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汉书.戾太子传》

如题所述

原文:
孝武皇帝六男。
卫皇后生戾太子,赵婕妤生孝昭帝,王夫人生齐怀王闳,李姬生燕刺王旦、广陵厉王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髆。
戾太子据,元狩元年立为皇太子,年七岁矣。初,上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为立,使东方朔、枚皋作祝。少壮,诏受《公羊春秋》,又从瑕丘江公受《谷梁》。及冠就宫,上为立博望苑,使通宾客,从其所好,故多以异端进者。元鼎四年,纳史良娣,产子男进,号曰史皇孙。
武帝末,卫后宠衰,江充用事,充与太子及卫氏有隙,恐上晏驾后为太子所诛,会巫蛊事起,充因此为奸。是时,上春秋高,意多所恶,以为左右皆为蛊道祝诅,穷治其事。丞相公孙贺父子,阳石、诸邑公主,及皇后弟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语在《公孙贺》、《江充传》。
充典治巫蛊,既知上意,白言宫中有蛊气,入宫至省中,坏御座掘地。上使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助充。充遂至太子宫掘蛊,得桐木人。时上疾,辟暑甘泉宫,独皇后、太子在。太子召问少傅石德,德惧为师傅并诛,因谓太子曰:“前丞相父子、两公主及卫氏皆坐此,今巫与使者掘地得征验,不知巫置之邪,将实有也,无以自明,可矫以节收捕充等系狱,穷治其奸诈。且上疾在甘泉,皇后及家吏请问皆不报,上存亡未可知,而奸臣如此,太子将不念秦扶苏事耶?”太子急,然德言。
征和二年七月壬午,乃使客为使者收捕充等。按道侯说疑使者有诈,不肯受诏,客格杀说。御史章赣被创突亡。自归甘泉。太子使舍人无且持节夜入未央宫殿长秋门,因长御倚华具白皇后,发中厩车载射士,出武库兵,发长乐宫卫,告令百官日江充反。乃斩充以徇,炙胡巫上林中。遂部宾客为将率,与丞相刘屈等战。长安中扰乱,言太子反,以故众不附。太子兵败,亡,不得。
上怒甚,群下忧惧,不知所出。壶关三老茂上书曰:“臣闻父者犹天,母者犹地,子犹万物也。故天平地安,阴阳和调,物乃茂成;父慈母爱,室家之中子乃孝顺。阴阳不和,则万物夭伤;父子不和,则室家丧亡。故父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昔者虞舜,孝之至也,而不中于瞽叟;孝已被谤,伯奇放流,骨肉至亲,父子相疑。何者?积毁之所生也。由是观之,子无不孝,而父有不察,今皇太子为汉适嗣,承万世之业,体祖宗之重,亲则皇帝之宗子也。
江充,布衣之人,闾阎之隶臣耳,陛下显而用之,衔至尊之命以迫蹴皇太子,造饰奸诈,群邪错谬,是以亲戚之路隔塞而不通。太子进则不得上见,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子盗父兵以救难自免耳,臣窃以为无邪心。《诗》曰:‘营营青蝇,止于籓;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往者江充谗杀赵太子,天下莫不闻,其罪固宜。陛下不省察,深过太子,发盛怒,举大兵而求之,三公自将,智者不敢言,辩士不敢说,臣窃痛之。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比干尽仁而遗其身,忠臣竭诚不顾鈇钺之诛以陈其愚,志在匡君安社稷也。《诗》云:‘取彼谮人,投畀豺虎。’唯陛下宽心慰意,少察所亲,毋患太子之非,亟罢甲兵,无令太子久亡。臣不胜,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阙下。”书奏,天子感寤。
