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恰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扩展资料
1、《望洞庭》创作背景
《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被贬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2、《望洞庭》鉴赏
《望洞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意思是: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出自唐朝刘禹锡的《望洞庭》,全诗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白话释义: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望洞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洞庭湖上水色和月光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经打磨的铜镜一般。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镜子尚未打磨,古人的镜子是用铜制作打磨而成的。此句意思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这句诗出自于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望洞庭》一诗,诗的全文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白话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扩展资料:
《望洞庭》这首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
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望洞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意思是: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望洞庭
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赏析: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扩展资料: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汨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望洞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洞庭湖上夜晚的月光和湖水的颜色融合的非常美好,湖面上风平浪静,宛如一块没有磨过的镜子。这首诗名叫《望洞庭》后两句为“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意思是洞庭湖周边山清水秀,远远的眺望洞庭湖,洞庭湖仿佛是白银盘里托着的一枚青螺。这首诗写的非常美,刘禹锡的诗中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意境,每次读他的诗,都让人有一种心境平和的感觉。
刘禹锡在长庆四年被贬到南荒,担任和州刺史。这首诗就是他经过洞庭湖时所做的,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赞颂洞庭湖,但是能将洞庭湖写的这么平静美好的刘禹锡是第一人。而且当时仕途不顺的刘禹锡的心情应该是非常复杂的,在目前可考的文献中,刘禹锡曾经去过六次洞庭湖,足以见得刘禹锡非常喜欢洞庭湖的景色。
很多诗人赞颂大自然的时候,都喜欢将大自然描写的非常壮阔,仿佛只有壮丽的景色才能衬托诗人心中的豪迈。但其实像刘禹锡这么清新的笔调,也可以给人一种特别舒服的感觉。
刘禹锡在贞元九年曾经进士及第,进士及第在当年是非常不容易的,相当于如今的高考状元。他和柳宗元,韦应物并称三杰,在当时非常有名。相信大家上学的时候应该都背过刘禹锡的《陋室铭》,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背这首诗背了非常久。好在高考的时候真的考了这首诗,凭借这首诗词填空多拿了两分,也算是背得十分值得了。但可惜的是这样一位才子在官场上的经历却并不十分顺遂,一生都没有当过太大的官。他在71岁的时候寿终正寝,并且被追封为户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