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预习

第九课。海燕
要解释词语。
作者介绍
文章背景

1.解释下列词语。

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贬义词,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翡翠: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的硬玉。课文比喻海浪。

掠起:轻轻擦过或拂起。

震怒:异常愤怒,大怒。震,情绪过分激动。

困乏:疲乏。

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

2.作者:高尔基简介

高尔基(1868-1936)生于下诺夫哥罗德城。青年时代在贫困中度过。1895年发表的《切尔卡什》至今仍不失为他的杰作之一。1902年写的《二十六个和一个》被认为是他最优秀的短篇小说。《母亲》作为他唯一一部反映俄国革命
运动的长篇小说仍具有相当的重要意义。1913-1923年发表的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俄国最优秀的自传文学之一。1934年担任苏联作家协会第一任主席。他后期的作品大都描写革命前的时期。《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是他最优秀的小说之一。他的卷帙浩繁的作品《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一部试图描写1870-1924年间俄国知识分子的四部曲,是关于俄国知识分子的回忆录,其中有关托尔斯泰的回忆写得十分生动,被誉为他的杰作。他是唯一全面反映革命前和革命后两个时期的作家。他审察生活的能力、塑造人物性格的才能,以及对于俄罗斯“底层”的深刻理解,都是使他赢得巨大声誉的重要因素。

3.文章背景

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在高尔基充满激情的描绘中,海燕的勇敢形象更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海燕>又称<海燕之歌>,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但后来单独发表,成为广为传抄,极受欢迎的著名的散文诗。当时的俄国社会受着沙皇的专制统治,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人民的革命运动也越来越高涨,高尔基亲自目睹了经历了当时的群众革命运动,于是结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写出了<海燕>,用象征的手法,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这首诗也深受列宁、斯大林的赞赏,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