太子之亡也,东至湖,臧匿泉鸠里。主人家贫,常卖屦以给太子。太子有故人在湖,闻其富赡,使人呼之而发觉。吏围捕太子,太子自度不得脱,即入室距户自经。山阳男子张富昌为卒,足蹋开户,新安令史李寿趋抱解太子,主人公遂格斗死,皇孙二人皆并遇害。上既伤太子,乃下诏曰:“盖行疑赏,所以申信也。其封李寿为干阝侯,张富昌为题侯。”
久之,巫蛊事多不信。上知太子惶恐无他意,而车千秋复讼太子冤,上遂擢千秋为丞相,而族灭江充家,焚苏文于横桥上,及泉鸠里加兵刃于太子者,初为北地太守,后族。上怜太子无辜,乃作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天下闻而悲之。
初,太子有三男一女,女者平舆侯嗣子尚焉。及太子败,皆同时遇害。卫后、史良悌葬长安城南。史皇孙、皇孙妃王夫人及皇女孙葬广明。皇孙二人随太子者,与太子并葬湖。
太子有遗孙一人,史皇孙子,王夫人男,年十八即尊位,是为孝宣帝,帝初即位,下诏曰:“故皇太子在湖,未有号谥,岁时祠,其议谥,置园邑。”有司奏请;“《礼》‘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故降其父母不得祭,尊祖之义也。陛下为孝昭帝后,承祖宗之祀,制礼不逾闲。谨行视孝昭帝所为故皇太子起位在湖,史良娣冢在博望苑北,亲史皇孙位在广明郭北。谥法曰‘谥者,行之迹也’,愚以为亲谥宜曰悼,母曰悼后,比诸侯王国,置奉邑三百家。故皇太子谥曰戾,置奉邑二百家。
史良娣曰戾夫人,置守冢三十家。园置长丞,周卫奉守如法。”以湖阌乡邪里聚为戾园,长安白亭东为戾后园,广明成乡为悼园。皆改葬焉。后八岁,有司复言:“《礼》‘父为士,子为天子,祭以天子’。悼园宜称尊号曰皇考,立庙,因园为寝,以时荐享焉。益奉园民满千六百家,以为奉明县。尊戾夫人曰戾后,置园奉邑,及益戾园各满三百家。”

译文:
孝武皇帝有六个儿子。
卫皇后生戾太子,赵婕妤生孝昭帝,王夫人生齐怀王闳,李姬生燕刺王旦、广陵厉王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
戾太子刘据,元狩元年(前122)立为皇太子,年龄七岁。
当初皇上二十九岁才生太子,非常喜欢,为求子之神立神位,派东方朔、枚皋为其写祝词。
太子渐渐长大,皇上命令他学习《公羊春秋》,又向瑕丘江公学习《谷梁春秋》。
举行加冠礼后,就位东宫,皇上为他建立博望苑,让他结交宾客,随其所好,所以有很多非儒家学派的人归到他的门下。
元鼎四年(前113),纳史良娣,生了儿子刘进,称为史皇孙。
武帝末期,卫皇后宠衰,江充掌权。
江充与太子和卫后有矛盾,害怕皇上去世后被太子诛杀,正巧发生了巫蛊事件,江充借机害人。
这时,皇上年事已高,猜忌心重,以为身边的人都为蛊道咒诅,命令彻底追查巫蛊事件。
丞相公孙贺父子,阳石、诸邑公主,与皇后弟弟的儿子长平侯卫伉都因此犯罪被诛,详见《公孙贺、江充传》。
江充主管追查巫蛊事件,已经知道皇上的心思,禀告皇上说,宫中有蛊气,进入宫中,拆毁御座在地上挖掘。
皇上派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人协助江充。
