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改变命运的名人事例如题 谢谢了

如题所述

1980年,他出生在洮南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直到上小学时,他家还一贫如洗,买不起一辆自行车,甚至交不起学费。从家到学校的十几里路,他每天都是走着来回。那时他在班里很自卑,没有像样的衣服穿,一到交学费时,他就愁得吃不下饭。看着母亲四处借钱,他心里特别难受,为此他刻苦学习,想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没有条件买辅导资料,更没有参加任何一个补习班,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教科书和学校里发的几本练习册上。他的学习目标很明确,就是把书翻烂把内容吃透,把书本上的知识全装在自己的脑子里,然后去考试。1996年的中考,7门功课有5门他考了满分,被市里的重点高中录取。


高二时,他因理科成绩突出被选拔参加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了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为此吉林大学物理系向他提前下达了破格录取的通知书。高二就怀揣大学录取通知书,没有压力的学习,让他成了同学们羡慕的对象。而好运却没有眷顾他,这一年,春天里先是大旱,庄稼几乎绝收,到了夏天又是阴雨连绵,暴发了特大洪水,冲垮了家里的田地和仅有的两间房屋。此时,他内心很煎熬,看到妹妹还要上学,看到家里父母每天为生计发愁,他放弃了那张破格录取通知书,瞒着父母去了内蒙古一家木材厂打工。那段时间,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每月拿600元的工资。半年后,他把3000元钱通过同学捎回家里,说是学校发的奖学金。这时他的父母还蒙在鼓里,一直认为争气的儿子在读高三。


1999年3月,家里的情况好些时,他挣够了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就又回到学校参加高三的学习。这时离高考也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他每天只睡6个小时,恶补缺失的课程。那年的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南京一所本科院校录取,而录取书上标注的学费是1万元,他又犯愁了。


好在学校得知了他的情况,可以暂缓交学费,还安排他在学校食堂勤工俭学。一到下课,别的同学都去玩了,他则在食堂里打工,每天有8元的收入,他算了一下,照这样的速度离还清学费还差很远。祸不单行,大二时,妹妹来信告诉他:家里有人要债,父母都病了,她不能上学了。他立即就做出了辍学的决定,于是他给妹妹回信:别为钱的事发愁,我已找到了兼职,每月2000元收入,能让你上学和帮父母治病。接着他很快办理了退学手续,在“南京硅谷”的一家电脑公司做了一份短时工。大部分时间,他是在南京街头举牌做家教。在家教中,他把自己的奋斗历程言传身教给学生,收到很好的效果。


2002年1月,他用打工和做家教挣来的钱,不仅支付了妹妹的学费,还帮助家里还清了数万元债务。这时他又萌生了去学校读书的念头。正好家乡一家高中听说了他的经历,决定免费收他入学。经过五个月的艰苦学习,在当年的高考中,他又顺利地考取了大连理工大学。


在大学里,他仍然靠做家教维持学费和生活费。只不过,此时的他把家教做出了名堂,“老师只研究怎么教,而我研究的是怎么学。”他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家教方法。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家教业务能力比赛中,他出色地讲解了整场比赛中最高难度的题目,成功地挑战了每小时4000元的价格标准。渐渐地,他有了“家教皇帝”这个称号。


大二时,他形成了自己“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家教理论,在新理论的推动下,他的家教业务应接不暇,于是,他决定开办一家家教公司。随后,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他也获得了不菲的收入。


到大三时,大部分大学生经济上还在靠父母,他已经花10万元为父母盖起了新房。而他的年收入更是达到30万元,被称为“中国最富的‘非富二代’大学生”。好事接踵而来,大学毕业时,他被免试推荐到结构工程专业硕博连读,还被评为“大连市年度十大人物”。


他叫佟洪江,靠着百折不挠的勇气成就了今天的小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25
1、海伦 凯勒:她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面对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她竟然学会了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学校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地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循循教导下,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会骑马,滑雪、下棋,还喜欢看戏剧演出,喜欢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并从中学到知识。她21岁时,和老师合作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后的60年里中她共写下了14部著作。 2、 人生最困难的就是挑战自我,只有敢于奋斗,才能超越平凡,改变命运,成就辉煌。例如: (1)、司马迁: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入狱受宫刑。狱中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内容浩大的史学巨著-----《史记》。书中震撼人心的句子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译文:文王被拘禁时推演了《周易》;孔子在穷困中编写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失明后写出了《国语》;孙膑被砍去了膝盖骨后撰写了《孙子兵法》;吕不韦被贬到蜀地,有《吕氏春秋》流传世上;韩非被秦国囚禁时写下了《说难》、《孤愤》。至于《诗经》三百篇,也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之情而写出来的。 (2)、贝多芬:德国著名作曲家,30岁左右失聪,闻名于世的乐曲《月光曲》、《欢乐颂》、《第一交响曲》、《奏鸣曲》、《命运交响曲》等。他的名言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反抗。 (3)、爱迪生:美国发明家。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历时13个月,试验1600多种材料,但是都没有成功。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发明留声机。试验并改进了白炽灯和电话。他的名言是: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4)刘翔:中国跨栏运动员。为了大破世界纪录,摘取了2004I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金牌。2006年7月在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中,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长达13年之久的原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他的名言是:现在我跑进了13秒,证明黄皮肤的中国人同样能够跑好短距离项目。

满意请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