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田园诗

陶渊明的两首田园诗及其译文(除饮酒)

  归 园 田 居(其三)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③。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④。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⑤。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⑥。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⑦。

  【注释】①野外:郊野。罕:少。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这句是说住在田野很少和世俗交往。 ②穷巷:偏僻的里巷。鞅(yīng央):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轮鞅:指车马。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 ③白日:白天。荆扉:柴门。尘想:世俗的观念。这两句是说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④时复:有时又。曲:隐僻的地方。墟曲:乡野。披:拨开。这两句是说有时拨开草莱去和村里人来往。 ⑤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但道:只说。这句和下句是说和村里人见面时不谈官场的事,只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 ⑥这两句是说桑麻一天天在生长,我开垦的土地一天天广大。 ⑦霰(xiàn现):小雪粒。莽:草。这两句是说经常担心霜雪来临,使桑麻如同草莽一样凋零。其中也应该含有在屡经战乱的柴桑农村还可能有风险。

  【赏析】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臭的官场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和谐自然。因此,他总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在归隐初期的作品,第一首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心情,这一首则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诗人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的仕官生活之后,回到了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所以他非常轻松地说:“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的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诗人的身心俱静。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不过,虚掩的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他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诗人也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人披草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人事”;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绝对不同于计较官场浮沉,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所以,不管是“披草共来往”,还是“但话桑麻长”,诗人与乡邻的关系显得那么友好淳厚。与充满了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这是以外在的“动”来写出乡居生活内在的“静”。

  当然,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惧。“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庄稼一天天生长,开辟的荒土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生怕自己的辛勤劳动,毁于一旦,心怀恐惧。然而,这里的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相反,这单纯的喜惧,正反映着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读者在其中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及自己心境的恬静。而在这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正是一个宁静谐美的理想天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14
陶 渊 明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⑴,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⑵中,一去三十年⑶。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⑷。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⑸。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⑹堂前。
暧暧⑺远人村,依依⑻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⑼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一、注释
⑴适俗韵,适合世俗的性情。
⑵尘网,尘世的罗网,指仕途。意谓仕途有如罗网,使人不得自由。
⑶三十年,有人认为当作“十三年”,因从陶氏初仕江州祭酒至辞彭泽令归田,前后恰为十三年。
⑷羁,jī。羁鸟,谓被束缚于笼中之鸟。池鱼,谓被养于池中之鱼。此二句以羁鸟池鱼比自己过去仕途生活的不自由,以“旧林”“故渊”比田园。
⑸守拙,自己没有智能继续做官,故说“守拙”。拙,指不善为官,也就是不会取巧逢迎之意。
⑹罗,排列。
⑺暧暧,昏昧。
⑻依依,轻柔。一说,隐约可见。
⑼虚室,静室。

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十三年。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移 居

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①
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②
乐与数晨夕。③
怀此颇有年,
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
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④
抗言谈在昔。⑤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作者】
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
江西南)人。曾祖陶侃曾任东晋大司马,父祖均曾任太守一类官职。渊明八岁
丧父,家道衰落,日渐贪困。曾几度出仕,任过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四十一
岁时弃官归隐,从此躬耕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
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清陶澍注《靖节先生
集》是较好的注本。
【注释】
①南村:又名南里,在浔阳负郭。 ②素心:心地朴素。 ③数晨夕:屡共朝
夕。 ④邻曲:邻居。 ⑤在昔:古时。