江充于是到太子宫中掘蛊,找到桐木人。
当时皇上生病,在甘泉宫避暑,只有皇后、太子在京师。
太子召来少傅石德询问对策,石德害怕作为太子师傅一同被诛,就对太子说:“以前丞相父子、两个公主与卫家都因为这得罪被诛,现在巫与使者掘地找到了证据,不知是巫师放置的桐木人呢?还是实有其事呢?没有办法洗清自己。
可以假传皇上命令持节杖收捕江充等人,把他们关进监狱,彻底追查他们的奸诈阴谋。
再说皇上生病住在甘泉宫,皇后与太子的随从官员请安问候都不通报,皇上是否还活着都不知道,而奸臣像这样阴毒,太子怎不想想秦朝扶苏的事情呢?”太子着急,听从了石德的话。
征和二年(前91)七月初九,就派门客作为使者收捕江充等人。
按道侯韩说怀疑使者有诈,不肯接受诏命,太子门客杀死韩说。
御史章赣带着伤冲出逃走,独自逃到甘泉宫。
太子派舍人无且,拿着节杖夜晚进入未央宫长秋门,通过长御倚华,禀告皇后,调遣皇后的车辆,装载弓箭手,拿出武器库的兵器,调动长乐宫卫士,告令百官说江充谋反。
于是杀了江充并示众,在上林苑中烧死胡巫。
于是部署宾客作为将领,与丞相刘屈..等作战。
长安城中混乱,都说太子造反,因此兵众不肯跟随太子。
太子兵败,逃走,追捕不到。
皇上大怒,群臣忧虑畏惧,想不出办法。
壶关三老中的茂上书说“:我听说父亲是天,母亲是地,儿子就像万物。
所以天平地安,阴阳调和,万物就茂盛生长;家庭之中,父慈母爱儿子就孝顺。
阴阳不和,万物就生长受阻;父子不和,家庭就会崩溃。
所以父亲不像父亲,儿子就会不像儿子;君主不像君主,臣子就会不像臣子,虽然有粮食,我哪能吃得到!从前虞舜最孝顺的,但是不合父亲瞽叟的意;孝己遭到诽谤,伯奇被流放,骨肉至亲,却父子彼此怀疑。
为什么呢?是长期积累的毁谤产生的后果。
从这看来,儿子没有不孝顺的,父亲却有不了解实情的。
现在的皇太子是汉王室的嫡嗣,将要继承万世基业,实行祖宗重托,论亲是皇帝的嫡长子。
江充,不过是平民,里巷贱臣,陛下提拔他重用他,他竟借皇上的命令欺压迫害皇太子,虚伪奸诈,混淆是非,使亲生父子之间的交往隔绝不通。
太子进不能见到皇上,退又被乱臣逼迫,独自冤情郁结,无处倾诉,忍不下满腔怨愤,奋起杀了江充,畏惧逃亡,这是儿子盗用父亲的军队来解救自身的危难啊!我私下认为没有邪恶用心。
《诗》云:来来往往的青蝇,停在篱笆上,平易近人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
谗言没有止境,将不断搅乱天下。’以前江充进谗言陷害卫太子,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他的罪行本来就该死。
陛下不仔细考察,深深地责怪太子,盛怒之下调军队搜捕太子,三公只顾保住自己,聪明的人不敢劝说,能言善辩的人也不敢劝说,我私下痛心。
我听说,伍子胥竭尽忠诚遭受恶名,比干竭尽仁智只留下他的身躯,忠臣竭尽忠心不顾忌斧钺的诛杀,来陈述他愚昧的看法,为的是纠正君主的过失安定国家。
《诗》云‘:抓住那个进谗言的小人,扔给虎狼吃。’请陛下心情宽慰,稍稍念及父子之情,不要担心太子干坏事,赶快撤回军队,不要使太子长期逃亡。
我满腔忠心,不惜微命,在建章门下等候皇上的治罪。”上书呈上,天子被感悟。
太子逃亡的时候,向东来到湖县,藏在泉鸠里。
那家人很穷,常常靠卖鞋来供给太子。
太子有旧交在湖县,听说他很富裕,派人叫他来,但被发觉。
官吏包围了太子,太子料想没法逃脱,就进房拴住门上吊了。
