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区别

如题所述

1、起源不同

悲观主义:源于拉丁文pessimiis,意谓“最坏的”。作为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认为世界变幻无常,人注定要遭受苦难,因而陷入悲观绝望,甚至认为生不如死,企图超越现实,以求解脱和获得拯救。

乐观主义:源于拉丁文optimus,意谓“最好的”。泛指对宇宙、社会、人生充满信心和希望的态度、观点和理论。在伦理学说史上,主要指对道德进步和道德的社会作用所持的乐观态度和理论。历史上许多思想家都主张乐观主义。

2、价值不同

悲观主义:悲观主义者既不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行为能力来承受和减弱负向价值对自己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也不相信自己能够使正向价值发挥更大的积极效应,他认为负向价值对于自己的不良影响将是巨大的,而正向价值对于自己的积极效应却是非常有限的。

乐观主义:乐观主义者总是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行为能力来承受和减弱原有负向价值对于自己的不良影响,并使原有正向价值发挥更大的积极效应,因此他只关心事物的正向价值,而不关心事物的负向价值,并把最大正向价值作为其行为方案的选择标准。

3、代表人物不同

悲观主义:叔本华、尼采。

乐观主义:洪秀全、谭嗣同和孙中山等。

扩展资料:

悲观主义是人生观理论的又一种形式,叔本华是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叔本华认为:“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钟,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他认为因为人有意志,所以就会有欲求和渴望。而欲望只会带来痛苦。因为如果人有欲望而得不到满足,这是痛苦的。

要实现任何一种欲望的过程,都要遇到无数的麻烦和困难,这也是痛苦的。就算欲望最后实现了满足,也只是暂时摆脱痛苦,随之而来的就是无聊和空虚。何况人并不只有一个或少数的几个欲望,满足了一些,其他的也满足不了。旧的欲望刚刚实现,新的欲望又产生了。因此叔本华认为:“人的生存就是一场痛苦的斗争,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在为抵抗死亡而斗争,而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斗争。”

叔本华还把人生道路比喻成是一条铺满帜热火炭的“环形轨道”(就像400米跑道一样),人生就是绕着跑道一圈又一圈地奔跑着,双脚踩在帜热的火炭上面。在跑道中间只有几处清凉的落脚点被看作是幸福的地点。

比如在人生中也有些许所谓幸福快乐的时候:考上满意的大学了,谈上恋爱了,与心爱的人结婚了,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有什么高兴的事了等等,这些可算是清凉的落脚点。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奔跑,总期望或许确实能碰道那清凉的地方,获得片刻的幸福的感觉,然而人们最终还是倒毙在炭火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观主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悲观主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1

1、起源不同

悲观主义:源于拉丁文pessimiis,意谓“最坏的”。作为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认为世界变幻无常,人注定要遭受苦难,因而陷入悲观绝望,甚至认为生不如死,企图超越现实,以求解脱和获得拯救。

乐观主义:源于拉丁文optimus,意谓“最好的”。泛指对宇宙、社会、人生充满信心和希望的态度、观点和理论。在伦理学说史上,主要指对道德进步和道德的社会作用所持的乐观态度和理论。历史上许多思想家都主张乐观主义。

2、价值不同

悲观主义:悲观主义者既不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行为能力来承受和减弱负向价值对自己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也不相信自己能够使正向价值发挥更大的积极效应,他认为负向价值对于自己的不良影响将是巨大的,而正向价值对于自己的积极效应却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他只关心事物的负向价值,而不关心事物的正向价值,并把逃避最大负向价值作为其行为方案的选择标准,这种人容易看到事物坏的一面,不容易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对于效益反应很迟钝,对于亏损反映敏感,其行为决策总是遵循“小中取小”的价值选择原则。

乐观主义:乐观主义者总是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行为能力来承受和减弱原有负向价值对于自己的不良影响,并使原有正向价值发挥更大的积极效应,因此他只关心事物的正向价值,而不关心事物的负向价值,并把最大正向价值作为其行为方案的选择标准,

这种人容易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不容易看到事物坏的一面,对于效益反应很敏感,对于亏损反应迟钝,其行为决策总是遵循“大中取大”的价值选择原则。

3、代表人物不同

悲观主义:叔本华、尼采

乐观主义:洪秀全、谭嗣同和孙中山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悲观主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观主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31
这种问题必须要去严肃的哲学领域去讨论。
这两种主义的思想分别对应哲学里的两个基本对立的思想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我觉得要是从客观一点的角度去评价这两种思想的话,这两种思想没有对错和好坏之分,然而评价一个人是属于什么样的人是十分困难的,人的思想和行为很难做到绝对的统一,所以并不是乐观的人都做些乐观的事,悲观的人做些悲观的事,这个世界是十分复杂的,很多事物并不是三言两语能将其完全概括的,搞哲学的人很难的乐观起来,因为我也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悲观的人更能适应这个世界,看事物时往往悲观的人比乐观的人思想更为复杂,考虑的问题更多,经历痛苦不断成长就是悲观主义的乐观生存之路,并不是说悲观的人就是那种整体混吃等死的人,这也是要看是什么人来的,有的悲观的人是这样,也有乐观的人也是这样的,我们不能用人的行为去断定人的思想,悲观的人都是些在痛苦中成长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悲观的人比乐观的人更优秀,人生的体验最从最根本的角度来说就是快乐或者痛苦,快乐就是乐观主义不懈追求的的目的,而痛苦就是悲观主义追求的,快乐和享受都是消极的人生态度,只有痛苦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乐观的人总是对痛苦不去深入体会,而总是想着去怎么幸福活着,鼓励和表扬给人带来的力量是远远小于仇恨和报复的力量,以上只是我个人悲观的思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06
我认为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在思考问题的表现上是不同的。
悲观主义看待问题是从下往上看,这与他们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可能相关,悲观主义者总是悲观的估计事情的目标,过程和结果,认为事情的难度超出想象,从而悲观的认为不能成功,进而这种悲观的情绪会影响到其心态,工作和言行,进而影响到其周围的人员同样悲观的理解此事难行,就会整体的形成一种悲观的情绪而导致本来困难重重的事情变得更加希望渺茫。
而乐观主义者看待问题是从上往下看,这也与其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相关,或者与家庭教育相关不得而知,关键问题在于我认为其看待问题的角度是首先看到事情的积极方面,认为虽然有难度但是可行,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克服困难,迎接美好的目标而已,进而充满信心,更有干劲,从而影响其心态,言行和周围的人,把本来困难的事情变得至少从心里上更加简单一些。
我认为教育经历,会极大的影响其看待问题的角度,一个二流大学出来的学生持悲观主义态度的比例和一个一流大学出来的学生持乐观主义态度的比例,至少是颠倒过来的,家庭教育持悲观主义态度的孩子,长大后持相同观点的比例也会很高,反而持乐观主义家庭教育的孩子,更多地会积极乐观的思考问题。
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爱打洞,大体应该如此吧。
第4个回答  2020-11-20

科学探索,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区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