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的功与过

如题所述

1909年10月4日,晚清中兴名臣、封疆大吏张之洞在北京去世,享年72岁。 今年,是张之洞去世100周年的一年。我想,用一个辨证的眼光去看待张之洞,用一个平常心去评价张之洞,用一个理性的头脑去认识张之洞,尤有意义,这样可以让世人肯定张之洞那对中国影响久远的政绩,同时,道出张之洞的苦衷,也算是告慰这位中兴名臣了。 提笔前,曾经想过许久,如何命题,最终根据张之洞生前之功劳及逝后之二三事,命题如上。相信张香帅在九泉之下看了该文亦为含笑…… ——题记 对张之洞的最初印象是在中学时期,教我历史的邢健老师曾根据课文多次提及张之洞;对张之洞的初步了解是在大学时光,如今在五羊城广州工作的同班同学张宁为张之洞同乡,即河北沧州,两者同祖不同宗(张之洞为南皮人、张宁为泊头人,两地均属沧州地区管辖),沧州是我国的武术之乡、杂技之乡,这也成了张宁足以骄傲的理由的同时,还以张之洞为沧州、乃至河北的一张名片;对张之洞的进一步了解是在工作后,一直对清代历史颇感兴趣的我阅读了关于张之洞的书籍,尤其是今年初到武汉一行,参观了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及武汉大学等地后,对张之洞的钦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生前的张之洞: 张之洞出生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其父张瑛在道光执政期间就任贵州兴义知府,张之洞于其父任期出生。 年仅16岁的张之洞在“河北省高考”中,成绩名列前茅—第一名;十年磨一剑,26岁的他在全清“公务员考试”中,获得第三名--慈禧念其年幼仅钦点探花,同年步入仕途,首任翰林院修编(文职),期间抨击时弊,深受慈禧宠爱。 光绪皇帝执政期间,遵老佛爷懿旨,提拔张之洞为“山西省省长”—山西巡抚,正二品,御赐蓝顶戴,此为张之洞任封疆大吏之开始,时44岁。 巡晋期间,开始“部署”洋务运动,屡受皇帝表彰。当时是,法人入侵国土,张之洞上书极力主张抗法而受政府肯定,慈禧点其任两广总督(督广东、广西两省军政要务,属省长、省军区司令员顶头上司),正一品,御赐红顶戴。 督桂期间,张之洞任用贤能冯子才,在镇南关(今广西友谊关)力挫法军,重伤法之军事最高指挥官尼格里,还因此,法国茹费理之内阁在浪漫之都巴黎倒台—指挥得当,战功卓著。 督粤期间,张之洞开始创办企业,以铁厂、兵工厂为代表;组建军校--广东海陆军学校,即“广东水陆师学堂”,培养新型军队人才。 清政府念张之洞领导有方,政绩斐然,于1889年调其任湖广总督,署理湖北、湖南两省军政要务,正一品,御赐红顶戴,黄马褂—封疆大吏之最高权力的象征。 督鄂,是张之洞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舞台,是张之洞能够名垂千古的重要时期。其将在广州组建的兵工厂迁移至武汉汉阳,当时汉阳属武汉之边缘地区,这完全符合环境资源保护的原则。 督鄂期间,张之洞建立湖北铁路集团公司,即“湖北铁路局”、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创办新式学堂,如如今的武汉大学(自强学堂)、华中农业大学(农务学堂)等,培养洋务运动人才,他还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幼儿园—“湖北幼稚园”;奏请光绪皇帝批准,修建芦汉等铁路,今汉口仍保存有其修筑的“京汉火车站”……张之洞督鄂期间创湖北第一、全国第一乃至亚洲第一的记录,如汉阳铁厂—耸动中外视听。连与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的日本人伊藤博文都称张之洞是中国第一能办实事的人!二十一世纪,江西萍乡的皮明麻著书《一位总督 一座城市 一场革命—张之洞与武汉》高度评价了张之洞的功勋。尤其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其称:“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朝廷见张之洞在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并屡建奇功,迁职两江总督,署理江苏(当时应该称“江南省”)、江西两省军政要务。在督苏期间,创办东南大学,即“三江师范学堂”,与此同时,被慈禧招入军机处任军机大臣(相当于政治局常委),真正成为清政府的宰相,正一品,太子少保(后摄政王载沣晋其为太子太保),御赐红顶戴,黄马褂—清政府最高官员之象征,权倾朝野。 1909年10月4日,张之洞在北京病逝,朝廷追谥“文襄”,后人尊称其为“文镶公”。 纵观张之洞一生,少年聪明伶俐,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入仕为官务实清正……归纳总结,他办了五件大事:一是创办重工业,以汉阳铁厂为代表;二是修筑铁路,以芦汉铁路为代表;三是组建新式学校,以武汉大学、东南大学为代表;四是公派有志之士到国外留学,以张继熙为代表;五是编练新军,督鄂期间,参照德国军队编练新军,如陆军八镇万余人。可谓“生而伟大”! 死后的张之洞: 1909年,张之洞魂归故里—葬河北省沧州府南皮县双庙村。 辛亥革命爆发后,“脑筋进水”的前清官员欧阳萼骂张之洞:“追原祸始,张文襄优容新进,设厂制造,徒资逆用……” 抗战年代,民国政府曾在武汉中山公园修建张公亭(今年在武汉期间,曾前往参观),亭中有张之洞雕像,以纪念张之洞这位“武汉之父”,而在“文革”期间,被人拆除雕像,并将其从亭上摔碎。 据同学张宁当时的口述,“文革”时期,其父曾见人挖空张之洞坟墓,将其尸骨暴于野外。 解放初期,牟世安在《洋务运动》一书中写道:“……这是一个反动的、卖国的、并以军事为中心的运动。”张之洞被他扣上“卖国贼”的帽子。 张之洞第十子张燕卿,甘当亡国奴,于1935年赴吉林省长春市任日本人操纵的伪满洲国外交大臣(长春伪满皇宫中有图片介绍)。 张之洞第十三子张仁蠡,亦甘当亡国奴,于1939年任日本控制的伪武汉特别市政府市长,解放后,被镇反而处决(武汉汉口宋庆龄故居中有图片介绍)。 又观张之洞死后,少数后人对其是全盘否定,再者其二子甘当亡国奴—张之洞,死不瞑目! 公论来自辨证,辨证得出公论。我们如何看待张之洞的荣与辱、功与过对这个社会某些领域仍有重要意义。我想,从如今的史书来看,从武汉等地树立张之洞的雕像来看,从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言论来看--张之洞功大于过!今年,是张之洞去世100周年的一年,史学界正在组织开展有关讨论会,并筹备有关纪念活动。我相信,人们会给张之洞一个公平的评价,张之洞也因此而含笑九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20
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写了一篇《劝学篇》。是封建专制的忠实维护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3

《中国名人大传:张之洞传》:张之洞的生平事迹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