山阳县平民张富昌是小兵,用脚踢开门,新安县令史李寿跑上去抱住解下太子,那家主人格斗而死,两个皇孙都一同遇害。
皇上既然哀伤太子,就下诏说:“行为是非难明却赏赐,是为了表明诚信。
封李寿为于阝侯,张富昌为题侯。”过了很久,巫蛊事件很多人都不相信。
皇上明白太子只是惶恐害怕,并没有别的意思,而车千秋又再次提诉太子冤屈,皇上于是提拔千秋当丞相,将江充家灭族,把苏文烧死在横桥上,至于泉鸠里对太子施加兵刃的那个人,起初当上北地太守,后来也被灭族。
皇上可怜太子无罪而死,于是建造思子宫,在湖县修建了归来望思台。
天下百姓听说都悲伤。
当初,太子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被平舆侯的嗣子娶为妻。
等到太子兵败,都同时遇害。
卫皇后、史良娣葬在长安城南。
史皇孙、皇孙妃王夫人与皇孙女葬在广明。
两个跟随太子的皇孙,与太子一起葬在湖县。
太子留下一个孙子,是史皇孙的儿子,王夫人所生,十八岁即皇帝位,这就是孝宣帝。
宣帝刚即位,下诏说:“故皇太子在湖县,没有谥号,岁时没有祭祀,为他议定谥号,设置园邑看守坟冢。”有关部门上奏请示说“:礼制规定‘,过继做别人后嗣的人,就是他的儿子’,所以对亲生父母不能祭拜,本意是为了尊重祖先。
陛下是作为孝昭帝的后嗣继承祖宗大业的,不能逾越礼制。
请巡视孝昭帝为故皇太子在湖县修的坟冢,史良娣的坟冢在博望苑北面,您父亲史皇孙的坟冢在广明城北。
谥法说‘,谥号是死者生前行为的踪迹’,臣以为您父亲的谥号应该称为‘悼’,母亲称为‘悼后’,与诸侯王坟冢等同,设置园邑三百家。
故皇太子的谥号应为‘戾’,设置园邑二百家。
史良娣的谥号为‘戾夫人’,设置三十家看守坟冢。
坟冢设置官员,按照规定保卫供奉。”于是,把湖县阌乡邪里聚作为戾园,长安白亭东面作为戾后园,广明城北作为悼园,都重新改葬过。
八年后,有关部门又说:“礼制说,‘父亲是士,儿子是天子,要用天子的礼仪祭祀父亲’。
悼园应该称尊号为皇考,立庙,在陵园建寝庙,按时祭祀供奉。”增加奉守陵园的百姓达到一千六百家,作为奉明县。
尊戾夫人为戾后,设置园邑奉守,与奉守戾园的百姓各增加到三百户。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古释注,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3
孝武皇帝有六个儿子。
卫皇后生戾太子,赵婕亻予生孝昭帝,王夫人生齐怀王闳,李姬生燕刺王旦、广陵厉王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
戾太子刘据,元狩元年(前122)立为皇太子,年龄七岁。
当初皇上二十九岁才生太子,非常喜欢,为求子之神衤某神立神位,派东方朔、枚皋为衤某神写祝词。
太子渐渐长大,皇上命令他学习《公羊春秋》,又向瑕丘江公学习《谷梁春秋》。
举行加冠礼后,就位东宫,皇上为他建立博望苑,让他结交宾客,随其所好,所以有很多非儒家学派的人归到他的门下。
元鼎四年(前113),纳史良娣,生了儿子刘进,称为史皇孙。
武帝末期,卫皇后宠衰,江充掌权。
江充与太子和卫后有矛盾,害怕皇上去世后被太子诛杀,正巧发生了巫蛊事件,江充借机害人。
这时,皇上年事已高,猜忌心重,以为身边的人都为蛊道咒诅,命令彻底追查巫蛊事件。
丞相公孙贺父子,阳石、诸邑公主,与皇后弟弟的儿子长平侯卫伉都因此犯罪被诛(详见《公孙贺、江充传》)。
