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四至六章主要内容

要简短,抓主要的

1、第四章:出手

冬妮娅给塔尼亚写信,倾诉自己的心事。城里唯一的剧院举行了盛大的晚会,佩特留拉派士绅界的很多人都出席了。保尔被押去发电。帕夫柳克趁舞会热闹时闯进来,又因乐曲的问题和戈卢勃打架。场内十分混乱。

城里有“烧杀掳掠犹太人”的传闻不胫而走,引起很多人的恐慌,谢廖沙等人商量着藏身的地方和方法。戈卢勃和帕夫柳克双方发生冲突后第三天,虐杀犹太人的暴行开始了。可怕的三天两夜里,有很多人被杀戮和摧残。但只有几个人抵抗。

2、第五章:被捕与脱险

一天晚上,朱赫来为了躲避搜捕,藏到了保尔家。在保尔家里,朱赫来给保尔讲述了很多革命道理。保尔懂得了生命的真理,也知道了朱赫来是共产党。这八天里,朱赫来总是傍晚时出去,深夜再回来。一天晚上,朱赫来出去后就没有回来。

保尔在街上打听朱赫来的下落,还回忆了与冬妮娅吵架的经过。当他看到朱赫来被一个士兵押解着时,果断地把押送兵扑倒,救了朱赫来。当晚,朱赫来离开了小镇,但保尔被维克托告发,之后被抓到城防司令部。

3、第六章:驰骋疆场

冬妮娅得知保尔被抓走,很着急,四处找他。彼得留拉匪帮的头目要来镇上检阅部队,镇上忙着做准备。捷涅克上校不愿让头目看到监狱里关押太多的犯人,便将保尔等人放了出来。保尔离开了监狱,但他没有地方可去,就毫无目的地跑着,不知不觉来到冬妮娅家的花园里。

狗叫声惊动了冬妮娅,当她认出是保尔时,她很激动,把保尔留在了家里。保尔在冬妮娅家得到了休息,但又不愿意连累冬妮娅,就执意要离开冬妮娅的家。他们约定不忘记对方。

扩展资料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性的小说,小说以叙事和描写为主要手段来塑造人物,同时穿插了内心独白、书信、日记、格言警句等。

书中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如保尔走向烈士公墓思考生命的意义,展开了出色而含蓄的环境描写。作者渲染了两种不同的气氛。一种是肃杀的;另一种是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这种气氛是用自然景物表现出来的。

这样的环境描写,一方面写出了“昨天”的遗迹,一方面写出了今天的“新景”;烈士牺牲在“昨天”那样的环境里,但是他们赢得了“今天”这样的环境。

这样双重的环境描写,既表现了对烈士的沉痛悼念和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又暗示了烈士用自己的生命迎来了苏维埃的新春,从而显示了烈士生命的意义,这就自然地激发了保尔关于人生的深沉思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6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第四章是犹太人遭难,第五章是袭击押送兵,第六章是被捕以后 。

第四章主要讲的是城里唯一的剧院举行了盛大的晚会,保尔被押去发电,帕夫柳克闯进舞会,和戈卢勃打架,到处都是“烧杀掳掠犹太人”的传闻,引起很多人的恐慌,第三天,虐杀犹太人的暴行开始了,有很多人被杀戮和摧残,但只有几个人抵抗。

 第五章主要讲的是朱赫来为了躲避搜捕,藏到了保尔家,这几天里,朱赫来总是傍晚时出去,深夜再回来,一天晚上,朱赫来出去后就没有回来。保尔在街上打听朱赫来的下落,看到朱赫来被一个士兵押解着时,果断救了朱赫来。朱赫来离,但保尔却被捕。

第六章主要讲的是彼得留拉匪帮的头目要来镇上检阅部队,上校不愿让头目看到监狱里关押太多的犯人,便将保尔等人放了出来。保尔离开了监狱,但他没有地方可去,不知不觉来到冬妮娅家的花园里,冬妮娅把保尔留在了家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创作背景:

1、时代背景。20年代末30年代初,斯大林时期的国家用“一统化“思想教育青少年,尤其重视文学艺术在培养青少年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中的重要作用,斯大林要求文学作品要“追求直接的宣传目的“,许多作品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向青年灌输“共产主义理想“。

