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中药治疗什么病:山药,海螵蛸,当归,泽泻,

这些中药治疗什么病:山药,海螵蛸,当归,泽泻,山萸肉,太子参,牡丹皮,黄芩,熟地,生地,茯苓,五味子,麦冬。

山药: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主治〕∶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 热消渴。

海螵蛸:

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用于溃疡病,胃酸过多,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

当归: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由于当归对妇女的经、带、胎、产各种疾病都有治疗效果,所以中医称当归为“女科之圣药”。

泽泻:

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

山萸肉: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
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太子参:

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

牡丹皮:

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症瘕,痈疡,扑损。
1.清热凉血 本品能入血分而清血分之热。常用于温病热入营血,出现发热、神昏、斑疹,处方如犀角地黄汤。
2.清肝经之热 用于治疗肝经郁热所致的胁痛、头痛、月经不调,如丹栀逍遥散。
3.清虚热 治疗虚劳发热无汗者,常与滋肾阴药配伍,处方如六味地黄丸。
4.活血化瘀 治疗血瘀肿块,经闭不通,腹部胀痛。亦可治疗肠痈、疮疡,取本品能化瘀又能清热之功效。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熟地:

具有补血滋阴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如六味地黄丸。补精益髓功效用于肝肾精血亏虚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

生地:

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养阴生津功效 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
药用时煎服,10~30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茯苓:

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五味子: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麦冬: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29
山药,牡丹皮,泽泻,山萸肉,熟地,茯苓,这六味是“六味地黄丸”的组方,主治肾阴虚,阴虚火旺,腰酸膝软,盗汗,遗精滑精等;生地,黄芩,可以滋阴清热;五味子,海螵蛸可固精收敛;麦冬,滋肺阴、清肺热;太子参补气生津。 所以他应该有干咳疲乏的症状
第2个回答  2009-03-28
山药,当归,泽泻,山萸肉,熟地,茯苓,这六位要是“六味地黄丸”的组方,主治肾阴亏虚;牡丹皮,黄芩,可以滋阴清热;五味子,海螵蛸可固精收敛;麦冬,生地主要是滋阴;太子参补气生津。
第3个回答  2009-03-29
虽有六味地黄丸汤头,(在我老家处方的主要组成叫汤头 ,在一些老书里面也有),可以肾阴虚,阴虚火旺造成耳鸣,眼明等。但当归,在里面显得...当归的多少很重要。当归多的话,如果是热燥的人服用,不是很好;会上火,头痛。如果是妇女阴虚吃,还算不错。泽泻利水祛湿。山萸肉,补肾,腰骨痛不错,特别是现在的白领,上班坐的多。太子参,提气,精神不好。牡丹皮,作用很广泛,。。
麦冬,如楼主说。五味子,止咳润肺。熟地,生地,凉血生津。
总结这方,生津止咳润肺和体虚。
如果是老年人,建议当归不要或尽量少点。
其实,还是问医生,这只是建议。
第4个回答  2009-03-28
麦味地黄丸
【方名】麦味地黄丸
【分类】补益剂-补阴
【功效】滋补肺肾。
【主治】肺肾阴虚证。虚烦劳热,咳嗽吐血,潮热盗汗。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9克),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临床】:(1)肺结核,症见干咳带血,午后潮热,阴虚内热,盗汗,全身乏力,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而快。(2)喘病,症见气喘急促而又持久,活动时症状加重,少痰或无痰,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而快。(3)遗精,症见腰痛,遗精,手足心热。(4)消渴病(糖尿病),症见口渴舌燥,小便频繁,脉细而快,舌红少苔。
【禁忌】斟酌。
【方解】麦味地黄丸偏于滋肾敛肺,适用于肺肾阴虚之喘嗽。

由地黄丸衍生出的其他品种:
六味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
桂附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
明目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
二十六位地黄丸
复方首乌地黄丸
三十六味地黄丸
八味地黄丸
修正复方首乌地黄丸
金匮地黄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