江充主管追查巫蛊事件,已经知道皇上的心思,禀告皇上说,宫中有蛊气,进入宫中,拆毁御座在地上挖掘。
皇上派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人协助江充。
江充于是到太子宫中掘蛊,找到桐木人。
当时皇上生病,在甘泉宫避暑,只有皇后、太子在京师。
太子召来少傅石德询问对策,石德害怕作为太子师傅一同被诛,就对太子说:“以前丞相父子、两个公主与卫家都因为这得罪被诛,现在巫与使者掘地找到了证据,不知是巫师放置的桐木人呢?还是实有其事呢?没有办法洗清自己。
可以假传皇上命令持节杖收捕江充等人,把他们关进监狱,彻底追查他们的奸诈阴谋。
再说皇上生病住在甘泉宫,皇后与太子的随从官员请安问候都不通报,皇上是否还活着都不知道,而奸臣像这样阴毒,太子怎不想想秦朝扶苏的事情呢?”太子着急,听从了石德的话。
征和二年(前91)七月初九,就派门客作为使者收捕江充等人。
按道侯韩说怀疑使者有诈,不肯接受诏命,太子门客杀死韩说。
御史章赣带着伤冲出逃走,独自逃到甘泉宫。
太子派舍人无且,拿着节杖夜晚进入未央宫长秋门,通过长御倚华,禀告皇后,调遣皇后的车辆,装载弓箭手,拿出武器库的兵器,调动长乐宫卫士,告令百官说江充谋反。
于是杀了江充并示众,在上林苑中烧死胡巫。
于是部署宾客作为将领,与丞相刘屈..等作战。
长安城中混乱,都说太子造反,因此兵众不肯跟随太子。
太子兵败,逃走,追捕不到。
皇上大怒,群臣忧虑畏惧,想不出办法。
壶关三老中的茂上书说“:我听说父亲是天,母亲是地,儿子就像万物。
所以天平地安,阴阳调和,万物就茂盛生长;家庭之中,父慈母爱儿子就孝顺。
阴阳不和,万物就生长受阻;父子不和,家庭就会崩溃。
所以父亲不像父亲,儿子就会不像儿子;君主不像君主,臣子就会不像臣子,虽然有粮食,我哪能吃得到!从前虞舜最孝顺的,但是不合父亲瞽叟的意;孝己遭到诽谤,伯奇被流放,骨肉至亲,却父子彼此怀疑。
为什么呢?是长期积累的毁谤产生的后果。
从这看来,儿子没有不孝顺的,父亲却有不了解实情的。
现在的皇太子是汉王室的嫡嗣,将要继承万世基业,实行祖宗重托,论亲是皇帝的嫡长子。
江充,不过是平民,里巷贱臣,陛下提拔他重用他,他竟借皇上的命令欺压迫害皇太子,虚伪奸诈,混淆是非,使亲生父子之间的交往隔绝不通。
太子进不能见到皇上,退又被乱臣逼迫,独自冤情郁结,无处倾诉,忍不下满腔怨愤,奋起杀了江充,畏惧逃亡,这是儿子盗用父亲的军队来解救自身的危难啊!我私下认为没有邪恶用心。
《诗》云‘:来来往往的青蝇,停在篱笆上,平易近人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
谗言没有止境,将不断搅乱天下。’以前江充进谗言陷害卫太子,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他的罪行本来就该死。
陛下不仔细考察,深深地责怪太子,盛怒之下调军队搜捕太子,三公只顾保住自己,聪明的人不敢劝说,能言善辩的人也不敢劝说,我私下痛心。
我听说,伍子胥竭尽忠诚遭受恶名,比干竭尽仁智只留下他的身躯,忠臣竭尽忠心不顾忌斧钺的诛杀,来陈述他愚昧的看法,为的是纠正君主的过失安定国家。
《诗》云‘:抓住那个进谗言的小人,扔给虎狼吃。’请陛下心情宽慰,稍稍念及父子之情,不要担心太子干坏事,赶快撤回军队,不要使太子长期逃亡。
我满腔忠心,不惜微命,在建章门下等候皇上的治罪。”上书呈上,天子被感悟。
太子逃亡的时候,向东来到湖县,藏在泉鸠里。
那家人很穷,常常靠卖鞋来供给太子。
