灾害事故提供有力的保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