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有什么作品(4个)

如题所述

在中国近代的诸多作家中,冰心是一位艺术风格独特的作家。她的作品,不论是她的问题小说,哲理的散文,还是清新的小诗,多以充实的内容,深刻的哲理和明丽、典雅的语言影响着几代人。 半个多世纪前,冰心的《寄小读者》就以它独特的丰姿,开放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领域这一片新开垦的处女地上。这部饮誉文坛的佳作,奠定了冰心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开拓者的地位。在她的文学生涯中,她的问题小说因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而推动了写问题小说的写作风气;她的散文因蕴涵了人情美、自然美、童心美、情感美而引起广大读者的喜爱;她创作的小诗使"繁星体"、"春水体"风靡一时,形成了"小诗流行的年代"。 在冰心所有这些成就和风格中,最为突出的从内容上讲无疑是她的"爱的哲学",从形式上讲,是清新明丽、典雅细腻的被称为"冰心体"的语言风格。 所谓爱的哲学,就是一种泛爱,是一种博大精深的爱。体现在冰心和她的作品中的爱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世界、爱人类、爱自然、爱亲人、爱故乡、爱师生、爱朋友、爱少年儿童。它来源于东方哲理诗人泰戈尔的诗句和西方宗教教徒信奉的《圣经》。 早在1919年,冰心就被泰戈尔的清新美妙的词句和《圣经》中不朽的爱所感动,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于是,她在1920年的8月至9月,连续写了三篇思索性的,也可以称之为探讨性的散文,这就是《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无限之生"的界线》和《画--诗》,又在下一年写了一篇同样性质的散文《问答词》。那时,思想大解放,国外的各种新思潮纷至沓来,由于泰戈尔的影响,冰心选择了"爱的哲学"。她以母爱为核心,童真自然美为丝线,织就了一匹爱的云锦。 在冰心所有的作品中,从未有过粗俗的东西,全是高雅、美的东西,这就是她提倡的"爱的哲学",主要表现在她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和解放后的散文中。 自《寄小读者》后,冰心又为儿童创作了不少优秀的精神食粮,如《陶奇的暑假日记》,《再寄小读者》等。她的儿童文学作品充满着对少年儿童的爱和希望。她从儿童的特点出发,誉教育于情趣中,以情感人。她从不以少年儿童的教育者出现,不是空泛的说教,生硬的训诫来教育儿童,而是采用与儿童促膝谈心的方式,以亲切、委婉的语调,述说自己生活中见闻和内心的感受,并且叙述得那样有趣,那样娓娓动听,就像有一种魔力吸引着小读者,从中得到教益。 但在冰心爱的哲学里,也渗透着深深的忧伤,因为她知道自己的爱的理想很难实现。她在《往事二、序诗》里这样描写自己以及追求理想的体验: 她是翩翩的乳燕, 横海漂游, 月明风紧, 不敢停留-- 在她频频回顾的 飞翔里 总带着乡愁! 在冰心的人生探求的道途上,没有一刻安宁,如明灭的灯,飘荡在风雨中;如孤舟,颠簸于汹涌的大海波涛之上,怎能没有忧愁?然而冰心的忧郁、虚无是澹然的,并未改变她的气质。她有挚爱恩慈的母爱作为人生的支柱。她说:"我提笔的时候,总有她的颦眉或笑脸涌现在我的眼前。她的爱,使我由生中求死--要担负别人的痛苦;使我由死中求生--要忘记自己的痛苦。" 解放后,冰心面对灿烂的现实和英雄的人民,激情满怀,文思如涌,作品不再是讴歌超阶级的"母爱",而尽情歌颂共产党的英明伟大,讴歌祖国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不再以小资产阶级的情怀描写自然,而是透过美好景物的描绘,讴歌当家作主,用辛勤劳动改造和装扮祖国的美丽河山的人民--写的是朝气蓬勃、生机盎然之景,抒的是对人民热爱感激之情。在她的许多新篇章里,既保留了过去清新明媚、委婉温柔的艺术个性,同时又有所发展,前进;"微带着忧愁"的情调没有了,代之以音调铿锵的乐观主义精神;迷茫、空幻和暗淡的色彩没有了,代之以晴朗、开阔、壮丽的生活画面。如《站起来吧,阿峰!》、《因为我们还年轻》等,无不深深地刻印着我们伟大的民族艰难而稳健的足迹,更无不凝集着作家对历史的深刻的思考。 冰心的"爱的哲学"是有争议的。茅盾曾经这样评论冰心的作品:冰心女士把社会现象看得非常单纯,她以为人事纷纭无非是两根线交织而成;这两根线便是"爱"和"憎"。她以为"爱"或"憎"二者之间必有一者是人生的指针。她这思想,完全是"唯心论"的立场。可是产生了她这样单纯的社会观的,却不是"心",而是"境"。因为她在家庭生活小范围里看到了"爱",而在社会生活这大范围里却看见了"憎"。于是就发生了她的社会现象的"二元论"。但我认为"爱的哲学"使冰心的作品给予读者一种美的熏陶,使人们在真正的文学作品贫乏的年代得到精神上的安慰,使儿童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无疑是一大贡献。这类"早期印痕"对小读者将激励其终生。 冰心作品的另一大艺术特点是语言清新明快,富有感情色彩。她的散文,没有雕琢,没有堆砌,清淡中见明丽,朴实中出文采,清新、自然、流利,以感情色彩浓烈取胜。