太子有旧交在湖县,听说他很富裕,派人叫他来,但被发觉。
官吏包围了太子,太子料想没法逃脱,就进房拴住门上吊了。
山阳县平民张富昌是小兵,用脚踢开门,新安县令史李寿跑上去抱住解下太子,那家主人格斗而死,两个皇孙都一同遇害。
皇上既然哀伤太子,就下诏说:“行为是非难明却赏赐,是为了表明诚信。
封李寿为于阝侯,张富昌为题侯。”过了很久,巫蛊事件很多人都不相信。
皇上明白太子只是惶恐害怕,并没有别的意思,而车千秋又再次提诉太子冤屈,皇上于是提拔千秋当丞相,将江充家灭族,把苏文烧死在横桥上,至于泉鸠里对太子施加兵刃的那个人,起初当上北地太守,后来也被灭族。
皇上可怜太子无罪而死,于是建造思子宫,在湖县修建了归来望思台。
天下百姓听说都悲伤。
当初,太子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被平舆侯的嗣子娶为妻。
等到太子兵败,都同时遇害。
卫皇后、史良娣葬在长安城南。
史皇孙、皇孙妃王夫人与皇孙女葬在广明。
两个跟随太子的皇孙,与太子一起葬在湖县。
太子留下一个孙子,是史皇孙的儿子,王夫人所生,十八岁即皇帝位,这就是孝宣帝。
宣帝刚即位,下诏说:“故皇太子在湖县,没有谥号,岁时没有祭祀,为他议定谥号,设置园邑看守坟冢。”有关部门上奏请示说“:礼制规定‘,过继做别人后嗣的人,就是他的儿子’,所以对亲生父母不能祭拜,本意是为了尊重祖先。
陛下是作为孝昭帝的后嗣继承祖宗大业的,不能逾越礼制。
请巡视孝昭帝为故皇太子在湖县修的坟冢,史良娣的坟冢在博望苑北面,您父亲史皇孙的坟冢在广明城北。
谥法说‘,谥号是死者生前行为的踪迹’,臣以为您父亲的谥号应该称为‘悼’,母亲称为‘悼后’,与诸侯王坟冢等同,设置园邑三百家。
故皇太子的谥号应为‘戾’,设置园邑二百家。
史良娣的谥号为‘戾夫人’,设置三十家看守坟冢。
坟冢设置官员,按照规定保卫供奉。”于是,把湖县阌乡邪里聚作为戾园,长安白亭东面作为戾后园,广明城北作为悼园,都重新改葬过。
八年后,有关部门又说:“礼制说,‘父亲是士,儿子是天子,要用天子的礼仪祭祀父亲’。
悼园应该称尊号为皇考,立庙,在陵园建寝庙,按时祭祀供奉。”增加奉守陵园的百姓达到一千六百家,作为奉明县。
尊戾夫人为戾后,设置园邑奉守,与奉守戾园的百姓各增加到三百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4-14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w4yMGffj66_u3qMe3y40SOQlvpJkUJryAfMDc4KnY7SAWr90kair_D-daGYoPbad24a6C9uwHETdC3zId4s3w4b0Z660Z0U5NPhurF-nLyi
孝武皇帝有六个儿子。
卫皇后生戾太子,赵婕亻予生孝昭帝,王夫人生齐怀王闳,李姬生燕刺王旦、广陵厉王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
戾太子刘据,元狩元年(前122)立为皇太子,年龄七岁。
当初皇上二十九岁才生太子,非常喜欢,为求子之神衤某神立神位,派东方朔、枚皋为衤某神写祝词。
第3个回答  2020-06-30
智者不敢言,辩士不敢说,臣穷痛之!
什么意思
第4个回答  2015-04-14
在百度里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