2、个人背景。1927年初,22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因瘫痪卧病在床,双目失明,在参加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函授大学学习时,他开始构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完成。故事取材于他的亲身经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26
  这是一本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主角保尔·柯察金(Pavel Korchagin),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十分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大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新人成长历程和揭示新人优秀品质的故事。当一位英国记者问作者为什么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书名时,奥斯特洛夫斯基回答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
  “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别托夫卡镇也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内战的岁月。红军解放了谢别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什维克·朱赫来在镇上做地下工作。他在保尔家住了几天,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朱赫来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领导人。
  在一次钓鱼的时候,保尔结识了林务官的女儿冬妮娅。
  一天,朱赫来被白匪军抓走了。保尔到处打听他的下落,在匪兵押送朱赫来的途中,保尔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倒在壕沟里,与朱赫来一起逃走了。由于波兰贵族李斯真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抓进了监狱。在狱中,保尔经受住了拷打,坚强不屈,为迎接白匪头子彼得留拉来小城视察,一个二级军官错把保尔当作普通犯人放了出来。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遂不由自主地来到了冬妮娅的花园门前,纵身跳进了花园。由于上次钓鱼时,保尔解救过冬妮娅,加上她又喜欢他“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他的到来让她很高兴。保尔也觉得冬妮娅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他们都感受到了朦胧的爱情。为了避难,他答应了冬妮娅的请求,住了下来。几天后,冬妮娅找到了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他把弟弟送到喀察丁参加了红军。
  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了骑兵。他在战场上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干将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特别是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风餐露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拢和疾病的威胁。
  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和冬妮娅的爱情产生了危机,冬妮娅那庸俗的个人主义令他反感。等到在修筑铁路时又见到她的时候,她已和一个有钱的工程师结了婚。保尔在铁路工厂任团委书记时,与团委委员丽达在工作上经常接触,俩人逐渐产生了感情。但他又错把丽达的哥哥当成了她的恋人,因而失去了与她相爱的机会。
  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的消息,但保尔是第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丧失了工作能力,党组织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让他长期住院治疗。在海滨疗养时,他认识了达雅并相爱。保尔一边不断地帮助达雅进步,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本领。1927年,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后来是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编辑本段]
  作者介绍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照片]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照片
  (1904~1936)苏联作家。尼古拉·阿历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于1904年9月29日出生在乌克兰维里亚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排行第五,12岁便开始当童工。 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1923年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同年底,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风雨所诞生的》)。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给朋友们审读时被邮局弄丢了。这一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