【品评】
义熙四年 (408)陶渊明在上京的居所失火,只得栖身船上;一年多以后,
移居到浔阳郊外的南村,写了《移居》二首。这是第一首,写良友过从谈论之
乐。
诗歌借写移居之乐来表达诗人质朴的人生理想。诗歌的前半部叙述移居的
动机:“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从“昔欲”到“今日从兹役”,诗人怀
着这个愿望“颇有年”了。时间的长久,更衬出愿望的执着。而这执着持久的
愿望一旦实现,欣喜之情是不言而喻的了。诗人采用平叙中暗带曲折的手法来
写今日移居之乐,语气平淡,不夸张声色,但是宇字情意真切,发自肺腑。而
诗人对真淳纯朴的生活理想的追求也由此可见。诗的后半部写诗人对移居后生
活的设想。“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他在生活上所求不多,他的精神乐
趣在于:“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至此,诗
人的襟怀宛然如见,不言高而品格自高,不言逸而风神自逸。
此诗的笔法巧妙,变化自如。时而追述昔日之愿,时而近述今日如愿以偿
的欢乐,时而通想移居后的赏心乐事。意绪飞动,仿佛是随意点染,无心经营,
却生动地传写出诗人“枯淡足自乐”的人生理想。
第2个回答  2006-10-14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此诗当作于晋安帝熙二年(406),渊明四十二岁。去年三月,刘敬宣奉表辞职,渊明亦随即罢归。八月任彭泽县令,十一月辞职,从此开始隐居躬耕生活。这五首诗就是他复返自然后所咏。】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适,适应。韵,气韵风度。】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尘网,指仕途。十三年,原作“三十年”。渊明二十九岁为江州祭酒,至辞彭泽县令共十三年,宋吴仁杰认为原误。今据改。】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暧暧,昏暗貌。依依,依稀可辨貌。墟里,村落。】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简注】

归园田居五首
【此诗当作于晋安帝熙二年(406),渊明四十二岁。去年三月,刘敬宣奉表辞职,渊明亦随即罢归。八月任彭泽县令,十一月辞职,从此开始隐居躬耕生活。这五首诗就是他复返自然后所咏。】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适,适应。韵,气韵风度。】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尘网,指仕途。十三年,原作“三十年”。渊明二十九岁为江州祭酒,至辞彭泽县令共十三年,宋吴仁杰认为原误。今据改。】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暧暧,昏暗貌。依依,依稀可辨貌。墟里,村落。】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赏析]
其一·少无适俗韵

这是第一首,表现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颂,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官场社会的憎恶。由于作者几经仕宦,谙知社会黑暗,他“不堪吏职”,在去年(405)仅作了八十一天的彭泽令便毅然辞官归田。因为刚离尘世,愤激之情甚烈,故诗一开端就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说自己从小就没有适合世俗的情调,本性爱好大自然山水,这显然是牢骚与愤懑之词,为自己归田作了极好的说明,亦为以下赞颂大自然埋下了伏笔。

因为本爱好自然,根本不应入世,所以说:“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用“尘网”喻社会,说明统治的苛严。“尘网”前冠以“误落”,深表自己对以往出仕的悔恨。十三年,是指作者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二十九岁为江州祭酒,至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四十一岁时辞去彭泽县令,整整十三年;一作“三十年”,多数注者认为是错误的,而逯钦立先生则认为是夸张之词,极言做官时间之长。这种解释,仅供参考。

而当时在官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作者没有直说,而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借用“羁鸟”“池鱼”两个比喻来暗寓自己的处境和心绪,说明自己极不自由,极端苦闷,从而希望返回“旧林”“故渊”,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曲折而储蓄的语言里透露了他愤世疾俗的感情。此二句以鱼鸟喻己,与第三句以“尘网”喻社会是紧相照应的,从细微处可见作者构思的缜密。

作者终于以果决的行动摆脱了“尘网”的束缚,实现了归田的愿望:“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他开辟荒地,不辞稼穑艰辛;生活贫困,不畏衣食饥寒。他常在诗评语中表现他的人生理想,安贫乐道,以此为洁行。这在当时追名逐利、安富尊荣的社会风尚里,是为人所料想不及的,而作者却不顾时俗的拘囿,独标高格,以“守拙”为荣,正可见他情操的高尚、理想的纯真。后世极为称颂他的“守拙”的人格,萧统说读了陶文,则“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钟嵘说:“每观其文,想其人德”。

作者安于田园生活,并极写它的美好:“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是一幅和平恬静、安适自在的图画,诗人感到冲出“尘网”“樊笼”的喜悦和得以生活其间的快慰。这纯朴平静的生活恰是“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虚伪狡诈的污浊社会相对照的。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实际是对人事社会的鞭笞,不过这是一种暗写,寓针砭于褒奖之外,它不露声色,如同戏剧中的潜台词。

作者描绘田园画面,有如电影镜头,渐渐从近景推至远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依依”二词把景象描绘得传神如画,你好象看到远景的真切,但又不甚分明;朦胧的炊烟,袅袅上升。作者把远景与近景连接起来,使人感到田园风光辽阔无际,美不胜收。

