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期末考试作文可能考什么题目

多一点
有代表性一点

1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测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选择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狼藉.(jí) 汩汩.(gǔ) 踌躇.(chú) 心弦.(xuán) B、忸怩.(ní) 唾.手(chuí) 俨.然(yǎn) 隘.(ài)口 C、牝.(pìn)马 伛.(yǚ)偻 窒.(zhì)息 厮.(sī)守 D、彷徨.(háng) 蛊.(gǔ)惑 颓.(tuí)唐 蹂躏.(lìn)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触目伤怀.(心) 令人发指..(竖起指头) 戏弄..(耍笑捉弄) B、迎养..(迎来抚养) 叱骂..(责骂) 衣衫褴褛..(破烂) C、记忆犹.新(还) 惨绝人寰..(人世) 些微..(一些) D、望.九之年(接近) 变卖典质..(抵押)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B、在学习上,他虚心好学,见异思迁....,因此取得了优异成绩。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这份试卷中的第一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4、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汉字真的落后吗?_______说在七八十年前,我们的先辈们,那些“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斗士们对这一问题还不能慨然回答的话,________,作为他们的子孙们,我们_______可以理直气壮而又毫不迟疑地回答:汉字并不落后。汉字________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_______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先进的文字之一。 A、如果 那么 则 因为 所以 B、虽然 但是 却 不只 并且 C、如果 那么 则 不仅 而且 D、即使 然而 却 不但 也 5、下列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3分)
A、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B、/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C、给/你吻过我的唇,/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颊。
D、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6、语言运用。(6分)
⑴参照加点的文字,将下面句中画线的部分删改成两个三字短语,使整段话更整齐。
生活中有许多神秘而美好的东西,似乎难以寻觅....,难以理解....,难以登堂入室......,但只要你有勇气,善于思考问题,敢于付诸行动,美好神秘的世界之门就会像你敞开,原来它是虚掩着的。

2
划线的部分可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⑵期末考试临近了,小明却还在看电视。这时妈妈走过来,生气地说:“马上就要中考了,你居然还在看电视?”
小明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说,才可能不让妈妈生气?
小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7、根据要求或提示默写。(8分)
⑴谁道人生无再少?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⑵一鼓作气, ,三而竭。(《曹刿轮战》)
⑶《采薇》中直抒戍卒痛定思痛、无限悲伤的句子是 , 。
⑷《山居秋暝》中,先听觉后视觉,突出山间社会生活幽静的句子是 , 。
⑸《长相思》中表现主题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诗歌赏析(8分)
采 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文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选出与“雨雪霏霏”中“雨”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阳春布.德泽 B、临溪而渔. C、空山新.雨后 D、渔人甚异.之 10、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3分)
A、此诗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一首描写戌边士卒生活的诗。
B、前三句是写景写境,最后一句是直抒胸臆,全诗是先描绘,后抒情。
C、“杨柳依依”和“雨学费非”都是写景,但前者表达的是故土难离的眷恋之情,后者表达的是归人强烈的思乡之意。
D、此文在语言上注意“重言”运用,增强了节奏感,但显得不够简洁。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页。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1、 这个片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依次 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

3
⑵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 13、从作者表达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样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展露的 , 的旷达胸襟。(2分) (三)现代文阅读(21分)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它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他在抽屉里拢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他们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他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
她不相信视力下降的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她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 ——还是失败。 再试„„
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拍板,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它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亲的针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的“孔”,可他还是不甘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针起钮扣来,像是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钮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4、“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一句中加点字“骄傲”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是________词。(感情色彩)(4分) 15、“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这句
用“嘀嘀嗒嗒声”来衬托屋里的安静,我们平时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当一种单调而细小的声音传入你的耳中,你就会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宁静。请举一例。(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6、“她不相信视力下降的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她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这段话中连用几个“再次”并且将穿针的过程写得很具体,有何作用?(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写儿子“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为什么不写他扭过头去看见母亲?作者如此安排有何用意?(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母亲反反复复也未能将线穿进针眼里,儿子只一句“妈,我来帮你”,母亲就完成了这一工作,并且“笑纹如花”,这是为什么?(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你认为儿子今后会怎样做?(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3
【题目回放】
  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尝过多少人生百味.妈妈的一碗热汤,同学递来的一方手帕,花儿的芬芳,浩瀚书海的心香,“千里共婵娟”的情怀……带给我们许多感动.请以“ 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行(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考题分析】
  试卷总分为120分,其中作文分是50分.本次考试三所初中联考联改,共有960名学生参加,其中45分以上的作文共有225篇,约占参考人数的23%.
  本次作文命题难度不是很大,学生一般都能扣题.但是综观整体考场作文,失误点主要在两个方面 :
  一、补充题目大多太单调,新颖独特的命题甚少.大多学生的命题都是以“爱”来补充,其中尤以《爱的味道》、《父爱的味道》、《母爱的味道》居多,但是这样命题不仅太直白,而且老师看得太多,就会出现审美疲劳.当然,也有少数同学命题甚佳,能够借物抒情,如通过一碗姜汤来怀念爷爷,所以命题为《一碗姜汤的味道》;还有同学以妈妈每天早上把稀饭为自己盛好凉好为素材,将题目命为《一碗凉稀饭的味道》,题目中的“冷”与作文中的“热”形成对比,让人印象深刻,分数自然也高上去了.
  所以,半命题作文,我们首先应该将题目补充得新颖独特,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命了一个新颖的作文题目,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二、很多同学注重了作文题目中补充的那个词,却将“味道”体现不够.如有位同学写《父爱的味道》,文中选取了五岁时、十岁时和十五岁时三个阶段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和呵护,语言生动,感情也真,很好地体现了“父爱”,但是却忽略了“味道”, “味道”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词,这样就使作文显得扣题不紧,自然不易得高分.
  所以,我们写半命题作文时,不仅要扣住自己在横线上所填的词,题目中的每一个词都不可忽视,这样才能将内容与题目紧密结合.
第2个回答  2010-01-16
以“聆听”为话题 可以写地震 《听》;
以“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件事”为题 可以写童年;
以“母爱”为话题 可以写母亲每天晚上为你做饭那劳累的身影 《大爱无言》;
以“朋友”为话题 可以写你与朋友发生的矛盾,之后写你们又是怎样化解的;
以“那一刻...."为话题 可以写地震 《那一刻我哭了》;
这些你就参考一下吧
第3个回答  2010-01-16
1、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或mp4上学,我的左手握着手机,右手握着约束。校长看着我愁眉苦脸的样子,意味深长地说:“生活中,人的<自我约束》是摆脱纪律规章束缚的最好途径。”

2、什么是你曾经不得不作出的<最困难的决定>?回眸生活的轨迹,我在抉择中成长。

3、生活中有些事情总不能如我所愿,希望越大,结果失望越大。也许<过程才是最大的收获>。

4、人的一生要学的东西很多,但,你首先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包括你自己。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7-21
所有学校在教学告一段落的时候,都要对学生进行考试,考试范围就是教学大纲的内容也就课本和所学的内容的;考试的的程序是相当的严谨的,谁也不能雷池一步的。这就是考试纪律。但按照课本的内容和重点的掌握的内容,这次考试的作文很可能就在记叙文和散文形式出。给出一段话让你确定题目,在写作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