  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 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俄罗斯人,不过他的出生地却在乌克兰。父亲是酿酒厂的制曲工人,也曾在外村或城里打零工.还当过五年邮差。他到过彼得堡,服过兵役,接触过进步的大学生,知道一些革命者与沙皇作斗争的故事。母亲出身贫寒,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去给人家干活,放鹅、种菜、照看孩子。他们婚后生下六个儿女,夭折了两个。奥斯特洛夫斯基最小,上面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母亲除了做家务带孩子,还替人家做针线,当女佣。他十岁那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全家为逃避战火,辗转到达舍佩托夫卡定居。这时,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奥斯特洛夫斯基十一岁就进当地的火车站食堂当小伙计,十四岁进发电厂,给司炉工、电工打下手,也干过锯木柴、卸煤等杂活。他从小具有极强的求知欲,渴望念书,但只断断续续地上过几年学。在学校里,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十分活跃,是老师的好助手。他试写过童话、短篇小说和诗歌,在学生自编手写的“杂志”《青春的色彩》上发表过习作。他还喜欢演话剧,最爱登台扮演具有英雄气概的角色。他几度辍学,大都是由于贫穷,有一次则是因为触犯了教神学课的神父。于是,这孩子想尽办法借书,甚至把午饭让给报贩吃,换取报刊来看。他在十二岁时就读过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牛虻》,从此,牛虻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坎里。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生于乌克兰工人家庭。初级教会小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做工。1919年,加入苏俄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同白匪作战。1923-1924年担任共青团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1927 年因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以惊人毅力写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根据亲身经历,描写苏联青年在革命熔炉中锻炼成长的经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早在1942年就译成中文,书中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成为中国青年的学习榜样。1936年12月22日,奥斯特洛夫斯基病逝。
  现实生活的苦难与沉重,书中人物的坚毅与光辉,使这个男孩懂事、早熟。他曾帮助布尔什维克地下组织张贴传单、刺探情报。十五岁时,他走在街上,突然发现地下革命委员会的一位成员被一名全副武装的匪兵押着迎面过来。他不顾一切,猛地朝匪兵扑去。革命者意外获救,他却因此被捕。这个少年受到严刑拷打,但不吐露片言只字,硬是挺了过来。
  红军和起义者击溃了匪军。同年七月,奥斯特洛夫斯基参加共青团;八月,志愿加入红军,随部队上前线,经受战争烈火的考验。
  他当骑兵,当侦察员,转战各地。这个年轻人,不仅跃马挥刀,作战英勇,得到书面嘉奖,而且善于激励战友,显示出宣传鼓动的才能。次年八月,奥斯特洛夫斯基腹部和头部受重伤,在野战医院的病床上度过了经常处于昏迷状态的两个月。出院后,右眼只保留了五分之二的视力。于是转业来到地方。
  他参加过肃反委员会的工作,在铁路总厂担任电工助理,并被选为团支部书记,同时进电工技校学习。十七岁时,带头参加修建一条铁路支线的艰巨工作。在铁路工地上,不少人被恶劣的条件、疾病和匪帮的偷袭夺去生命。奥斯特洛夫斯基咬紧牙关,拼命干活。但在即将竣工时,他双膝红肿.步履艰难,并且感染了伤寒,昏迷不醒,被送回老家。在母亲悉心照料下,他才勉强活了过来。重返工厂后,他一边劳动,一边在技校学习。伤病之身,经不起过度的辛劳,健康状况越来越糟,他被送进疗养院进行泥疗。病情稍有好转,又返回基辅,并和许多共青团员一起,在没膝深、刺骨冷的河水中抢救木材。他再次病倒了。十八岁时,医疗鉴定委员会为他签发了一等残废证明!
  他藏起证明,要求安排工作。这以后,当过团区委书记、全民军训营政委、地区团委委员、团省委候补委员。二十岁入党,并一度担任团省委书记。不幸的是,他又遇上一场车祸,右膝受伤,引发了痼疾,关节红肿胀痛.活动困难,才二十三岁、他就瘫痪了,而且双目逐渐失去视力。
  从此,他往返于各地医院,进行治疗不见好转。二十六岁,接受第九次手术,刀口缝合后,竟有一个棉球留在体内。虚弱的病人,如果再次施以麻醉,只怕会损伤心脏,危及生命。他主动提出不用麻醉,切开刀口,取出棉球。他没有发出一声呻吟,但术后高烧,八天不退。这以后,他断然拒绝任何手术,说:“我已经为科学献出了一部分鲜血,剩下的,让我留着干点别的事吧。”
  在各地的医院和疗养院,他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些是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在治病间隙,利用仅剩的视力,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著作,其中包括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肖洛霍夫、巴尔扎克、雨果、左拉、德莱塞等作家的作品。他参加函授大学的学习,同时写出一部反映战斗生活的中篇小说。可惜小说惟一的手稿在外地战友阅后寄回途中丢失了。
  二十六岁,他着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二十七岁完成第一部,次年得到发表和出版。三十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部问世。三十一岁荣获列宁勋章;三十二岁,也就是一九三六年的十二月十四日,完成了另一部长篇《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部)的校订工作,八天后,即十二月二十二日,他就与世长辞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13
第四章
冬妮娅给塔尼亚写信,倾诉自己的心事。
城里唯一的剧院举行了盛大的晚会,佩特留拉派士绅界的很多人都出席了。保尔被押去发电。帕夫柳克趁舞会热闹时闯进来,又因乐曲的问题和戈卢勃打架。场内十分混乱。
城里有“烧杀掳掠犹太人”的传闻不胫而走,引起很多人的恐慌,谢廖沙等人商量着藏身的地方和方法。戈卢勃和帕夫柳克双方发生冲突后第三天,虐杀犹太人的暴行开始了。可怕的三天两夜里,有很多人被杀戮和摧残。但只有几个人抵抗。
第五章
一天晚上,朱赫来为了躲避搜捕,藏到了保尔家。在保尔家里,朱赫来给保尔讲述了很多革命道理。保尔懂得了生命的真理,也知道了朱赫来是共产党。
这八天里,朱赫来总是傍晚时出去,深夜再回来。一天晚上,朱赫来出去后就没有回来。保尔在街上打听朱赫来的下落,还回忆了与冬妮娅吵架的经过。当他看到朱赫来被一个士兵押解着时,果断地把押送兵扑倒,救了朱赫来。当晚,朱赫来离开了小镇,但保尔被维克托告发,之后被抓到城防司令部。
第六章
冬妮娅得知保尔被抓走,很着急,四处找他。
彼得留拉匪帮的头目要来镇上检阅部队,镇上忙着做准备。捷涅克上校不愿让头目看到监狱里关押太多的犯人,便将保尔等人放了出来。保尔离开了监狱,但他没有地方可去,就毫无目的地跑着,不知不觉来到冬妮娅家的花园里。狗叫声惊动了冬妮娅,当她认出是保尔时,她很激动,把保尔留在了家里。保尔在冬妮娅家得到了休息,但又不愿意连累冬妮娅,就执意要离开冬妮娅的家。他们约定不忘记对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