冰心十分重视语言文字的加工锤炼,在20年代她就形成了自己清新明丽、典雅细腻被誉为"冰心体"的语言风格;她早期的创作在清丽、典雅与抒情韵味中既含着温柔,又泛着忧愁,因为她"五四"时期所追求的"诗神"是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解放后,她保持了自己原有的语言个性,原来的清丽、隽永等的风格得到了发展,其中的忧愁荡然无存,取代的是喜悦、明快、刚健的乐观主义精神。她的《小桔灯》、《尼罗河上的春天》、《一只木屐》、《雪窗驰想》、《花光和雪光》以及近几十年来写的《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腊八粥》、《三寄小读者》、《绿的歌》等写来无不新鲜活脱,优美平实,字字句句包含真情。特别是1921年,在改革后的《小说月报》上发表的散文《笑》,抒情和叙事相结合,情文并茂,成为现代散文史上第一篇引人注目的美文。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入。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那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陇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文章以清丽朴实的语言描写了在苦雨孤灯之后大自然展现的一幅清美的图画,作者给我们送来了人间三种最美的笑:墙壁上画中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的微笑;泥泞的乡间道上,一个赤着脚的孩子的可爱的微笑;新雨之后的茅屋里,一位老妇人,依着门儿,抱着花儿的亲切的微笑。最后,在"光明澄静"的心境里,"眼前浮现的三个微笑,一时融化的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几百字的一篇短文,不施藻饰,不加雕琢,只是随意点染,勾画了三个画面,没有一点声音,三束白花衬托着笑靥,真诚,纯净和自然。这篇文章经历了时空变化和岁月冲刷,仍然留的人们的记忆里,在散文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位置。 冰心文字不仅优美,而且力量极大,能举重若轻,正如她自道:"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 一篇沧海桑田,陵迁谷变的地质学上的大问题,别人不知要糟蹋多少文字来写,她只用二十余字,便给人一个完全的概念,逼人的印象! 何处显出你的挺拔呢? 无数的山峰, 沉沦在海底了。 郁达夫曾说:"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 可以看出,不论是作品的内容,还是形式,不论早期或晚年的创作,冰心的作品都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冰心创作风格之异常鲜明,使得她的作品历久不衰,为不同时代的读者所喜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29
《繁星》(诗集)1923,商务 《春水》(诗集)1923,新潮社 《超人》(小说、散文集)1923、商务 《寄小读者》(散文集)1926,北新 《往事》(小说、散文集)193O,开明 《南归》(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说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3,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1932, 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闲情》(诗、散文集)1922,北新 《去国》(小说集)1933,北新 《平绥沿线旅行记》(散文集)1935,平绥铁路管理局 《冬儿姑娘》(小说集)19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1943,开明 《关于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说散文选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记》(小说)1956,上海少儿 《还乡杂记》(散文集)1957,上海少儿 《归来以后》(散文集)1958,作家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灯》(小说、散文、诗歌合集)1960,作家 《樱花赞》(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说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读者》(散文集)1981,少儿 《记事珠》(创作谈)1982,人文 《冰心论创作》 1982.上海文艺 《冰心作品选》 1982,少儿 《冰心散文选》 1983,人文 《冰心选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齐)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艺(未出齐) 《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峡文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