以上六句是作者通过“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村”“墟里”等静物来表现静谧的环境;接着,又用另一种相反的手法,以有声反衬它的幽静:“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狗吠”“鸡鸣”都是有声的,有声则不显“静”。可是从“深巷”中发出的狗吠,“桑树巅”上传出的鸡鸣均可历历辨析,就进一步哄托了环境的安静。如果外界喧哗扰嚷,闹成一片,则听不见狗吠鸡鸣,更不能清楚地辨析。这种以动托静、以声显寂的手法,梁朝诗人王籍在《入若邪溪》中也用过:“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相比之下,陶意含蓄,艺术境界更胜一筹。所以苏轼对“暧暧远人村”四句非常赞赏,说是“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

农村,不仅田园静美,而且室内悠闲;“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无尘杂,是指没有世俗的应酬,没有官场的繁文缛节,没有仕途的明争暗斗,一切是那样的清静无为、闲适自得。作者把室外室内的恬静安适、环境心境的平和宁静融为一体。清代方东树对其描写极为称赞,他说“‘方宅’十句不过写田园耳,而笔势骞举,情景即目,得一幅画意。而音节铿锵,措词秀韵,均非尘世吃烟火食人语”。

末尾两句总收全篇:“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归居田园,象飞出笼中的鸟、跳出网中的鱼,特别感到舒畅欢快。只有体验过官场倾轧痛苦的人,才能感受这清静悠闲的乐趣。末三字“返自然”与开头“爱丘山”志趣吻合,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全诗抒情、写景、叙事融为一体,杂以动静相托,远近相连,内外相依的手法,把田园风光、人生乐趣写得水乳交融。从平淡中见思想的深蕴,质朴中见感情的丰腴。语言通俗,叙写真实,艺术上颇见锤炼功夫。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罕人事,少交游。穷巷,僻巷。寡轮鞅,少车马。】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荆扉,木条编的门。】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披草,拨开草。】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霰(音线),小冰粒。】
其二·野外罕人事

这是第二首,写作者归田后的闲适自得生活和对于庄稼的浓厚情感。全诗可分为三层意思:开端四句是写田园生活的静谧;中间四句是写生活在田园与田夫野老相得的志趣;末四句是写作者对农作物的关注和与之共命运的情感。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中的野外、穷巷,是与繁华闹市、官场争斗相对立的。轮,车轮。鞅,驾车时马颈上套用的皮带。轮鞅,指车马。这两句写农村荒野僻静,少有应酬交往。农村虽处“野外”,只有“穷巷”,但却没有“人事”的烦恼和“轮鞅”的喧哗,作者暗中流露出欣喜快慰之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荆扉”是柴门。这两句写作者归隐后生活简陋愉快,思想单一纯真。他安贫乐道,以守志为荣,以幽居为乐,“以善自名”。“绝尘想”三字,看出他摒弃了个人利欲杂念,与当权者作了最后决裂。这是由于“立善”的信念支持着他,使他保持了名节。

从这两句诗我们看到作者初归田园,颇有几分闲适。他一边劳动,一边读书赋诗,饮酒弹琴,过着悠游自得的生活。他开初的劳动不象后来那样艰苦,生活也不象后来那样贫穷。这是因为他刚辞彭泽县令,还略有余资,犹有储存。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有奴子。汉晋时候的奴子,是不但侍候主人,并且给主人种地、营商的,正是生财器具。所以虽是渊明先生,也还略略有些生财之道在”。故在衣食温饱之余,得以逍遥自乐,这正是初归田园时的生活写照。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曲中”一作“里人”。似以“里人”为是。作者在耕作之余与农民随意交往,亲密无间。他没有封建士大夫的架子,是那样平易近人;而农民也把他当作知己,热诚相待,这比起在官场“束带见督邮”的拘谨来,是多么自在!“时复”二句,生动地写出诗人劳动之余与农民随意攀谈交往的情状。

他们攀谈些什么呢?“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不言它事,唯道桑麻,说明已无尘世的奢想。他归田后专心致力农事,对亲手种植的庄稼十分关切,他是真心归耕田园,不象某些人为了窃取名利而假隐,也不象某些人虽不满统治者,但又眷恋利禄而作“中隐”,他是从思想上行动上与统治者作了真正的决裂。他身在田园,志在田园,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清代温汝能说;“‘相见’二语,逼真田家气象,陶诗多有真趣,此类是也”。

