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一称的由来

我知道“三晋”一词在战国就有了,孙膑说过“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他指的是由晋国分裂出的韩、赵、魏三国。
我想问的是近代所说的“三晋”与孙膑所说的是一个意思吗;不是的话又具体指什么?

据说,太原是唐代的发源地,山西是“晋”的全称,那么,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唐、晋、三晋之间的关系。关于“三晋”,公元前458年,晋哀公继位后不久,晋国六大臣之一的智伯(智、昭、卫、汉、藩、中行)接管了晋国的实权。他与韩、魏联手瓜分了范、中行两座城市,随后,智伯与韩、魏联手围攻赵国都城晋阳,士兵们将洪水引向晋阳,企图一举将赵国消灭。

后来,赵襄子派人去劝说韩、魏两国联合起来对付智伯,并在晋阳击败智伯军队并杀死了智伯。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公元前403年,周魏列王二十三年(晋列公十七年),赵、魏、韩被封为了诸侯。 “三国分晋”虽然代表晋国宣告灭亡,但是,新兴的赵、魏、韩依然继续活在历史的舞台之上。只是,作为几个小国,它们很快就就被吞并了。

晋、三晋是秦统一前,中国历史上无可替代的文明之地,所谓“三晋”,是指“晋”的三支,即:晋国被分为了三个国家。在中国历史上,三晋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的开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三晋为开端,以三晋为名叙述历史。但事实上,三晋时期也是这段历史的总称。其实,正如后人把魏、蜀、吴称为东汉末年的“三国”一样,它们一般都指的就是这一时期的历史。



此外,三晋不仅代表了春秋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晋国,也包括赵、魏、韩等战国七雄。二千余年来,人们仍然怀念和赞美三晋,并称山西为三晋,说明三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晋代更为广泛,也体现了三晋作为中华文明史发祥地之一的丰富内涵。更有甚者,三晋文化不仅实现了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极大融合,还为山西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三晋得名,是三晋对晋国在名分版图、实际权力、制度风貌上继承的结果,远不是国都位于何方所能改变的。换句话说,三晋是从春秋晋国的霸业中,生长出来的三个战国政权,晋土是三晋的土壤,而定都晋土之外,只是三者在战国早期对外争霸的举措,绝非三者根基转移的表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9

三晋有两种意思:一是指中国的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国的合称,作为地理名词指赵、魏、韩三国故地。二是指山西省。

三晋最初是指战国时期的韩国、赵国、魏国三国的合成,韩、赵、魏三家原是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中的三个,他们在春秋晚期共同打败了晋国执政的智氏,然后逐步掌握晋国的大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史书称韩、赵、魏三国为三晋。

扩展资料

山西,简称“晋”,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山西界于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之间,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 

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1%。

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河流属于自产外流型水系。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三晋”的由来

  战国时称瓜分晋国的韩、赵、魏为三晋。《商君书·徕民》:“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战国策·赵策》:“三晋合而秦弱,三晋离而秦强。”后世以三晋之地大部在山西,故别称山西为三晋。
  相传太原是古唐国封地,山西简称晋,三晋是山西、太原的美称。本文将就唐、晋、三晋的联系说一段有关太原的历史。
  关于“三晋”。公元前 458年,晋哀公即位不久,晋国六卿(智、赵、魏、韩、范、中行)之一的智伯掌握晋国的实权,他伙同韩氏、魏氏瓜分了范氏、中行氏的邑地。接着智伯又联合韩、魏围攻赵国都城晋阳,兵将水灌,企图一举灭赵。赵襄子以“唇亡则齿寒”的道理,派人秘密说服韩、魏,三家联合起来反对智伯,大败智军于晋阳,杀死智伯。公元前 453年,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领地。公元前 403年,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晋烈公十七年),赵、魏、韩受封为诸侯。由于赵、魏、韩都孕育于晋国,“三国分晋”后,虽然晋国宣告灭亡,新兴的赵、魏、韩跻身诸侯之列活动于中华舞台;但晋作为公国,其烈公、孝公、静公在狭小的天地中还有名无实地存在了28年。
  晋,三晋是秦统一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悠久文明古国。所谓三晋,就是三家分晋,晋分为三家的意思。三家分晋在中国历史上是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 403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将三家分晋作为开端,并提到三晋这个述语。三晋,实际上也是后世对这一段历史的统称。我想,正如后人称东汉末年的蜀、魏、吴为三国一样,是泛指这一段历史的。三晋既代表称霸春秋的晋国,又包括跻身战国七雄的赵、魏、韩。人们历经二千数百年至今仍然怀念三晋,赞美三晋,把山西统称为三晋,说明三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晋更广泛地体现了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发源地之一的内涵;说明三晋文化实现了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对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做出的历史贡献;说明三晋大地地理优越,资源丰富,人才荟萃,是祖国的一块风水宝地。有着30个世纪悠久历史、古老文化孕育的三晋儿女一定会在跨越新世纪光辉时代,在三晋大地奏出更加辉煌的凯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9-22
  1、三晋有两种意思:一是指中国的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国的合称,作为地理名词指赵、魏、韩三国故地。二是指山西省。现在三晋统指山西。
  2、得名由来
  三晋最初是指战国时期的韩国、赵国、魏国三国的合成,赵氏 、 韩氏 、 魏氏原是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中的三个,他们在春秋晚期实际掌握晋国的大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在《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书中,将赵、魏、韩三国合称为三晋,其地约当今之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北部、 河北省南部中部。
    3、史书记载
  《商君书·徕民》:“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
  《战国策·赵策》:“三晋合而秦弱,三晋离而秦强。”
  《史记·燕召公世家》:“ 孝公 十二年, 韩 、 赵 、 魏 灭 智伯 ,分其地。 三晋 强。”
  4、寓意演变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三晋作为地名是指韩、赵、魏三国故地,后来演变为山西省的别称。
  唐朝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诗:“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明朝于谦 《暑月将自太行巡汴》诗:“ 三晋冲寒到, 中州冒暑回。”
第4个回答  2021-01-28
是因为在古代有三个国家分别是赵韩魏,在这三个国家的人民都非常友好和睦的相处,所以在最后有三晋说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