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动物的形状,结构,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征。简略些。

注意:大篇幅的不要。每种在30-50字左右。最好打成表格形式的。

动物的形状……是外观吧。结构是指生理结构吧……
现在的初中生啊……我就挑我比较喜欢的10个动物吧。已经很简略了。还觉得多,自己看着删吧。
1.骆驼 (Camel,llama)
外观、结构:有两种,有一个驼峰的单峰骆驼和两个驼峰的双峰骆驼。
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征:骆驼的耳朵里有毛,能阻挡风沙进入;骆驼有双重眼睑和浓密的长睫毛,可防止风沙进入眼睛;骆驼的鼻翼还能自由关闭。骆驼的脚掌扁平,脚下有又厚又软的肉垫子,这样的脚掌使骆驼在沙地上行走自如,不会陷入沙中。适应沙漠。

2.少棘蜈蚣(Scor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
外观、结构:成体体长110-140毫米,有21个体节。步足21对。
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征:颚肢内部有毒腺,易于捕猎。

3.海南捕鸟蛛(Ornithoctonus hainana)
外观、结构:雌蛛体长45~51毫米。头胸部长29~31毫米,宽22~24毫米;腹部长16~20毫米,宽26~29毫米。背甲低,呈黑褐色,密布灰白色长毛和稀疏的浅黄色毛,边缘具密集的黄褐色硬长毛。百度上有照片。
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征:头部有一对毒牙,毒性强,性情凶猛,好猎手。

4.东亚钳蝎(Scorpionidae)
外观、结构:身体一般可分为3部分,即头胸部、前腹部和后腹部。头胸部和前腹部合在一起,称为躯干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分节,呈尾状,又称为尾部。整个身体极似琵琶状,全身全表面为高度几丁质化的硬皮。
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征:尾部末端有毒腺。捕食时毒针刺入猎物。

5.黑曼巴(Dendroaspis polylepis )
外观、结构:非洲最大的毒蛇,体型修长, 成蛇一般均超过2米, 最长记录可达4.5米. 头部长方型, 体色为灰褐色, 由背脊至腹部逐渐变浅. 此蛇最独特的,是它的口腔内部为黑色.
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征:上颚前端在攻击时能向上翘起,使其毒牙能刺穿接近平面的物体. 前沟牙毒蛇, 毒液为神经毒, 毒性极强

6.大鳄龟(英文名:the Alligator Snapping Turtle 拉丁文名:Macroclemys temmincki)
外观、结构:保持了原始龟的特征,嘴巴、背甲盾片、红舌都很奇特。嘴巴前端的上下颌呈钩状,似老鹰嘴一般, 锋利。背甲盾片呈棕褐色, 13块盾片呈纵横3行排列,背甲边缘有许多锯齿状突起。头和颈上有许多肉突。
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征:舌上有一个鲜红色的蠕虫状肉突,作为诱饵,诱鱼入嘴。它的尾巴又细又长坚硬得像钢鞭一般,用来击昏岸边小动物,然后吃掉。

7.北极熊:
外观、结构: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周身覆盖着厚厚的白毛保暖。
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征:北极熊的视力和听力与人类相当,但它们的嗅觉极为灵敏,是犬类的7倍。

8.日本医蛭:
外观、结构:体长30-50mm,宽4-6mm。背面呈黄绿色或黄褐色,有5条黄白色的纵纹,但背部和纵纹的色泽变化很大。背中线的一条纵纹延伸至后吸盘上。
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征:口内有3个腭,腭背上有1列细齿,后吸盘呈碗状,朝向腹面。有吸盘。吸人、蓄血液。

9.喙头蜥(Sphenodon punctatus)
外观、结构:体长500~800毫米。雄性较雌性大,形似大蜥蜴。通身橄榄棕色,背面被以颗粒状鳞片,每一鳞片中央为1小黄色点;背面和腹面皮褶处有大鳞片;背,尾脊部有由较大的三角形鳞片构成的鬣。
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征:本物种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松果体。其它动物中,松果体通常退化并深埋于颅腔内,而喙头蜥的松果体则露出并可感光。

10.犸君颅龙(majungatholus ):
外观、结构:肉食 典型体长7-9米 推测体重4吨
恐龙嘛。只有化石。
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征:来自马达加斯加白垩世的三个分离的化石含有无数的恐龙骨头,这些骨头上有兽脚恐龙犸君颅龙的典型的牙印,其中一些牙印在犸君颅龙的骨头上。表明,犸君颅龙可能曾将捕食同类作为一种生存方式。还推测这是一种长羽毛的恐龙,羽毛是吸引异性用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12
为了5分的悬赏,用这么拼命么大哥?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