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静夜思》

是李白写的《静夜思》喔!三天后我来看。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绝小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理解:
我的床前有位叫明月的姑娘已脱光,
她的皮肤白嫩的就像地上的白霜。

抬起头望着这位光溜溜的明月姑娘,

低下头不禁的想起夫人远在故乡。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独自在外地打工,寻花问柳时的矛盾心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5
没有什么好理解,望月思乡而已,诗词或言志,或抒情,惟有感而发罢了,没必要弄那么复杂。
现在中国通行版本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最初见于明朝李攀龙的《唐诗选》,并出现在清乾隆年间蘅塘退士所编《唐诗三百首》。
我想说的是如果真的要体会李白的《静夜思》,还得看另一个版本,宋蜀本《李太白文集》中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这其实也是在日本流传的版本,事实上这个版本应该就是李白的原诗,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之类,就没必要深究,毕竟都是先人留下来的一种意境,一种思乡情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2-02
这是一首思乡诗
夜晚,诗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眠。看见地上反射的月光,就像凝结的霜一样。
诗人以月为意像,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如果你还想深入了解,建议你看看参考书!
第3个回答  2010-02-02
李白孤寂一人在外乡漂泊,无依无靠,很是凄凉沧桑。看到月明,又是中秋节,不能和故乡的亲人团聚,无可奈何。
第4个回答  2010-02-07
李白孤寂一人在外乡漂泊,无依无靠,很是凄凉沧桑。看到月明,又是中秋节,不能和故乡的亲人团聚,无可奈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