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脉怎么样

如题所述

(华美人文庆十年,笔录@duree) 文化需要减肥,体量巨大,脂肪赘肉和五光十色的衣服,肌肉、筋骨、身材,减成文脉,让人心动,走下去。 过去的文化现象,曾经游动过,但现在藏在厚书里,全成了死鱼干,谁也无法忍受其腥臭。 庞大、臃肿、让人劳累的中国文化,如何传播和流传? 1、中国文学从哪里开始?神话。 (荣格: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从神话开始) 神话不是研究古老的故事,而是对每个人的投射。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意象:天海日月,和古代先民的生存环境相联系,美学意义的声音。神话使我们与祖先相连,我是谁,我们的起点。 2、诸子百家的哲学-我为其文学等级进行排序。 第一:庄子;第二:孟子;第三:老子;第四:孔子 文学排位和思想、影响力的排位不一样。伟大思想家文学等级不同,文学独立。文学被政治吞掉,被社会学吞掉是不对的,它有独立价值。 庄子在平民立场提出疑问:如何看待永恒?疑惑真假?疑惑梦与现实?疑惑自我存在性?奇思异想的困惑使他成为文学家。 文学摆脱具体观点,有自己的魅力。 艺术的最高本质?逍遥游。 文学是不断提问的人,是在终极立场上提问,而不是发布答案和观点(这是思想家和哲学家)。 孟子的终极思考,退到顶端,语言风格滔滔不绝。 孔子讲君子和小人的差别,孟子讲是人与动物的边缘地带来说人。孔子温暖,孟子激动。 老子一生5000字,增加了中国文字的重量。四个字,字字重千钧。文字有石破天惊的力量。西方公认的一流哲学家。 孔子从未想过被用文学评价。孔子用随意的散文表达社会人生的观念,凛然正气。文字上都有君子派头,复杂问题简单讲明。任何艰难文字不见得深刻,用闲谈式的文字完成思考。 3、春秋战国时代,地理扩大范围从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庄子第二,屈原第一。 1)屈原自觉地写诗,从不宣判结论,世界对它来说全是疑问。疑问组成屈原,把生命和疑问相连,把自己的生命作为在自然界提问不息的孩子。 2)屈原之前有诗,《诗经》。 《诗经》是集体创作,不是孔子所做,至多有所编撰。《诗经》没有署名,黄河流域平原小合唱。屈原的楚辞是长江流域悬崖独吟曲。屈原是第一位诗人。 3)对屈原的误会。 爱国诗人?爱楚国? 爱国不爱国是政治概念,不要强加诗人,没有政治界限。他的思考是:面对自然,人该怎么活着。 楚辞难懂? 从文本文化进化到生态文化,他具体写作词句不重要。 我翻译《离骚》成白话文,让一般吃粽子的人都能看懂。 4、秦汉:帝国时代,使中国成为中国的关键段落。(梁启超) 第一流历史学家与文学家:司马迁(余秋雨心中的太阳) 1)《史记》奠定24史总格局,中国古代史总编撰。 2)以人带出历史,历史学术的以人为本。 3)惊人的质朴的语言来表达历史,几乎不用形容词,而是比喻和长短句。 汉赋:黏糊糊,艳丽的攀比;汉赋传统是负面传统,看起来美,但放弃表述能力。 好的文章和大家想得不一样,很少成语、形容词、引述。(老舍的劝告) 不用成语,用独创的描述力强的语言。 多读《史记》,最高的文章。文字大脉在《史记》。 5、汉以后的乱世:曹操-非常辛苦的想成为军事强人,政治强人,还不辛苦的成为文学强人。 1)三国:曹操! 诸葛亮?写君臣之情如何与曹操的宇宙人生相比! 文学家庭,三人之峰:两个写入文学史的儿子:曹植第二、曹丕第三(《论文》:第一部系统的文学批评)。 2)魏晋(极端的美丽与残酷,反曹操的英雄主义):奇怪的竹林七贤:没有逻辑,玄妙哲理,反对世俗。 提升中国文化“摆脱常态,高层非常态的思考”。空谈误国?中国缺少“玄谈”!缺少宇宙人生的形而上思考。 “魏晋名士,晚唐诗人,是为风流。” 嵇康《广陵散》 太表演了!作态! 3)陶渊明(反魏晋名士的做作,表演式的反对):江西、田园生活 此岸田园,彼岸桃花源:淡泊的安静哲学思维 6、唐(全民爱诗、写诗):只要有诗人,就是美丽的时代 北大民意调查: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 1)安史之乱前:李白;安史之乱后:杜甫 李白:高歌白马,孩子一样惊讶的眼光,,他永远年轻。 杜甫:试验各种诗歌题材,宽厚的君子形象(忠厚可信)。 2)晚唐:李商隐、杜牧 3)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背唐诗!(写书法,听昆曲,喝普洱茶) 唐诗很美,艺术感;古文正确但无趣。 7、宋词: 1)奠基人: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2)第一、可爱的人:苏轼 3)第二:陆游(大气磅礴,准备战斗,想要改变宋朝命运) 孟子的男子汉形象在陆游身上重现。 4)第三:辛弃疾 5)第四:李清照(活得狼狈,为名誉奋斗) 6)第五:柳永 7)散文:韩愈>柳宗元 8、元:没文化?大文化! 1)戏剧的产生! 关汉卿、郑光祖、王实甫(《倩女幽魂》)、马致远 2)画! 9、明清:文字狱:文化恐怖主义 1)王阳明曹雪芹 2)汤显祖屈居二流的遗憾 昆曲: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3)《红楼梦》:人生的幻灭之美,伟大,但红学无法解释 10、现代 王国维,陈寅恪 11、当代: 莫言、高行健、余华、贾平凹:不局限,挖掘脚下的土地 文脉体量小,不是官方,不是流行 如何进入文脉?触及人类终极价值,形式美高速追求,时间空间长期考验 期待作品!期待天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