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庄稼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为庄稼的茁壮成长,耕地面积的日益扩大而兴奋、而喜悦;又为庄稼遭霜霰侵袭凋零而担心、而忧虑,故说“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他这种关心农事,与农家通声息的行为,在门阀等级森严的时代,是值得肯定的。

对作者寄慨田园的诗歌,我们应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方东树说:“‘桑麻日已长’以下乃申续乐意耳。只就桑麻言,恐其零落,方见真意实在田园,非喻己也”,这评价是符合诗人创作思想的。但也曾有人违背作品原意去任意比附,以见微言大义,把这首诗硬说成是政治诗。如元人刘履说;“然我之生理有成,而志愿已遂,但恐天时变革,霜霰凋伤而零落同于草莽耳。盖是时朝将有倾危之祸,故有是喻。然则靖节虽处田野而不忘忧国,于此可见矣”。其实完全是牵强附会,歪曲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们认为结尾两句忧念农事,形象鲜明,含义深邃,恰妙在不假雕饰。

全诗质朴自然,不借典故,不用丽藻。叙事写物,朴实无华;抒情遣兴,真切直率。语言明白省净,韵味幽深,耐人咀嚼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晨兴,早晨起来。荒秽,指杂草。】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三·种豆南山下

这是第三首,叙写了农事劳动的艰辛和劳而无怨的思想。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上首写桑麻,这首写种豆,在组诗上次序井然。作者虽志在田园,但初归时的劳动效果不大理想,庄稼长得不好,豆苗还没有草多。这一方面是因土地荒芜贫瘠,杂草丛生,地广人稀,难以根除;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不善于劳动,一个封建士大夫,刚离官职的县太爷,既没有耕作经验,又没有耕作能力,种不好庄稼,也是情理中的必然。他对“草盛豆苗稀”的状况是不甚满意的,但不文过非,这符合他一贯“任真自得”的性格。萧统说他为人率直,不矫饰言辞,曾与人饮酒,不论贵贱,若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诗人襟怀坦荡如此。

尽管豆苗长得不景气,可他却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晨兴”写早起;“带月”写晚归,看出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辛劳。“理荒秽”,写他归耕后垦荒工作的艰难。尽管每天劳动时间很长,从日出到月出,身体很疲惫,然而诗人没有丝毫怨言,反而有“带月荷锄归”的悠闲笔调写出他劳动后的轻快。我们好象看见诗人在月出山岗后,心满意得地扛着锄头,哼着诗句,漫步归家的情景。此时,人与月与自然环境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诗人心灵的舒畅,通过艺术的笔触,净化为一种崇高的自然美、精神美、诗歌美,活脱出一个美好静谧的意境和悠闲自得的形象。“带月”句可说是神来之笔,它变劳苦为欢快,化困倦为轻松,具有点染之功。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道,是指从南山归家途中的小道,它偏僻荒野,草木丛生,难以行走。这两句是进一步写田园荒芜,归耕艰难。以上六句叙写耕作生活,真切朴实,宛如在目。

最后作者抒发感慨:“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夕露沾衣,本使人不快,而诗人却说“不足惜”,只要使“愿”无违。他的“愿”究竟是什么?它既有儒家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思想,亦有道家的反朴归真、顺应自然的意念,并且这二者常常融为一体。因此,他把劳动当作“立善”的手段,精神的寄托,生活的依靠,理想的归宿。只要保持名节,他劳而怨。末两句在诗意上作一转折,使作品进入一个思想高度,韵味悠深,耐人寻绎。

这首五言诗,主要是采用“赋”的手法,通过叙事来表现思想感情,其中没有景物的描写、气氛的烘托,也没有比兴的运用,几乎全用叙述,只在未尾稍发议论,以点明其主旨。全诗叙写真实,发自肺腑,所以《后山诗话》说:“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藏海诗话》说:“子由叙陶诗,‘外枯中膏,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乃是叙意在内者也。”日本学者近藤元粹说这首诗是“五古中之精金良玉”。陶诗受到中外诗评家的如此赞誉,可见其征服人心的艺术力量。

参考资料:http://asp.533.net/m21/tao/17.htm

第3个回答  2006-10-14
归园田居
第4个回答  2006-10-14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