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虎的寓言故事,要短一点的

急啊

狐假虎威、黔之驴、三人成虎等

这些成语都是典故
帮虎吃食
亦作“帮狗吃食”。比喻帮坏人作坏事
杯弓市虎
谓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
系铃解铃
明瞿汝稷《指月录》卷二三:“金陵清凉泰钦法灯禅师在众日,性豪逸,不事事,众易之。法眼独契重,眼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师曰:‘系者解得。’”后因用“系铃解铃”比喻谁惹出来的问题由谁去解决
柙虎樊熊
柙中的虎,樊内的熊。比喻被囚的恶人
藏龙卧虎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后以“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人才或不同寻常的人
鸱目虎吻
如鸱之目,如虎之口。奸狠凶恶貌
螭盘虎踞
犹虎踞龙盘
初生之犊不惧虎
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初生之犊不畏虎
同“初生之犊不惧虎”
除狼得虎
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垂饵虎口
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
刺虎持鹬
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3647741.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02
典故

【出 处】

《韩非子·内储说上》:“庞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西汉·刘向整理的《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译文]:

战国时代,魏国的太子被送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做人质,跟随着一起去的人员中包括了魏国的著名大臣庞葱。
在临行前,庞葱对魏王说:
“要是现在有个人跑人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
“当然不相信!”魏王立刻答道。
“如果同时有两个人跑来,热闹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
“还是不相信。”魏王立刻答道。
“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街上有只老虎时,您会相信吗?”庞葱接着问
魏王想了一会儿回答:
“我会相信。”
于是庞葱就劝诫魏王:
“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可是,庞葱走后,毁谤他的人太多了,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最后魏王就不再重用他了。】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B1%F9%B5%F1%D1%A9%C1%AB%BB%A8/blog/item/4dee5fd1ebaee9d6572c84f3.html

第2个回答  2010-02-02
卞庄子发现两只老虎,立即拔剑在手,准备刺杀。身旁的小僮劝阻他说:“您看两只老虎, 正在共食一牛,一定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斗起来。两虎相斗,大者必伤,小者必死。到 那时候,您刺杀伤虎,就能一举两得。”卞庄子觉得小僮说得很有道理,便站立等待。�

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为了争肉,真的嘶咬起来,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伤。卞庄子突然 跳出去,挥剑猛刺伤虎,果然不费大力,就刺死伤虎,一举获得两虎。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