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孔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孔子一生中最后悔做的一件事

孔子“以礼治天下”的思想,不但得不到君主大臣们的认同,也被当时很多的百姓所不齿。特别是道家掌门老聃,曾多次批评孔子的思想和行为,甚至认为孔子是个不可教育之人。弘扬道家思想的《庄子》,就多次把孔子作为反面典型加以嘲弄和批判。其中记载的一个关于孔子企图劝说盗跖弃恶从善的故事,比较全面和深刻地揭批了孔子假仁假义的一面,令人深思。孔子对自己的这次行为,也感到非常地后悔。

故事说孔子有一个朋友叫柳下季,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盗跖。盗跖集聚了九千余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孔子对柳下季未曾教育好自己的兄弟,任其祸害国家和百姓十分不满。并主动要求亲自去劝说盗跖,企图说服他弃恶从善。如果单从这个出发点来讲,孔子能够冒着受辱甚至丧命的危险去规劝一个作恶多端的盗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应该说他确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人。

但故事后面记载的孔子规劝盗跖所说的一番话,就让人感到有些奇怪和好笑了。他是怎么说的呢?

他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去怒斥盗跖是如何的不仁义,也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去苦口婆心地劝盗跖放下屠刀。而是一上来就把盗跖捧上了天。他说:我听说,大凡天下人有三种美德。上等的德性是生就魁梧高大,长得漂亮无双,天下人都喜欢。中等的德性是才智过人。三等的德性是勇武善战。人们只要具备这三种德行其中的一种,就可以南面称王了。

而您-—盗跖大将军简直就是人上之人,同时具备了上述三种美德。有这种美德的人,却得了个盗跖的恶名,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话说到此,我们不知道孔子的头上是否冒出了虚汗。照孔子所言,依照盗跖本人的条件,就是称上三次王也不过分。孔子不是说仁义礼智信是君子之德吗?为什么到了盗跖这里,只谈貌、智、勇呢?孔子竟鼓吹长得好的人就可以南面为王,真是滑稽得肚子疼。

再往下看,就更有意思、更过分了。孔子把盗跖奉承一番后,竟又说:将军如果听从我的劝告,我将愿意出使四面邻国,派人为将军建造数百里的大城,确立数十万户人家的封邑,尊将军为诸侯,跟天下各国更除旧怨开启新的一页。这是哪里是劝善,简直就是在奖恶。孔子对盗跖的罪恶行径只字不提,却说要代其游说,封他为诸侯。幸好孔子不是天子,不然,天下之人都要纷纷入草为盗,等待诸侯之赏了。从这番话上看,孔子也真是自我感觉太好了。自己还曾受过“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等数患,竟还天真地想为盗跖游说,让别人尊他为诸侯,谁会想信?

最后,孔子还跟盗跖说:这才是圣人贤士的作为,也是天下人的心愿。难道盗跖接受了封赏,就是圣人贤士吗?难道盗跖这样的人得不到惩罚反而被尊为诸侯是天下人的心愿吗?真不知孔子当时是怎么想的。

但更令孔子蒙羞的事还在后面。盗跖听了孔子的话,不但不为所动,反而痛斥了孔子的虚伪假仁。盗跖说:凡是可以用利禄来规劝,用言语来谏正的,都只能称作愚昧浅陋的普通顺民。你怎么可以把我当作普通顺民来对待呢?(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再说,喜好当面夸奖别人的人,也好在背地里诋毁别人。如今孔子你研修文王、武王的治国方略,控制天下的舆论,一心想用你的主张传教后代,穿着宽衣博带的儒式服装,说话与行动矫揉造作,用以迷惑天下的诸候,而且一心想用这样的办法追求高官厚禄(被戳到了最痛处)。要说大盗再没有比你大的了。天下为什么不叫你盗丘,反映竟称我为盗跖呢……?(被倒打一耙)

这下孔子坐不住了,连忙抽身而退。走出帐门登上车,竟三次失落手中的僵绳,眼光失神模糊不清,脸色犹如死灰,低垂的头靠在车前的横木上,颓丧地不能大口喘气。感叹道:这真是没病而自行扎针,自找苦吃啊。急急忙忙跑去摸虎头、理虎须,差点被虎吃掉啊!

有了这次教训,特别是老聃多次教诲后,孔子对自己的言行有所改变。他在教育他的弟子时,也多次强调未得到他人信任时不要深层次地进言,否则极易遭到杀生之祸。但孔子的君臣思想并没有因为屡屡碰壁或他人的指责而改变,甚至他还认为要想劝谏有效,必须先要与不义之君臣同流合污,取得信任后再进言。也正因为此,儒家所倡导的仁义才会被很多人看作是假仁假义。

(北行剑客)

对“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下来的文明”说的疑惑 (2008-06-30 12:52:53)
标签:杂谈 分类:批儒系列

对某些儒者制造的“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下来的文明”说的疑惑。

有些儒者说,你们看看,几大古文明,只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了下来,其他的都衰落了、消亡了,甚至是彻底的亡国亡种了。怎么样,伟大吧。

开始我也挺自豪的,毕竟我也是中国人嘛。可是后来我一翻书、一对比实际,不对呀。

我就奇怪了,为何“亡国灭种”的“文明”的“文明成果”一直保存下来了,并对当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希腊,从某种夸张的角度说,几乎当代的所有科学思想、科学成果均来源于欧几里德几何学和亚里土多德逻辑学)。反而如某些儒者所说的一直延续下来的“文明”却什么“文明成果”也没留下来?更没有对当代作出什么贡献。

所以我就遇到了一个两难命题,要么是儒者们所谓的“中华文明”本身就什么也没有;要么就是儒者们所谓的“一直延续”本身就是个谎言。

为找到结论,我就接着再看历史,结果发现中国人历史上最大规模地变成“亡国奴”,就曾有三次:唐、蒙、清。至于小规模地由少数民族当皇帝,在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则更是常见的事情。

这,,这,,这明明是被打断了嘛,怎么会是“一直延续至今”呢?

结果这一说不要紧,立刻就有儒者跳出来叫道:“你难道没看到儒家文化,一直延续并被使用着吗?”

我立刻就明白了,感情儒者们所说的“中华文明”的真正内涵就是“儒家文化”。

如果说“儒家文化”一直没有中断过,这我到信。

“儒家文化”怎么会中断呢?不管是什么样的入侵者来了,自有博学的儒生主动地找上门去,双膝跪倒,口称圣上,向野蛮的征服者献上他们宝贵的经书——一部《论语》,一部《礼记》,一部《春秋》。经书上记载着上智下愚磕头作揖三讳四勿等一大套经世致用的学问,任是最野蛮残暴的征服者对此也会感到欢欣鼓舞,莫不心悦诚服,甘受同化。

这样的学问怎么会被丢弃?这样的学问如果会被丢弃,那我们只能说:作为统治者和征服者,他们的眼睛瞎了。

我惊讶的发现,二千多年来,任何一种类型的统治者,也就是说不管这个政权和帝王是怎么来的?是杀人放火而来,是欺名盗世而来还是弑杀亲族篡权而来?甚至就连外族侵略者,都可以从儒教文明中得到建立统治基石的理论支撑。

写道这里我忽然想起了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

有一天,一个嫖客中了马上风,死在了妓女的肚皮上,事后这个妓女“自豪”的对他的同行说:“瞧,我又放到了一个,怎么样,了不起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18
详细点楼主,没听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