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答案

题目是关于粮食的,答案有可取性的追加一百分

您好,中政申论专家很高兴能够为你解答,
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计分要点: “给定材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模式不合理,应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表现在:第一,从工业方面来看,①我国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两头在外,中间制造”的模式,即简单低效的加工制造业模式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阻碍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②缺乏自主创新能力;③重工业在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小,难以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知识依赖型的转变。
第二,从粮食方面来说,我国粮食问题也比较突出。①人口多,耕地少,消费快速增长。②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农资价格涨价;③农业中的科技含量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种田欲望降低,大量耕地闲置;④以粮食为原材料的加工产业不发达,且部分产业有被外国集团控制的趋势等等。
计分分项: 要点=15/条理=3/语言=2/
该题总分: 20
--------------------------------------------------------------------------------
2 三、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 “给定资料5”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专业”的口号提出质疑,请对他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例清楚,不超过300字。
计分要点: “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是我国内陆某些地区人们的呼声,这反映了内陆地区对摆脱落后、发展经济的信心与渴望。在一定时期内,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确实能带动内陆经济发展,为人民谋福祉。但长远来看,这并不是实现沿海地区经济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好思路,也不是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好对策。
我国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传统的低效加工制造业模式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但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老化,成为中国经济新发展的“瓶颈”。如果内陆地区将沿海的产业喜悦“迎进家门”,短暂的发展之后,“东莞模式”所引发的困境将会在内地重演。因此,要推动全国的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是明智之举。
计分分项: 观点=3/要点=12/条理=3/语言=2/
该题总分: 20
--------------------------------------------------------------------------------
3 2. 某学术团体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我国粮食问题召开研讨会,在关于解决问题对策的讨论中,有人发表了“四点对策”: 其一,建议加大农业投入,以使粮食产量满足人类不断增加的需求,我国粮食生产有很大潜力,只要持续加大农业投资,我国的粮食产量就不仅完全可以在长期内满足国内需求,而且可以保证出口。 其二,建议科学地分配全球粮食,近年随着全球能源供需矛盾凸显,石油价格上涨,一些国家把粮食加工生产成生物燃料。当欧美一部分人填满他们油箱的时候,很多人正为如何填饱他们的胃而苦苦挣扎,要优先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科学地解决全球有限粮食合理分配的问题。 其三,建议大力倡导粮食节约,据某市场调查显示,该市饮食行业及单位食堂的就餐者,平均每人每天浪费大米14克,每天浪费大米多达7000公斤,如果在全国调查,粮食浪费一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要厉行节约,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保证。 其四,建议切实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国际组织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关政策和指导,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向受到粮价攀升冲击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近期紧急粮食援助,并对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在长期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给予切实帮助。 这“四点对策”,内容上,表述都存在问题,请指出这份“对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20分) 要求:1. 明确提出存在哪些问题; 2. 写出相关的修改意见( 包括写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 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计分要点: 2.(1)加大农业投资未必一定能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因为加大农业资金投入,注意投资方向和投资效率,要多投资建设关系农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而且要解决我国粮食问题,还需要其他的措施,例如创新农村产权制度,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的种田欲望等等。
(2)要科学的分配全球有限的粮食资源,让一些国家将用于生物燃料生产的粮食优先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解决粮食问题要优化粮食资源在全球的分配,更要加大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从而满足人类的需求。
(3)粮食节约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思路之一,但是本对策没有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要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指导,结合“八荣八耻”,在全社会形成“以节约粮食为荣,以浪费粮食为耻”的意识和风气,节约粮食从点滴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
(4)依靠国际组织和发达国的帮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粮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为此发展中国家要加大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自力更生,自主解决,实现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粮食问题。
具体的内容参考中政申论网。
中政申论网:http://www.zzshenlun.com/
一品公务员网:http://bbs.gwy1.com/forum.php
中政行测网:http://www.zzxingce.co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17
参考答案1: 如何深挖洞广积粮?
