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闻一多先生的评价

对闻一多的看法

闻一多不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独步古今的国学大师,其研究包括唐诗、楚辞、诗经、古代神话等领域。1930-1932在青岛的两年,是闻一多学术研究生涯中的重要时期。经过之前八年的学术起步,在青岛他完成了从诗人向学者的转变,全面展开了古典文学的研究,确定了研究的方法,对以后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名家对闻一多先生的评价:

1.“他那眼光的犀利,考索的赅博,立说的新颖而翔实,不仅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的。”(郭沫若)

2.“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毛泽东)

3.“严谨的治学精神,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民主的笃信,对广大人民的热爱。”(吴晗)

扩展资料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主要成就:在创建格律体时,闻一多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就是三美:诗的实力不独包括着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这一点不包括为特殊效果而运用声音。

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

建筑美是指针对自由体提出来的,指诗歌每节之间应该匀称,各行诗句应该一样长——这一样长不是指字数完全相等,而是指音尺数应一样多,这样格律诗就有一种外形的匀称均齐。

参考资料:闻一多-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1

    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冯友兰评价闻一多:“ '由学西洋文学而转入中国文学' 的 '唯一成功者' ”。

    吴晗评价闻一多的性格为“天真,任性,诚恳,勇敢,无所恐惧,爱人民甚于爱他自己”。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也是一位言行一致、执著救国、无私无畏的民主战士。他的确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闻一多先生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闻一多先生是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闻一多先生是个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扩展资料: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闻一多不光是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他是五四运动之后非常杰出的作家。他还有一首诗《闻先生的书桌》,写得非常好,写他书桌上的笔墨、纸砚,他看着那些东西就开始发牢骚。

    闻一多热爱祖国,爱国主义如同一条红线贯穿他的一生,最后把他引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他一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他曾经有过迷茫、失误与苦闷,但是经过深思和中国共产党的关怀与帮助,终于找到了真理,而一经找到了真理,他便义无反顾,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为实现真理而英勇奋斗,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闻一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27
闻一多不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独步古今的国学大师,其研究包括唐诗、楚辞、诗经、古代神话等领域。1930-1932在青岛的两年,是闻一多学术研究生涯中的重要时期。经过之前八年的学术起步,在青岛他完成了从诗人向学者的转变,全面展开了古典文学的研究,确定了研究的方法,对以后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名家对闻一多先生的评价:

1.“他那眼光的犀利,考索的赅博,立说的新颖而翔实,不仅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的。”(郭沫若)

2.“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毛泽东)

3.“严谨的治学精神,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民主的笃信,对广大人民的热爱。”(吴晗)

扩展资料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主要成就:在创建格律体时,闻一多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就是三美:诗的实力不独包括着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这一点不包括为特殊效果而运用声音。

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

建筑美是指针对自由体提出来的,指诗歌每节之间应该匀称,各行诗句应该一样长——这一样长不是指字数完全相等,而是指音尺数应一样多,这样格律诗就有一种外形的匀称均齐。
第3个回答  2021-05-10
闻一多不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独步古今的国学大师,其研究包括唐诗、楚辞、诗经、古代神话等领域。1930-1932在青岛的两年,是闻一多学术研究生涯中的重要时期。经过之前八年的学术起步,在青岛他完成了从诗人向学者的转变,全面展开了古典文学的研究,确定了研究的方法,对以后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名家对闻一多先生的评价:
1.“他那眼光的犀利,考索的赅博,立说的新颖而翔实,不仅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的。”(郭沫若)
2.“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毛泽东)
3.“严谨的治学精神,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民主的笃信,对广大人民的热爱。”(吴晗)
第4个回答  2013-11-18
是个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