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发展历程

如题所述

1958年6月19日,央视在北京体育馆直播了“八一”篮球队与北京篮球队的友谊比赛,这是中国体育电视史上的第1次实况转播。
1994年3月,关于建立央视体育频道的报告经台领导批准,使用北京地区的33频道,试播日期定为1994年10月1日,每晚安排4个小时节目,主要用于调试33频道这个新的频段。正式播出日期定为1995年1月1日,从12点到24点,首播节目为每天8小时。
1994年11月1日,由于当年10月4日央视开始报道第12届亚运会,因此体育频道的正式筹备从当天开始。
1995年1月1日北京时间12点整,CCTV-5作为中国第1个自办的体育频道如期播出。体育频道设立之初,设置了48个栏目,并率先与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前身)有关部门签订了长期协议,辟出固定时间直播国内各项联赛和比赛;还采用制片人负责制,利用社会上的制作力量制作时效性不强的10个栏目。
1995年11月1日,CCTV-5通过卫星向全国播出,播出时间由12点提前到8点30分,每天播出16小时,其中首播节目10小时。
经过1996和1997年两年的努力,CCTV-5拥有了《体育新闻》《足球之夜》《世界体育报道》等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优秀栏目。
1998年5月,央视在原新闻节目中心体育部的基础上组建原体育节目中心,负责规划、采编、制作和播出国内外体育节目,管理、编排播出CCTV-5及其它频道有关体育的节目,下设综合部、新闻部、竞赛部和交互电视筹备部。
1998年10月30日,央视原体育节目中心首次从国外引进的专利节目——大型体育娱乐节目《城市之间》在CCTV-5开播。
2000年11月27日,CCTV-5推出以国际足球赛事转播及评介为主要内容的新栏目《天下足球》
2001年1月1日,CCTV-5改版,将原来的34个栏目整合为17个栏目,《体育新闻》每天播出两档节目,共45分钟;频道全年各类活动和赛事直播达1200场,平均每天播出超过3场比赛。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为配合申奥报道工作,根据原北京奥申委和原国家广电总局、央视的统一部署,CCTV-5遵循“展现新闻事件的全过程,平和引导观众心理,注重技术细节和背景介绍”的报道原则,直播中,主持人总体口径把握平稳,充满信心,平静祥和,对事件进程和情绪把握适当;整个报道过程在申办前、出结果前不造势、不煽情、不拔高、不评论、不对竞争对手说三道四,较好地完成了14个小时的直播和新闻报道工作。当天《新奥运》直播节目的收视率,CCTV-5为4.50%。
2001年,经过精心筹备,央视推出“中国电视体育奖”评选活动(CCTV体坛风云人物评选活动前身),每年举行1次,奖杯由纯银制成,重两千克,由获奖者永久保留。
2002年3月22日,首届“中国电视体育奖”颁奖典礼举行,共设12个奖项。
2002年5月9-19日,CCTV-5等首次全程转播“汤姆斯杯”和“尤伯杯”世界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并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国际公用信号。
2003年2月28日,第2届“中国电视体育奖”评选活动举办,提升了CCTV-5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2003年3月31日,以“让体育频道更好看”为目标,本着“赛事第一”的原则,CCTV-5再次改版。此次改版着重改进了频道的外在形式、制作方法和节目编排等方面,增设《轻松体育》《巅峰时刻》《全明星猜想》《电子竞技世界》《顶级赛事》《直播周末》等6个栏目和板块,介绍前卫运动、浓缩最新、最高水平的国际赛事。其中综合板块《直播周末》按照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模式,对节目时段内的直播比赛、实况录像、专题、新闻节目进行整合,节目衔接自然、灵活、紧凑,同时采用主持人随时播报最新消息的形式,增大节目的信息量,增强节目的时效性。
2003年8月3日,CCTV-5等现场直播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并为国际奥委会和多家国内外媒体提供转播信号。
