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不懂,不耻下问”是谚语吗

“学有不懂,不耻下问”是谚语吗

不是谚语,是常使用的俗语,“不耻下问”是成语。

“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以向学问或职位较低的人请教为耻,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说:“敏捷聪慧,喜好学习,不以向学问或职位较低的人请教为耻,这才叫做文”)


扩展资料:

“不耻下问”的历史典故: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

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问题很简单,以他的地位或学问应该是理解,但是可能理解的不全面,但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

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耻下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9
不是,这事摘自孔子的《论语》
【成语出处】《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耻下问,不,是以谓之文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指”天资聪明却好学习,并且不以向别人请教他们认为很低端、很简单的问题为耻“这种难能可贵的学习精神。不耻下问语出《论语》。意思为哪怕是很低端的问题也会主动向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耻:以……为耻。问:请教。指人好学。下,字在此处应该是指的是问题的属性为“下”,而不是请教的人为“下”。孔子主张礼,如果这个成语的解释把“下”字作为被请教人的属性,则会先无礼于人,与他所主张的思想不符。
基本信息

发 音
mǐn ér hào xué ,bù chǐ xià wèn

释义
敏:勤勉;好:喜好。

出处
《论语·公冶长第一十五》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不耻下问

基本解释
注释:耻:羞耻,奇耻大辱
出处 :《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释:
“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孔圉得谥为文,以此而已。”[1] (释义:天性聪敏的人大多不爱学习,地位高的人又多以下问为耻。因此谥法中将”勤学好问“谥为文,这大概就是人们的困难之处吧。孔圉能够谥为文,也就是因为这样而已。)
用法 :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反义词 :好为人师、骄傲自满
示 例 :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演变 :现常指”聪明且好学习,不耻于向不如自己的人来问。“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解释。

成语来由
尽管孔文子德行不佳——“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将攻之。访于仲尼,仲尼不对,命驾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1] ,但是仍然被谥为”文“(在谥法中极高的谥号),这不免让子贡感到疑惑。而孔子对错分明,不否定他的难能可贵的优点,告诉子贡他的谥的来由——虽然他聪敏而地位高,却不耻于下问,这是常人所不及的。
第2个回答  2015-10-11
《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是源出。
第3个回答  2015-07-20
是的,
是谚语
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地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明白了.

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在离他逝世两个星期前的一天里,当他得知外孙女婿来到他家,便迫不及待地叫他讲授高能物理基本粒子的基本知识.老伴劝他:“你连坐都支持不住,还问这些干什么?”竺老听了老伴的话儿,一边咳嗽一边说:“不成,我知道得太少.” 好一个“我知道得太少”!这种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甘拜人师,永不满足的精神,正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竺可桢在气象学上辛勤耕耘,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长期观察研究,一生硕果累累.谁能想到,一个蜚声中外的大科学家,竟还在84岁的高龄,在生命处于垂危之际,先后五次向晚辈求教"补课",孜孜不倦.不能不说这正是我国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甘拜人师,永不满足的精神这一传统美德在一个大科学家身上的生动体现,正是他能走向人生光辉顶点的基本要素.怎能不令人深深敬 佩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