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价值
人性善是孔子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仁者,爱人”是孔子政治哲学的基本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也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基本理论基础。这个基本思想贯穿于孔子政治哲学的全部内容的自始至终。社会与智者的责任应当珍视人性的“善”性,积极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人们的“善”性沿着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不断扩充、彰显;作为个人,也应该主动、自觉、积极地接受社会教育,以便在社会教育和实践中,培养成自己的自觉的、牢固的善性。孔子的政治哲学是有牢固而科学的人性论基础和理论基础的。
“宽猛相济”是孔子政治哲学的为政之方。“为政以德”与“宽猛相济”、“文事武备”和“武事文备”是孔子基本的治国方略及政治哲学的为政之方。孔子基于他对于人性“善”的基本认识,其政治哲学也重视和强调“德”治。
孔子始终认为“德”治是人类最优越、也是理想的政治制度。在社会中实现“德”治的伟大理想,要从社会最底层扎扎实实地做许多实际的工作。首先,家庭中的“夫妻和”、子女“孝”、“兄友弟恭”。
其次,社会上,人与人之间要尊敬、团结,注重教育学习,讲究“仁”、“义”、“信”长幼有序;坚持“中庸”之道,“君子和而不同”;实行“忠恕”之道。发挥榜样的力量,尤其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再次,特别是统治者,要自觉做到“君君、臣臣”,成为全社会学习与仿效的榜样,“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孔子重视“德”治,颂扬“德”治的优越性,但是,在孔子的政治哲学与治国方略、乃至其政治实践中,却从来也没有仅仅限于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放弃了,或者忽视了政治的另一面,即惩治罪恶的功能。他的政治哲学与治国方略是“德主刑辅”、“宽猛相济”、“文事武备”与“武事文备”。
孔子的政治哲学在他为政的内外实践中,曾经获得伟大成功。
孔子的政治哲学,今天仍然活在我们人类的实践中,无论是中国还是在全世界在;在中国和全世界人类的政治实践中,还有一个鲜活的变化发展着的“与时偕行”而不衰老的孔子政治哲学的基本精神。
经济价值
当然,《论语》的当代价值不仅仅在于政治价值,在经济活动方面也起着极大地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孔子的几条言论之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 与贱,是人之所
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我们今天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道”?合法之道。说到底,也就是仁义之道—一仁道。
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活的原则。 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 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和原则。用孟子的话来说,还是那 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儒家的另外一个经济理念就是“义利合一”。所谓义利关系,实际上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利益与道德之间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把利和义对立起来是不正确的,有害的。只讲利不讲义不行,只讲义不讲利也不行,因为“天生人有义与利”,义与利都是人和人类社会的生存所必须的。只讲“义”不讲“利”,人和社会都将失去生存的基础,也就无“义”可言了;相反,如果只讲“利”不讲“义”,那将是人欲横流,人与人相残相害,社会也不能生存,所以“见利思义”、义利合一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其实还不如说:“人生在世,义利二字”。人一生在世,要写好“义利”这两个字很不容易。如何对待义利是人生的两大问题。见利思义,义利统一的最根本的实质是,要人们正确处理好道德和利益的关系,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团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即私利和公利的关系问题。公利代表“义”,凡不以公利为重者便是私利。在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中,十分推崇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美德,大公无私则是更高的道德境界。 教育价值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他认为一个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在学习上常犯的四种心理表现,即广泛而不精、知识面过窄、把学习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难情绪。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给予帮助、补救。就是说,学生心理的差异性,决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
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如子路、颜回,子贡和子夏就是这样做的。性率直而鲁莽的子路,出于对孔子的爱护,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评性的意见,孔子也很关心、爱护子路,对他的批评也能接受,当有的学生对子路不太尊重时,孔子对他们说:子路的学问是不错的,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但由于颜回从未对孔子提出过疑问和批评,孔子曾不满意地说过: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正统学说,《论语》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主要经典。到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到了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而且要“代圣人立言”。这一来,当时的读书人都要把《论语》奉为“圣典”,背得滚瓜烂熟。
伦理道德价值
“君子”一词,古代本来是专指统治阶级的贵族士大夫而言。到孔子时期,从《论语》中可见,则很有一部分指向人的道德品质,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等等。由就社会政治地位而言的“君子”变成有道德的君子,“孔子是这一新意义的创造人,这一意义的产生,标志着价值的重新估定。这在社会意识形态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和突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