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看过乾隆王朝的,第三十五集里扶着点好,把着点好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这话,是剧情设计的天意。是个美丽的误会。让乾隆得到一个启示“禅位仍掌权”,在幕后扶持、把持着嘉庆帝。楼上说这是和珅安排的(巧设心机),其实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和珅安排的。

乾隆去皇陵,主要是想得到一些启示,这皇位到底要不要禅让。在拜祭康熙之前,先跟看守皇陵的老人刘守成聊了聊,问他有没有做梦梦见圣祖康熙,老头说以前倒是梦到过,都是康熙领着小弘历在畅春园雪中游玩的事情(雍正王朝里的情节)。乾隆从中没参悟到什么。

后来到了康熙灵位前,说了一通,累了就睡着了,估计也是想做个梦得个启示,但没有。刘老头在外面看着乾隆这么大年纪了跪在殿里挺辛苦的,就搬了把椅子过来,悄悄让高云从给搬进去并嘱咐高云从“扶着点好,把着点好。”意思是让高云从扶着乾隆爷坐在椅子上把着点,不至于跪着那么辛苦。高云从也这么办的。其实他们的心思都是想着乾隆爷主子这么大年纪了,长跪在那里太辛苦,搬把椅子让乾隆坐下歇歇。

我们分析下几处潜台词。

    刘守成的意思是“高公公,皇上这么大年纪,长时间跪着太累了,我搬了把椅子过来,您扶着皇上坐椅子上把着点。”

    高云从懂这个意思,照办了,但没有多说,就说了刘守成同样的话,高云从的潜台词是“皇上,您这样长时间跪着挺累的,我扶着您坐椅子上把着点,稳妥。”

    高云从深知乾隆的脾性,是绝对不敢有“年龄大了、老了”的话语的,所以才简单转述了这句话。

    乾隆起来了,捶了捶腰但没坐,什么意思呢?他知道高云从的意思,不坐,其实就是告诉高云从“朕还不老。”

    其实这种情形要换个场合,他就该发火了。上一次就是跟和亲王闲聊,和亲王一句不慎就触碰到乾隆的怒点,和亲王直接被吓死。而在这里,一来这是圣祖康熙的灵位前,二来知道高云从是好意,三来自己知道自己确实老子,只是嘴上不想承认而已。

所以,在乾隆的眼里,“扶着点好,把着点好。”是高云从对自己的忠言。

和珅为什么会听到这句话呢?其实还是刘守成说的。刘守成把椅子给了高云从后,看着高云从把椅子搬进大殿,笑嘻嘻很欣慰的转身就走了。大殿里乾隆起身后转了一圈到门口看到和珅,就把很深叫进来,问他听见什么了。和珅说刚过来没听见什么,也没人梦到什么。但只听到一句“扶着点好,把着点好”但不知道谁说的。

也就是说,和珅来和刘守成离开是同一时间,两人一来一往。离开的刘守成嘴里嘟囔着“扶着点好把着点好”传进了刚过来的和珅耳朵里。而乾隆听到这话,只知道高云从在殿里“大气不敢喘的跟自己说”却不知道这话是刘守成传给高云从的。而和珅在路上听到这话,也并没在意。

总的来说,就是,言者无心,传者无心,但听者有意。乾隆误以为是康熙的冥冥暗示,却不知只是个美丽的误会而已。所以,诚心退位,幕后执政。既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又仍然手掌大权。

当然有人说这都是和珅刻意安排的。其实不是。在过往剧情中,但凡是和珅刻意安排的,都会在剧情里表现出来。

比如南巡的时候,乾隆微服到一家店,店老板如何夸耀乾隆盛世云云,最后乾隆离开的时候,店老板对和珅说了句“和……”和珅拦住了他,没让他说出来,就走了。

这种情况可以看出来是和珅安排的。

而乾隆和黄杏儿到了一家绣品店,看到了自己的针织绣画,店老板又千金不卖,夸赞乾隆盛世云云,有便衣侍卫拦阻进来的客人,店老板不明所以还不高兴,和珅还给了点钱,而乾隆又趁此机会悄悄留下墨宝盖上章,店老板回过头来看墨宝的时候才知道刚才的人是乾隆。

那么这种情况明显就不是和珅刻意安排的。

所以剧情里有很多偶然情况,如果是和珅刻意安排的,在剧情中都会有暗示,没有暗示的,自然就不是和珅刻意安排的,那就只是剧情设计出的偶然。

而且,在后面的剧情中,乾隆禅位后,诸多局面显然对和珅无益,如果是和珅刻意安排的,他自然也会做好打算,但事实恰恰相反。

所以,这段剧情,就是编剧设计的偶然剧情,并不是和珅的安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07
在这个上下文中,"扶着点好,把着点好"的意思是指刘老头建议高云从扶着乾隆皇帝,让他坐在椅子上,并用手扶着他,以防止他因为年纪大了而跌倒或者感到不适。这是一种照顾和关心年长者的表达方式。
这个情节的背景是,乾隆皇帝去景陵祭祀,结束后太监告诉乾隆皇帝要扶着点好,把着点好,这让他感到很惊讶。接着,和珅在回城的路上告诉乾隆皇帝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并提醒他要为自己以后找个依靠,把握好乾隆百年之后的局势。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和珅也算巧设心思了。
意思是还是现在传位,让乾隆多带带这个儿子,就像当年康熙爷带着乾隆一样。
莫等去世才传。追问

真厉害,高手!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