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的两个事件先后触发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

其中写到“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日军枪杀中国人”。

“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日军枪杀中国人”这两个事件,促使鲁迅从原来打算“学医救国”,转变为 “弃医从文”的决定。
《父亲的病》中父亲的不幸去世,让鲁迅萌生了学医的念头,并且付诸行动。而当他真的来到日本打算学医,并潜心研究医学的时候,看到了“国人围观枪杀中国人”的电影,于是他的想法就又发生了改变,他认为只治好人们肉体上的病痛,是不能振兴中国的,人的精神灵魂才是最关键的。于是他弃医从文,拿起手中的笔,唤醒人们的良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20
是这样的《父亲的病》——行医救人,《藤野先生》——医人无用,关键在于改变人的思想乃至灵魂。
“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日军枪杀中国人”这两个事件,促使鲁迅从原来打算“学医救国”,转变为 “弃医从文”的决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11-19
“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日军枪杀中国人”这两个事件,促使鲁迅从原来打算“学医救国”,转变为 “弃医从文”的决定。
《父亲的病》中父亲的不幸去世,让鲁迅萌生了学医的念头,并且付诸行动。而当他真的来到日本打算学医,并潜心研究医学的时候,看到了“国人围观枪杀中国人”的电影,于是他的想法就又发生了改变,他认为只治好人们肉体上的病痛,是不能振兴中国的,人的精神灵魂才是最关键的。于是他弃医从文,拿起手中的笔,唤醒人们的良知。
只发一次!高中物理黄金知识点,个个都必考,建议家长赶紧领



谭哥模型物理广告
抽动症怎么治?这样做-简单有效!



水凌佳广告
3盘绿萝
贡献了超过103个回答
第3个回答  2013-12-15
《父亲的病》——行医救人;
《藤野先生》——医人无用,关键在于改变人的思想乃至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