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渤海会结冰?

不是说海里有盐结不了冰吗?

冬季,渤海由于强寒潮频繁侵袭而出现结冰现象。

自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沿岸从北往南开始结冰;翌年2月中旬至3月上、中旬由南往北海冰渐次消失,冰期约为3个多月。

1-2月,沿岸固定冰宽度一般在距岸1千米之内,而在浅滩区宽度约5-15千米,常见冰厚为10-40厘米。河口及滩涂区多堆积冰,高度有的达2-3米。在固定冰区之外距岸20-40千米内,流冰较多,分布大致与海岸平行,流速50厘米/秒左右。

据历史记载,渤海近50年来曾发生过三次严重冰封:第一次发生在1936年冬季;第二次在1947年1-2月;最严重的一次大冰封发生在1969年2-3月。

扩展资料:

渤海的海质特点:

从1994年到1998年,除了莱州湾1997年外,3个湾的TN浓度显著高于渤海中部海区。1994年到1998年辽东湾和渤海湾的TP浓度亦大于中部海区。莱州湾1994年到1996年TP浓度略低于中部海区,1996年以后,TP浓度增高,超过了中部海区。

总体上讲,海岸带地区的TN和TP浓度高于中部海区。此外,渤海中部海区的TN和TP浓度较稳定,变化平缓,而在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各年变化剧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海岸带地区比渤海中部海区更容易受到陆域活动的影响。

在不同海域和不同时间内,陆域活动具有不同的影响频率和程度。显然,渤海中部海区水质是来自海岸带地区污染物混合扩散的结果。所以,陆域活动应当认为是造成渤海中部海区水质下降和富营养化的最终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渤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25
海水相比较淡水而言,更不容易结冰,里面有盐。
但是这只是降低了水的凝固温度,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还是要结冰的。
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渤海封冻的情况,那就是反应了当时气候是处于寒冷期的时候。

换句话说,温度低到一定程度,什么都会固态化的!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查看地图你会发现,渤海处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以北,意味着冬季会出现冰期,而且渤海地形特殊,属于一个内海,三面被陆地包围,喇叭口朝南一直延伸到黄海,和外界海水的热量交换相对较少,外部暖流难以北上到达渤海,并且渤海处于我国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在西伯利亚寒潮的频繁南下影响下,容易出现结冰现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1-25
含盐水结冰的温度与含盐量及成分有关,但不是说含了盐就不结冰。

渤海结冰,除了与北方较低温度相关外,跟渤海特定的地理环境也密不可分,比如,相对于同纬度气温类似地区,渤海被辽东半岛及胶东半岛所环绕,与黄海的交换出口较小,外部,尤其是大洋暖流,无法正常进入渤海湾,使得渤海水温更容易受气温影。
第4个回答  2010-01-26
这个问题刚好是那天我看新闻时讲的,现在说给你吧。海水在平均零下1.5度就会结冰,今年我国冬季普遍温度较低。气象台说在海水结冰后,温度没有回升,所以导致海水结冰没有融化。这是自然现象。在气候回暖后就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