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人教版上册的期末考试卷(语文数学英语)

过了1月18日,就算了!(求求你们了!我下学期一定好好学!)

一、文言文阅读

(一) 默写 (10’)

1. 感时花溅泪, 。

2. 卷地朔风沙似雪, 。

3. ,海龙王处也横行。

4. 采得百花成蜜后, 。

5.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描写黄河、华山的句子: , 。

7.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赞美西湖美景的两句诗是: , 。

(二) 解释加点字 (2’)

8. 终亡其酒

9. 方了了见诸峰也

(三) 阅读下文 (10’)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

10. 《熟读精思》作者是 (朝代 ) 哲学家(人名)

11. 解释加点字

(1) 众说纷错

(2) 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

12. 翻译下面句子

(1) 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

(2) 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

13.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所说的“观书之法”

(四) 阅读下文 (8’)

华隆好弋①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②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③委④地。载归家,二日方苏。隆未苏之前,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注释:

①弋(yì) :射 ② 咋(zé):咬 ③ 闷绝:窒息 ④ 委:倒

14. 解释加点字

(1) 家人怪其如此

(2) 二日乃苏

15. 翻译句子

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16. 本语段讲述了什么故事?赞美了什么?

二、现代文阅读 (20’)

失而复得的项链

① 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淡粉色的,色泽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母亲生日那天,我很恭敬地送给了她。

② 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我和姐姐赶紧去找。在洗手间门口,看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话,很客气的样子。见我们来了,母亲对那女孩说:“我女儿来了,再见!”女孩微微地向母亲弯了弯腰,匆匆走了。

③ 我和姐姐都以为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

④ 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事情的经过。

⑤ 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想梳洗一下。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

⑥ 等到母亲洗完脸再看,小瓷盘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母亲想了想,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母亲叫住了她。

⑦ 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燥的样子,也会把那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⑧ “姑娘。”

⑨ “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⑩ “请你帮我个忙好吗?”

&e322; “什么事?”

&e323; “我有一条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不是很昂贵,但那是她用自己的钱给我买了。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了,人老了,记性真不好。今天是我第一次戴它。要是找不到了,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今天整60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非要到这儿来给我过生日。其实,像我这样的年龄,我倒希望她们不刻我的生日才好,免得老是提醒我一天比一天老。” 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您一点儿都不老,您看上去比我妈妈还要年轻,她才40岁”她停了一下又说:“我帮您找找看吧。”

&e324; “那就麻烦你了,我到里边去找找看。”母亲推开了里边那扇门。

&e325; 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女孩用餐巾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您看,是这串吗?”

&e326; 母亲接过来说:“就是它。年轻人眼睛好,真谢谢你了。”

&e327; 女孩连忙说:“不用,真不用。”停了一下,她又说,“我也祝您生日快乐!”

&e328; 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 母亲抚摸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那女孩,真不错。”

&e329; “她偷了您的东西,您还谢她,您应该去叫保安。”我和姐姐叫道。

&e330; “我觉得她也许不是有意要偷我的东西,”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

17. 找出划线句子中的错别字:

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燥的样子,也会把那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错别字: 正确写法:

18. 第(5) 段中说“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整件事的过程”,请用一句话概括“整件事的过程”

19. 母亲十分珍爱女儿送的珍珠项链,请从文中找出最能表现这一特点的语句是

20. 第(17)“母亲”为什么说“那女孩,真不错”? 她偷了母亲的项链,母亲为什么还说她“真不错 ”?

21. “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句中“母亲”可能丢掉的“珍珠”指什么?

(1)

(2)

22. 阅读文中划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理解:

(A) 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

(B) “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C) 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

(D) 女孩用餐巾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

上述文字从神态、 、 等方面成功地捕捉到了女孩的内心变化。试以其中一句,分析当时女孩的心理:

我选择 句,当时女孩的心理是:

23. 阅读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80字左右的读后感。

三、写作 ( 50’)

请以《那件事感动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出真情实感,字数在500字左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14
一、计算。(32分)
1、直接写出结果。(8分)
27+68= 910-540= 18×40= 910÷70=
78-0.98= 3÷7= 10÷0.1= 32×12.5%=
8.1÷0.03= 1.5×0.5= += +=
- = 12-= ×= ÷=
2、脱式计算。(10分)
(1)8470-104×65 (2)168.1÷(4.3×2-0.4)

(3)(+)÷+ (4)1110÷[56×(-) ]

