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为什么是嬴姓秦氏,而他的父亲和弟弟都是嬴姓赵氏。

如题所述

为什么秦武王的父亲秦惠文王和他的弟弟秦昭王都是嬴姓赵氏而他自己却是嬴姓秦氏呢?因为关于秦王是嬴姓秦氏的说法就只是个笑话。终秦国七百年,其国君家族一直是赵氏,也就是说不论秦孝文王还是秦昭襄王,或者是秦武王、秦始皇,他们都是“赵某某”,直至秦朝灭亡。
所谓“某姓某氏”,是一些姓氏研究者在追源溯祖时为了区别姓氏流派而发明的一种“术语”,用以明确从某古姓中分化演变出来的一个现代姓(氏)。因为很多现代姓是有几个源头的,用“某姓某氏”加以区分确实有其一定作用。
“嬴姓赵氏”即正统的汉族赵姓,起源于西周时期的嬴姓领袖——造父的后裔。由于造父为拯救西周王朝而立下赫赫战功,周穆王特将造父祖居之地——赵城赐封给他作为封邑,造父的家族自此开始被称为赵氏,他的直系后裔就是东周时期的晋国权臣赵衰家族,后来又发展为赵国。
那么为什么秦国也是嬴姓赵氏呢?原来秦国国君家族与造父是同族:从首任国君“非子”往上倒五代,就是商纣王有名的亲信武将“恶来”,而恶来的弟弟季胜则是造父的曾祖父。这样算起来,非子是造父的族孙,都是嬴姓的成员。不同的是,造父是贵族,是嬴族领袖;而非子家族则是西周的仇敌罪族,是奴隶。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导致季胜与恶来两脉处境天差地别的原因正是发生在商末的武王伐纣战争,嬴族经历了巨大灾难与挫折,后来经过季胜、孟增、衡父、造父四代人的努力和拼博,终于使嬴族得以复兴,甚至超过在商朝时的荣耀。在此情况下,倍受奴役的恶来后裔们为了谋求生存,决定投奔造父一脉门下,以其为靠山。这一切是很自然的事。首先,不论是季胜系还是恶来系,他们本为一家。即便是现代人寻找过继养子,仍然同样优先在堂亲中选择。这是中华人文的传统。其次,过继之后,当事人必须以新家族成员名份立身,如果不是同姓,则姓氏必须改为新家族的姓氏。除特殊情况,一般不得恢复以前家族的身份,不得恢复旧姓。此种事例,身边比比皆是。大骆 —非子父子既已认造父为祖,随其为赵氏,事实上就是“过继”到了造父这边,成为造父的后人了。那么他们这个家族当然必须一直姓赵,哪怕他们后来发迹了也不可以叛祖忘恩。这一点很多后世之人却装聋扮瞎,揣着明白装糊涂,成天叫嚷“凭什么哥哥的后人要跟着弟弟姓赵?”凭什么呢?就凭着造父家族对秦国先祖的拯救和抚恤大恩,凭着秦国先祖对赵氏的依附投靠!
那么,嬴姓秦氏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一点,《史记》、《元和姓篡》、《通志》、《康熙字典》,还有秦氏家族资料都记载得很明白:秦朝灭亡后,一些秦宫后裔“以国为姓”,改成了秦氏。(具体资料,大家可以自己搜索,以保客观)。也就是说,所谓的“嬴姓秦氏”是秦朝完蛋以后才出现的,所以秦朝以及秦国的君主们都不可能是秦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6
自非子建立秦国直至子婴亡国,秦国君主和公室都是嬴姓赵氏,包括秦武王赵荡。
是一些人故意在资料中把秦武王或其他一些秦君改成所谓的嬴姓秦氏。其原因大致有几点:一是确实不了解秦国赵氏的史实。二是自以为是,认为国君一定要把国号当成氏,其实氏与国号相同的代表只有赵魏韩,而他们是以氏为国名并非以国名为氏。秦则是以地名“秦亭”为国号,与氏无关。

所谓的“嬴姓秦氏”其实是秦朝灭亡后遗留下来的一些公室(赵氏)成员将自己的氏改成了秦氏。这个在很多典籍中都有记载。简单地说,秦国的秦氏是在秦朝灭亡后才有的,那么秦武王可能会跟着后代子孙姓秦吗?
第2个回答  2015-12-18
先要明白,现代姓氏是一个概念,而先秦时代不是!总的说,姓是姓和氏的总称。简单说,姓是母系氏族的遗制,是标志母系血统的,实际作用就是防止”同姓而婚“,古代已经意识到同姓不婚,一个姓,就是有一个相同的女性祖先,相当于现代的哪块的人;而”氏“是父系社会的标志,也是后来阶级社会的标志,人越来越多,姓中就分出了姓,以示区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12-18
这是一个历史迷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