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什么时期的文字

是什么时期

《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的文字。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扩展资料

作者通过对青少年时期生活片断的回忆,记叙他所接触到的一些人物的感人事迹,塑造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等,赞颂他们身上表现出的优秀品质,表现出对他们的深切怀念之情。

《阿长与山海经》里的长妈妈,是个热情、纯朴、善良、给幼年的鲁迅以极大关爱的劳动妇女。作者真实地描述了长妈妈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所以“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全文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表达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

《藤野先生》中的藤野严九郎是个生活随便、不拘小节的人,但是治学严谨,对留学日本的作者没有民族偏见,给予真诚的帮助和指导,使作者终身难以忘怀。作品介绍了藤野先生为作者修改讲义的详细过程。

正是这位人格高尚的日本老师鼓励着鲁迅与资产阶级文人进行着顽强的战斗,使他成为思想文化战线上一位伟大的旗手。

《范爱农》中的范爱农是个性格倔强、落落寡欢、富有正义感的爱国知识分子。鲁迅与范爱农是在日本留学期间相识的,并且有过激烈争吵。原因是革命党人徐锡麟、秋瑾被反动政府杀害,浙江籍留日学生召开同乡会,就是否给北京政府发电,痛斥满清政府的无人道发生了分歧。

鲁迅主张发电声讨,范爱农则主张不必发电,理由是“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正是这争吵,说明范爱农生性倔强,对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完全丧失了信任。

辛亥革命使范爱农变的兴奋和勤快,说明他是个具有强烈反清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最后这样倔强的知识分子被逼上绝路,作品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所造成的这一悲剧。文章最后以“现在不知他惟一的女儿景况如何?倘在上学,中学已该毕业了罢”,表现作者对亡友的深深怀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花夕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后来修改的名字,原名《旧事重提》。“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题目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

    《朝花夕拾》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是一本必读的文集。虽然《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趣盎然,这本书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12部分组成。《朝花夕拾》一书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分享鲁迅的“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第2个回答  2012-02-22
........我们的问题是:此书是鲁迅先生回忆( )的一部( )集,帮帮忙啊!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1
《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类散文集。本书由十篇散文构成记录的全部是他幼年至青年时期的生活往事与历程。
透过《朝花夕拾》我们看到一个充满温情的鲁迅,他用鲜活的文字将敏锐的思想寄托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将孩提时遥远的记忆付之于细腻的笔触诉说着自己成长的历程,倾吐着对新中国到来的迫切渴望,洋溢着自己对家人,朋友,老师以及生活的这片热土的爱与回忆!
虽然都是陈年旧事的回忆,但随着散文一篇篇的抒写不难看出作者内心的成长。从最初日本留学决定弃医从文,到之后的辛亥革命中有了对民族危机的认识至最后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因有着对民族出路的思考而带头推广“白话文”。我们清楚而深刻地认识到鲁迅内心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与渴望和平幸福生活的迫切。他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委实让人感叹!
当我们品位了鲁迅内心的刚强后,再换个角度去欣赏这部名著时,又会发现鲁迅对身边亲人那份柔软的爱。儿童时代在百草园中快乐的嬉戏带给他难忘的回忆,保姆阿长对他的细心照顾,不远千里为他买来《山海经》带给他点滴感动;父亲重病,自己千方百计抓药熬水最终难救父亲一命带给他一生的自责与羞愧。生动且鲜活的心理描写让人深深感动于一个中国现代大文豪的柔情。
然而他的成就却在于自己不仅将那些真挚而充沛的感情融于呆板的方快字中,又将封建社会的弊病毫不遮掩得暴露在文章里。保姆阿长善良朴实却偏于迷信又不拘小节,这些粗俗和缺陷都是封建制度下社会底层妇女性格与“气质”的真实写照;父亲患病,自己寻医找药但那些所谓的神医他们极不负责的看病,让作者的一番苦心付诸东流,这些不得不看出当时游医的无德无术,却只会骗钱敛财!难道说这也将是以后在新中国仍将见到的一幅惨状吗?对于如此可怕的事实鲁迅先生毫不掩饰地进行了批判。一次又一次的惨痛教训都仿佛是一个又一个惊雷打在世人的头顶,引起我们对中国现状与未来沉重而深痛的思考!
读《朝花夕拾》,我们所看的不仅仅是作者在十篇散文中所描绘的一个青年人眼中的旧中国式生活。在那些文字中更是透着些鲁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感到焦虑甚至是绝望。而他能做的只是寄情于文字中——在绝望中寻求心灵的追忆,将热爱生命,善待生命这种思想的根源不致于在“黑暗”中沉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