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刘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不要三国演义里的)

如题所述

对于刘禅,实在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几千年来,历史的评价已让他成为一个被士大夫所不齿,被世人嘲讽的对象。是的,他让蜀国的绩业毁于一旦,让父辈们血洒疆场换来的江山化作乌有,但是,我却不能不说他是一个英雄,一个五千年少有的大气政治家。在中国人的骨子里,有一种东西是神圣的,那便是气节。中国人可以坦然接受“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现实,却不可以容忍战场之上倒戈投降,放弃厮杀。中国人的心中仿佛一个失败者,只有在失败来临那一刻选择鱼死网破,或是杀身成仁才能体现其气节的高尚,生命的伟大。刘禅,一个败国之君,又是在大敌来临前选择投降的人,生长在这样的一个把气节看得高于一切的时代,焉有不被世人唾弃,嘲讽之理。然而,刘禅真的很伟大,如果说在败国之前他的伟大 不能凸显,那么就在他败国之时,在他呈上榜文,坐着车含泪离开江山的那一刻,他的生命却发出了异样的、刺痛世人眼睛的光彩。回想那段历史:长期的征战,已让人民厌恶了战争,况且又是在邓艾、钟会两路大军的夹击之下,而此时自己国家精锐的国防力量,却在立志要完成诸葛遗忘的姜维的率领下,在千里之处征战,正所谓“宗庙有倒悬之危,百姓有果卵之急”。在这样一个严峻的形势之下,是战,是降?摆在了这位被骂作“扶不起的阿斗”面前,此刻他的肩上却承担一国的安危,一城百姓的生死……他选择了投降,选择了承担的骂名。最终,曾经与魏、吴一起鼎立在中国大地上的蜀消失了。古往今来,每当人们念及此事,未尝不嘲讽,唾弃他,他被人们所不齿。可是又有几个能理解他。他也是一个儒士,难道不明白“杀身成仁”对一个土大夫是多么的重要?不,他知道,但他更清楚自己 一个君王,一个君临天下的王者。连年的征战,已经让他的臣民饱受战火之苦,他清楚自己肩上的重担,他不能因为自己气节的保全,而搭上发那么多百姓的性命。他选择了“全国为上”,将自己深爱的江山付于他人。这是一种何等的大气,何等的难得啊!“胜则溢美,无以复加;败即领咎,罪不容恕”这就是历史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世人看不起刘禅,只因我们不了解他,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嘲讽他呢!一位大气的政治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6
刘禅继位初期也确实听从父亲的遗命,放权于丞相诸葛亮处理军政大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诸葛亮死后,据《三国志》记载,刘禅废除了丞相制,设立尚书令、大将军和大司马三职互相制衡,军政事务分开。

后来“乃自摄国事”,提出“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由蒋琬、费祎、董允等人主政,修养生息,积蓄力量后从长计议再北伐的政策,亲自处理除了对外战争领域之外的国内军政事务。

诸葛亮死后蜀汉维持了近三十年的统治,但,刘禅对于主张积极北伐的姜维也诸多制衡,严重地拖慢了北伐的进度。而且刘禅对于宦官黄皓也颇为宠信,姜维畏惧黄皓,只得拥兵屯垦汉中的沓中(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

最后邓艾偷渡阴平大军压境,刘禅召开御前会议,与群臣商议如何抵御。最终刘禅接受谯周的开城建议,在263年向曹魏投降。

《三国志》陈寿认为他是“素丝”,早年得诸葛亮辅助,所以“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但后来宠信黄皓,败坏政事,却是“惑阉竖则为昏闇之后”。孙盛则认为他是庸主。而由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形象影响,于是其小字为“阿斗”,被后世意指政事无才干者,“扶不起的阿斗”就是指刘禅。

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也在三民主义之民权主义中提到:“阿斗是很庸愚的,没有一点能耐。”。
第2个回答  2013-10-16
刘禅虽然不是个很英明的君主,但他肯定是个很聪明的人,刘禅在位时,诸葛亮的多次伐魏,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是不可能完成的,而铸造强大的国力,绝对有刘禅的一份功劳,正史中说:在刘禅小的时候,诸葛亮就说过他是个大智慧的人。诸葛亮是不会阿谀奉承的人,而刘备也这样夸过自己的儿子。三国演义只是小说,他的昏庸只是为了衬托别人,和正史是不一样的。
第3个回答  2013-10-16
他不是真的傻,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正常人,但是现实告诉他,他不可能把蜀国经营好 诸葛亮的大权独揽,让他无法甩开膀子的大干一场,也许他做的可能不会比诸葛亮好,但是他至少不会后悔。蜀国内部的矛盾他也是看在眼里,他不能扭转颓势。再加上本来就有人说他傻,所以他更加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每天只能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甚至在亡国之际,还要表现出一副乐不思蜀的样子,这都是被逼无奈
第4个回答  2013-10-16
应该的个平庸的领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