3、解方程。(6分)
(1)2.4×+3X=6 (2)36-X= 18

(3)X:42=:10

4、简便运算。(8分)
(1)578-298 (2)(+-)×4×9

(3)2.5×(1.9+1.9+1.9+1.9) (4)3.64÷4+4.36×25%
二、填空。(20分)
1、一个八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千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余各位都是零,这个数写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记作:( )。
2、3吨5千克=( )吨 2.6小时=( )小时( )分
4150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厘米
3、在右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图 甲 乙 丙
中甲、乙、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比是( ),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4、五(1)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5、一个自然数与自己相减、相加、相除的差、和、商加起来恰好等于101,这个自然数是( )。
6、已知数α和12互质,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育才小学六(1)班同学做广播操,体育委员在前面领操,其他学生排成每行12人或每行16人都正好是整行,这班有学生( )人。
8、小新家有两块长5分米宽3分米的玻璃,和两块长4分米宽3分米的玻璃,他爸爸想做一个玻璃鱼缸,还要配一块长( )分米宽( )分米的玻璃。做成的鱼缸的容积是( )。
9、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相等,它们底面积的比是( )。如果它们的体积也相等,圆柱的高是圆锥的高的(—)。
10、小华从家去相距5千米远的图书馆借书,
经过情况如右图。
(1)小华在图书馆借书用了( )小时。
(2)返回的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
(3)从图中你还发现什么?(只要写一个方面)
(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10分)
1、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那一年的二月下旬有( )天。
①8 ②9 ③0 ④11
2、两个质数的积一定不是( )。
①质数 ②合数 ③奇数 ④偶数
第2个回答  2010-01-13
、基础知识。
1、我认真,我会工整地写正确。(8分)
tuǒ tiē ling téng zhòu wén cì
( ) ( ) 辱 ( )写 ( ) 恩( )
qí tǘ jǐn shèn kāng kǎi pǐ cháo xùe
( ) ( ) ( ) ( )气 (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嶙 峋(lin ling) 憎 恶(e wu) 擎 着(qing qin)
3. 写出音节为“xie”的10个同音字,并各扩3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括号中填上表示“看”的不同的词语。(2分)
①、同学们在升旗仪式上,行着队礼,抬起头,( )着五星红旗。
②、课堂上,同学们( )着老师,认真听老师讲故事。
③、老麻雀在树枝上( )着地面上的狐狸。
④、夏天的夜晚,小明和奶奶坐在院子里( )着星空,正在数天上的星星呢?
5、当回小法官,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3分)
①、《林海》这篇课文是巴金先生写的。( )
②、“能够传递信息的设备,就是多媒体设备。”这句话和原文中的句子一样。 ( )
③、“五岭/逶迤/腾细浪。”这句诗朗读时的节奏是对的。 ( )
④、《两小儿辨日》这篇文言文中,两个小孩争论的问题是太阳早上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的问题。 ( )
⑤、阅读的时候,有感情地朗读,是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又一种重要方法。 ( )
⑥、《墨梅》、《竹石》、〈石灰吟〉这三首诗都是题画诗。 ( )
6、春节快到了,我想用一副春联来恭贺新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刚的书房很整洁,但是缺少一些名言警句,请你送他一句恰当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的同学平时总爱问爸爸、妈妈要一些钱买这买那,总觉得爸爸妈妈有花不完的钱,请你用一句名言警句来劝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手不释卷”这个成语出自 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成语吗?(4个) 、 、 、
10、本学期我们学了不少的古诗或词,你能背一首你喜欢的古诗或词吗?
题目: 作者 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解释:在《凡卡》一文中,作者安排插叙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学期,我们跟着作家领略了我国不少的秀丽风光,有:“甲天下”的 , 东北的森林宝库 ,还跟着巴金两次经过了 。
13、本学期,我从课文中还学到了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明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这学期的课文中,我们学到了很多表达方法。请举例说明(5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果你遇到了下面的情况,应该怎么说,请你写在横线上。
① 路上遇到一个外地人问路,你也找不到那个地方。你说: _______________

② 有人对你说:“诚信是商人的事,与我们小学生无关。”你说: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鸟有翼,这是常识。但有一种鸟,却无翼。她端庄妩媚,能舞善啼,极讨人欢心。新西兰人爱之尤甚,将其命名为国鸟,倍加宠养之。据说,这生灵早先也曾能够遨游于高空,啾啾于山林,后来被人类饲养着,无须再远走高飞了。久之,便消失了双翼,失去了飞翔的能力。这似乎是喜,因为她终于不必自己觅食了。但实在是让人觉得悲怜,因为鸟儿失去了翅膀,毕竟是个不幸。除供人赏玩外,她再不能振翮(he)。人类宠了她,但又确实是害了她。宠她的人,倒是出于厚爱,谁知道适得其反呢?不过,现在并不要紧,反正有人宠着,她尽可以饱享人们的恩惠,无忧的生活。可我想,某日人们的审美观念变了,不再欣赏着畸形的美了,那时候,这鸟又依谁而生活呢?
想起山鹰来了,山鹰训练雏鹰,总衔着雏鹰,狠心地把它扔下山崖下练着飞上来,飞上来……终于练就了一副健劲的翅膀。
鸟儿是应该要有翅膀的,这是常识。
1.在带点的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上横线。(3分)
常识(shi shi) 妩媚(mei mei) 悲怜(lian lin)
不幸(xing xing)厚爱(hou hou) 畸形(ji qi)
2.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3分)
( ) ( )
( ) 的无翼鸟 ( ) 的无翼鸟
( ) ( )
3.文中插入了关于无翼鸟的传说,从全文角度分析,插叙的作用是( ).
4.“这似乎是喜,因为她终于不必自己去觅食了”一句中,试着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说“让人觉得悲怜”?你同意这种说法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适得其反”的意思是什么?可以用另外一个词语来替代文中的这个词不达意吗?说说“适得其反”的缘由。(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赏析“某日人们的审美观念变了,不再欣赏着畸形的美了,那时候,这鸟又依谁而生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文中本来是写无翼鸟的,为什么结尾又想起山鹰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鸟儿是应该要有翅膀的 ,这是常识。”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由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秋,是多面的。在你的心中,秋是怎样的?请认真观察,将自己眼中的秋写出来,字数500-600字左右。

参考资料:2008年人教版语文期末考试题

第3个回答  2010-01-12
uy78967re5642h4wertsywy5ui76r76rfytudrt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
第4个回答  2010-01-12
求也没用,自己写,相信自己,答案不一定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