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 全文郁达夫

急求郁达夫散文《江南的冬景》全文

一、原文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

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

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住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

“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

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

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

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太冷的日子。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二、郁达夫简介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李欧梵:与郭沫若所代表的叛逆、反抗、英雄式的“普罗米修斯型”浪漫主义者相比,郁达夫可说是消极感伤的“维特型”的代表,《沉沦》中的主人公。

可以说正好符合这一类型人物的特质——“多情和神经质”、“忧郁成疾和宿命论者”。 [25] 

郁达夫儿子郁飞:我的父亲是一位有明显优点,也有明显缺点的人,他很爱国家,对朋友也很热心,但做人处世过于冲动,以至家庭与生活都搞得很不愉快。他不是什么圣人,只是一名文人,不要刻意美化他,也不要把他丑化。

扩展资料

一、郁达夫的故事

文学与恋爱,在郁达夫是互为表里的。恋爱的激情,本来就已融化在他的血液之中,观其一生,无时不在飞扬着由恋爱所激发的才情,然后表现到文学的创作之上,写就了一章章不朽的名篇。同样。

他的恋爱经历也如同他的文学名篇一样,焕发着迷人的光彩,怅惘也罢,迷离也罢,悲歌也罢,总之都成了传世的名作。

以世道艰难而著诗劝郁达夫不要移居杭州,可他“儿时曾作杭州梦,初到杭州似梦中”,终于在1936年-1938年,郁达夫实践了“把家安在杭州”的那个梦,虽只匆匆居杭两年,可他漂泊一生,故居多处,只有杭州这座屋,他出手亲自设计。

二、郁达夫的散文

"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三辑十六种文集之一,收集了近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的优秀散文,并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言语与华照相得益彰,即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为了展示二十世纪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六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因为对传统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并且首创了自传体小说这种抒情浪漫的形式,对当时一批青年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一股浪漫派的壮观潮流。

郁达夫还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在世时就已出版日记的作家。从他的小说中找到了与自己心灵相撞的东西,那些不敢与封建道德决裂的文人,也把矛头直接指向了郁达夫.郁达夫在自传体小说中。

除了反映下层知识分子失意、苦闷外,还有一些作品通过知识分子的视角反映处于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表现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关怀,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三、郁达夫故居

郁达夫故居,在富阳市区郁达夫公园内、低矮围墙,一方庭院,郁达夫故居客堂,迎面就是斯人的一幅画像清瘦、儒雅,萧然独立。

在陈列窗里,两张先后由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和民政部颁发的烈士证书,成为人们今日追思郁达夫抗战事迹一个最近的起点。楼房的客堂里陈列着郁氏故交互赠的字画,其中有鲁迅先生《自嘲》七律诗轴。

郁达夫故居建于30年代,属中式花园别墅,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大学路场官弄63号,叫“风雨茅庐”,是1933年4月郁达夫为暂避国民党的政治迫害,从上海举家移居杭州时购置的寓所。故居由当时学人马君武题为“风雨茅庐”,由郁达夫自己设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南的冬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
  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
  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
  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
  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
  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
  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
  落叶满街,晨霜白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
  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
  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
  很么?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
  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
  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
  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
  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
  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
  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
  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
  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
  象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
  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
  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
  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
  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
  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
  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
  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
  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
  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
  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说
  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Rosegger1843—1918)罢,他用
  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
  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
  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
  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
  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
  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
  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
  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
  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
  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
  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
  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
  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
  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
  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
  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
  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
  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
  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
  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
  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太冷的日子,
  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象这样的
  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
  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
  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
  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国人叫
  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
  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
  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28
保护环境能不能拿帮你拿。你慢慢
第3个回答  2009-03-22
http://203.208.33.101/search?q=cache:SRuE9sM_Z6cJ:www.artwork.com.cn/xrhy/shanshy/cf/009.asp+%E9%83%81%E8%BE%BE%E5%A4%AB%E3%80%80%E6%B1%9F%E5%8D%97%E7%9A%84%E5%86%AC%E6%99%AF&cd=1&hl=zh-CN&ct=clnk&gl=cn&st_usg=ALhdy28ZsT4fbRAnh5jVMopDS2cjDMbwew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象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Rosegger1843—1918)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太冷的日子,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象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国人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