北京29届奥运会的主题歌曲“油和米”(“YOU AND ME”)惊人巧合地指出了全球两大难题:石油危机和粮食危机。古人云:“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毛泽东这一简单的告诫,时刻警醒着世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全球粮食危机中,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更应该未雨绸缪,因为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和民生问题,也是发展和安全问题。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目前全球饥饿人口超过8.6亿。中国能不能确保国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个战略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正如粮食安全问题不是一顿饭的问题一样。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大量不合理的做法,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谷贱伤农”,而随着近几年农业生产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给农民的种植带来了更到的种植压力。再加上整个国际粮食问题引发的外来衍生力量,也必然加剧中国应该粮食问题的难度。而环境保护压力也促使中国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当我们粮食有大量富余的时候,大量出口粮食也成为一种短期选择;而有些地方更是大力提倡“粮食转化”,盲目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加工业,甚至用粮食来加工各种燃料,生物能源需求走高引发的“车子”与“肚子”争粮食;还有的地方实施错误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政策,鼓励少种粮,多种经济作物。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对于中国而言,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就是解决全球1/5的人口吃饭问题与生存问题,这不仅具有生存意义,更具有战略意义: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在应对粮食完全问题上,以下一些对策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中国和中国农业必须优先选择的对策:
第一,基于科学发展和可持需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第二,把“自给自足”与“贸易自由化”相结合,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既要充分发挥中国的土地生产能力,提升中国种植能力,尽量通过国内粮食生产来满足本国需要。同时,在全球化的今天,也需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根据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和国内自产价格的高低来随时调整粮食自给率,适当进口粮食来满足国内需求或者出口多余粮食以获得经济收入;第三,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结合农业产业化和集体农庄来提高粮食产业的效益重视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粮食库存;第四,调整农业保护政策,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以密切注意国际粮食市场动态及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第五,保护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第六,确保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要吸取“毒奶粉”、“毒米”、“毒油”的教训,要强化粮食、饲料质量的检测监管,要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以适应高科技时代对粮油品质的质量监管,确保粮油质量安全。
“粮食打进仓,莫忘灾与荒”,立于天地间,我们就必须有天地“粮”心,走科学发展之路的中国人民必须先解决吃饭问题,才能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走得自信而豪迈。
参考答案2:加大力度毫不动摇地抓好粮食生产
当前国际粮食安全形势警示我们,养活我国13亿人口只能靠我们自己;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保障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手中有粮”;长期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我们一定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和部署,认真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的首要任务和农业部门的首要职责,围绕制约粮食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从政策、科技、投入、资源保障等多方面入手,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市场、调控、行政等多种方式推动粮食生产,构建支持促进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
第一,提升资源保障能力,构建耕地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要加快推进实施粮食战略工程,巩固粮食主产区,建设一批核心产区,开发一批后备产区,建设农垦等大型粮食生产基地;加大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加快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沃土工程等实施步伐,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努力促进粮食平衡增产、高产稳产,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率。
第二,提升物质装备能力,构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实现低产田向中产田、中产田向高产田转变。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第三,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促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能力。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全面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突出农技推广的公益性地位。加强农业生产、科研、推广的协作,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合力,力争农业科技贡献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
第四,提升抗御风险能力,构建抵御自然风险和规避市场风险的长效机制。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推进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加强监测预警,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努力将重大病虫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积极推进大宗农作物政策性保险试点,探索政府引导、农民投保、企业参与、合作保险、市场运作的新机制。
第五,提升政策支持能力,构建激励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的长效机制。继续落实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促进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重点向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倾斜。不断强化农业补贴制度,继续扩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增支综合补贴。增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对粮油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完善粮油大县奖励政策。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制度。
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我国农业现代生产要素大量引入,科技成果不断应用,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劳动力素质逐步提高,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的内在基础不断增强。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各级农业部门和亿万农民的辛勤劳作,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长期主要立足国内生产,保障粮食基本供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