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鲁迅的小说

如题所述

鲁迅的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源于自然,高于自然。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鲁迅正是对这一生存状态的重视通过小说揭示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从而使自己超越时代,具有民族意义与价值。

鲁迅的小说主要表现为内容和形式上:
(一)内容表现深切主要有独特的题材,独特的眼光和独特的模式。
1,其独特的题材为社会上病态的人,主要有以《祝福》里的祥林嫂,《故乡》里的闰土为代表的农民,以孔乙己丁举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以涓生子君为代表的新知识分子。
2,独特的眼光:主要是精神上的病和苦。
3,独特的模式是看与被看,离去—归来—再离去的结构模式。在《祝福》中的祥林嫂的阿毛被狼吃后到处给周围的苦后的情况是看与被看的模式。在《狂人日记》里是吃与被吃,启蒙与被启蒙者之间的关系模式。在《故乡》《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等中都表现出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
(二)在形式上。
1,文体多样:主要有《狂人日记》的日记体,《伤逝》的手记体,《阿Q正传》的传体,《起死》的戏剧,《故乡》《戏剧》的散文体。
2,视角多变。小说中的叙述者,《孔乙己》中的伙计,《祝福》中的我,《伤逝》中的涓生等。
3,语言多意,含蓄,简约又意味深长。

鲁迅的小说是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从现实与历史血肉相连的深度来认识、分析、发掘事物的内在本质,铸造艺术形象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26
鲁迅不但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了解,而且倍加珍视热爱,并自觉传承。那么,既然作为学者的鲁迅深深了解、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思想家的鲁迅为什么还要大声呼吁青年们“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呢? 我们需要考察的是,鲁迅批判中国文化是从哪个角度批判的,批判的是什么东西?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儒家学说,尽管儒家学说本质上是一种人生修养的智慧,但是被异化为统治工具之后,就有一种基本的观点,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的观点建立了基本的人间统治秩序。“君为臣纲”是社会关系的秩序,“夫为妻纲”是男女家庭关系的秩序,“父为子纲”是父子血缘关系的秩序。这“三纲”或许不是儒家思想的本来面目,但至少在宣传和接受的角度,是为社会上层所大力宣传、为普通民众所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这里面包含着君权本位、男权本位和长者本位的基本思想,而这些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精神相左,更与鲁迅毕生所追求的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背道而驰。自然地,鲁迅要对这些禁锢精神自由、压抑个性解放的传统文化中保守腐朽的方面大加鞭挞。 鞭挞的文章最著名的要数《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和《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抨击了“父为子纲”的伦理秩序,反对强调父对子的恩,提出父亲对儿子并没有恩,相反,父亲对儿子是有义务的,因此父子不存在隶属关系。应该强调的是家庭成员之间人格上的平等。只有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才能有出于天性的爱,才可能有精神的自由。《我之节烈观》更对中国传统观念中要求女子节烈提出质疑,认为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对人对己对国家都没有任何好处,是不道德的。这是对男权思想的批判,也是对人的天性的维护。鲁迅还批判过《二十四孝图》,对所谓“孝道”对人性的扭曲进行了毫不客气的抨击。至于对“君为臣纲”所塑造的中国人的奴性,鲁迅自始至终都不遗余力地坚决反对,我们这里就不赘述了。 显而易见,鲁迅对传统的批判,不是针对传统文化本身,而是针对传统文化所造成的影响,是对传统文化沉淀于民族基本价值观念的那些负面的效果进行抨击,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本原进行彻底否定。鲁迅所批判的不是存在于字纸中的、抽象的、士大夫知识阶层的理想,而是真实地存在于民间的、被世俗化了的传统文化观念和民族性格。凡是实际效果不好、扭曲人性、异化人际关系、遏制个性解放、压制精神自由的,不论是来自圣人的,还是“古已有之”的,统统要搬掉。这么做是为了摈除痼疾、迎接新生。 对中国文化深厚的造诣,对外国文学的精通、对自然科学的关注,都使鲁迅在审视民族文化的时候,比纯粹的国学大师们多了几个参照系,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优和劣都了如指掌。鲁迅生在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活在一个“国将不国”的危亡时期,就好比面对一个垂死的病人,温和的方子是没用的,只有下猛药才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因此,在救亡图存的社会环境里,在面对西方坚船利炮和物质文明的轰炸下,对待传统文化,作为思想家而不是学问家的鲁迅,首先选择了批判,偏激的批判,以至于偏激到“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 只有激烈地骂醒了中国人,才有可能打破国民“中华文化中心论”的清秋大梦,才有可能使我们民族意识到自己正站在毁灭的边缘而奋发图强、得以自保。比起那些整天一味“之乎者也”地颂扬传统文化的人,鲁迅更热爱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更清醒地了解我们的民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