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怎么学古文

我是个高二的学生,初中听古文课还挺认真,到了高一迷迷糊糊的,但你就是问回我的初中的文言文,我也不会答,我觉得挺绝望的,亏我平时还挺爱看书的,不知道该怎么补?还是高三老师会搞定呢?
我要不要看回课本阿?就是重读那些课本选的玩意儿?

我是学中文的,这个大概能回答你。这个老师帮不了你太大的忙。就是两条吧:背诵和归纳总结。像文言文这种东西,不经过大量的背诵肯定不管用的。其实对于高中生应付高考来说把课本上的全部的古文和诗词都背过(不管课本是否要求背诵),应该是没问题的。对于那些虚词,比如:之、为、者、何,就那么十几个字,下下狠心,一次性的把一个字的全部意思和例句搞搞清楚,然后再结合几个题目,就不成问题了。另外还有否定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之类的特殊语序也是如此这般,总结归纳一下,然后理解了背过了,一次就能搞清楚。一劳永逸,何乐不为? 至于实词因为实在太多了,没法系统整理,但是第一点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为高考考点不多,重点也是有数那几十个,只要背多了见识多了,到时候就有了语感,自然而然的就轻松了。
方法很多,只是看你去不去用了。呵呵,祝你好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04
怎么能老是依靠他人呢.
到了高三学业更繁重,时间也很急迫了,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指望老师把你提升呢,何不今天开始把他拾起呢,今日事今日毕!

我找了一些,希望这些能帮助你:
1.掌握基本知识结构
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又可以分为五类:①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文以单音词居多,现代汉语以双音词居多。如“妻子”一词在现代文中是一个双音词,意指老婆,而在文言文中则是两个单音词,是指老婆和孩子。②古今异义。包括同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改变和名称说法改变等。③一词多义。如“引”字,本义为开弓,引申义有五种之多:延长、伸长;拖、拉;引导、带领;拿、引用;后退、退却。④通假。包括通用、假借和古今字。其基本规律是“同音代替”。⑤词类活用。包括: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能动用法、意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句也可分为五大类: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其中倒装句又可分为主谓倒装句、动宾倒装句、宾语后置句和状语后置句。
2.断句
古人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因此,如何断句直接影响着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断句,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准确把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理解关键的词语,判断清楚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其次,要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如人名、地名、官职名等的表达方法,委婉、避讳的行文习惯等。第三,掌握文中对话、转述、引用的一些规律等。如文中常以“曰”、“云”、“谓”等词语作为引用、转述内容前的标志。第四,根据常用于句首、句尾的词语来判断。如常用于句首的词有盖、夫、是时、后、既而、然且、然则、公、窃、寡人等词。常用于句尾的有与、邪、乎、哉等语气助词和奈何、也夫、矣哉、云尔、云云等复音虚词。还有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嘻等等。第五,还可以根据句中常见的惯用词语来断句。如表示序数和表示顺序的词语,表示疑问的词语。此外,还可以根据常用句式、固定句式或修辞手法来断句。
3.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
人们通常以“信、达、雅”作为衡量一篇译文好坏的标准,文言文的翻译也是如此。好的译文能够将一篇文章在另一种语言环境中真实、完美地再现出来。如果将一篇寓意深刻、很有文采的文章翻译得干巴生硬,或艰涩难懂,就没有完全达到翻译的目的,同时也歪曲了原作。可见,翻译不仅是文言文综合水平的体现,也反映出译者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忠实原作、字字敲定、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是翻译文言文时应遵循的总原则。具体来说,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补充省略的部分。原文中省略的部分,如谓语、主语、宾语等,要视情况补充完整。②调整语序。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装句,如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都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同,翻译时应调整过来。③适当增减。有些文言文的语句,非常精练,言简意丰,翻译时应做适当扩充,以充分表达原文的意思。相反,有的文章为增加气势,强化效果,故意用一串有同样意思而说法不同的句子,这时,翻译就要合并凝缩。此外,还要注意句子的语气、句子间的关系、修辞手法等,翻译时要完整贴切地表达出来。
4.多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尤其是反复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法宝,脱离语言环境,干巴巴地去记一些语法规则是很难达到效果的,最好是在阅读过程中,掌握词语的用法及重要的语法现象。多读可以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语感,以达到能够熟练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放声的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之一,它可以使我们对文言文有丰富的感性知识。而且,古代的作品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阅读可以充分地领略古文的音乐美,增加学习的兴趣。
第2个回答  2010-02-04
我上高中时期很喜欢学习古文,觉得他有一种言简意赅的特点。学习文言文有一个方法,就是多看,看不是无选择的,选那些叙事性较强的看,这样通过上下文连贯分析,就可以读懂了,多读几回,记住那些常出现的用自己的话记住,很有效。
第3个回答  2010-02-04
这个大概能回答你。这个老师帮不了你太大的忙。就是两条吧:背诵和归纳总结。像文言文这种东西,不经过大量的背诵肯定不管用的。其实对于高中生应付高考来说把课本上的全部的古文和诗词都背过(不管课本是否要求背诵),应该是没问题的。对于那些虚词,比如:之、为、者、何,就那么十几个字,下下狠心,一次性的把一个字的全部意思和例句搞搞清楚,然后再结合几个题目,就不成问题了。另外还有否定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之类的特殊语序也是如此这般,总结归纳一下,然后理解了背过了,一次就能搞清楚。一劳永逸,何乐不为? 至于实词因为实在太多了,没法系统整理,但是第一点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为高考考点不多,重点也是有数那几十个,只要背多了见识多了,到时候就有了语感,自然而然的就轻松了。
第4个回答  2010-02-04
把课文一句一句地翻译出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