2003年,为配合奥运宣传,CCTV-5《体育人间》栏目播出120集大型人物纪录片《中国奥运冠军特辑》,讲述了中国运动员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起,在历届奥运会上勇夺金牌的故事。该节目自2004年2月在央视播出后,引起极大关注。同年4月,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向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购买了该节目在香港地区的播映权,并于同年6月初在TVB8(覆盖美洲),6月底在TVB播出。
2005年9月5日,围绕“突出赛事、加强新闻、改进编排、提升份额”的目标,CCTV-5实施改版,实现24小时播出,实行动态节目编排,赛事优先、新闻优先、直播优先。《北京2008》《赛车时代》《人间体育》等具有特色和亮点的节目的推出,使体育频道收视份额明显增长,收视成绩突出。
2006年7月,CCTV-5以“实现资源最大化,减少中间环节,强化执行力”为目的,以“面向奥运、整合资源、加强管理、锻造品牌”为指导思想,推行频道制管理模式,但对外仍保留“体育节目中心”呼号。实行频道制后,撤销综合部、体育新闻部、体育竞赛部、体育编辑部,初步建立起扁平化管理模式,新闻、竞赛、栏目3个系统成为频道支柱。成立频道编辑部,管理层设置频道总监、副总监、总监助理、频道编辑部主任等岗位。频道编辑部下设策划组、编播组等6个公共职能组。
2006年8月16日起,因中央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段全面启动“绿色广告标识”的审核工作,CCTV-5在晚间黄金时段播广告时,屏幕右上角显示半透明状的“绿色广告标识”。
2007年5月12-20日,第7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云南省举行,央视首次使用“虚拟人手语新闻播报系统”,CCTV-5全天播出7档新闻节目。
2007年,经过短期的磨合,CCTV-5新的管理体制很快显现出活力,开始发挥作用,赛事、新闻、栏目的节目质量有明显提高,节目策划、节目编排和经费管理等进入有序、规范的管理阶段。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CCTV-5的台标不再只是出现在左上端,而是根据转播的具体情况,将台标移动到右上端。如比分牌放在荧幕左上方,以前CCTV-5的台标会遮挡住比分牌,而之后会移动到右上方。这样的安排,在CCTV-1、CCTV-2等频道中也同样适用。
2011年1月1日,频道正式更换频道标志 ,其中原有的该频道标志的下方加上“体育”二字,同时停用晚间黄金时段广告期间屏幕右上角的“绿色广告标识”。
2012年5月16日,体育频道首次搬入新台址,并承担伦敦奥运会的转播工作。
2012年9月28日,该频道进行高清和标清同步播出。
2013年1月1日,体育频道再次改版并更换为第六版包装(从2013年1月1日起)。
2013年起,因央视加强公益广告审核工作,该频道在播出公益广告时,右上角显示彩色色块的“公益广告标识”。
2014年1月15日0时7分28秒,该频道的标清版本的16:9节目播出方式由上下加黑边(Letterbox)方式显示16:9画面改为将16:9播出素材横向压缩成4:3,但是台标还是原先的4:3比例,导致用画面比例为16:9的设备收看该频道标清版时节目没有变形,但台标横向拉伸变形,直到2015年4月1日台标调整才得以解决。(但有时该频道会因播出故障台标恢复4:3,甚至不显示报时器)
从2000年起,每逢奥运会期间,CCTV-5呼号为奥运频道”,全方位报道各届奥运会。奥运会期间,央视一套、二套或者七套也会参与直播。
在奥运频道台标期间,按照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运五环标志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因此广告期间奥运五环台标会消失,直至节目继续时恢复台标显示。其次为了记分牌不被遮盖,奥运期间台标放置到右上方,待奥运结束后台标恢复左上方几天后恢复CCTV-5台标。
与央视其它免费频道一样,CCTV-5会在北京时间每天早上5:55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不过与其它频道播出的画面不同,播出的画面为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场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