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体重越轻,就代表运动员们跑的越快吗?

如题所述

在很多体育运动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运动员的体型都十分匀称且苗条,尤其是女运动员,因为体育界里很多人认为减轻体重能够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然而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在一些运动上该观点就无法帮助运动员取得好成绩,例如长跑、马拉松,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报道,《科学》期刊上出现了一篇关于女性运动员的体重与运动情况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的作者是来自美国马萨诸塞总医院的心血管医生詹姆斯·古塞,他与他的团队通过研究发现越轻的体重并不意味着对她们运动能力的提升越高,尤其是长跑运动员,这将可能是改变运动员认知的一件事。


“越轻越好”的观念是如何产生的?

在以往对人体健康情况的研究中,BMI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被长期引用。所谓的BMI就是身体质量指数,它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于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和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可以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个人的BMI值。古塞发现不少与BMI指标有关的研究都喜欢以运动员案例作为论据,进而导致运动界、公众产生了“越轻越好”的观点。


同时古塞发现,“越轻越好”的观点普遍适合男性运动员,尤其是在长跑等耐力运动里,取得最好成绩的人通常都有相对较低的BMI值。然而很少有女性运动员的案例作为研究的论据,这一点引起了古塞的好奇,于是他与同事计划对运动员进行多项专业测试,以研究体重与运动能力之间是否存在确切的关系。

古塞通过什么测试得到最新的发现?

古塞和他的同事邀请了2200名专业运动员和积极锻炼的人进行测试,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各占一半。在测试中,志愿者被要求在跑步机上进行跑步运动,然后研究人员对其摄氧量进行动态跟踪。多项跟踪结果显示,无论志愿者是专业运动员还是积极锻炼的普通人,他们的摄氧量随着步伐的加快消耗更多。


但是当他们的步伐加快到一定程度后,耗氧量也达到了上限不再继续上升,这就是一个人的最大摄氧量。和BMI指标一样,最大摄氧量也是衡量个人身体健康的指标,它指的是在供氧充足的情况下,一个人进行有氧运动所需的最大氧气量。在以往的研究中,一个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越大,他的运动能力往往越强。

测试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古塞和他的同事得到的测试结果是:30岁以上的男女性确实存在着低BMI值有氧运动表现更好的情况,但这一情况对于30岁以下的运动员来说并不明显。更让研究人员感到意外的是,235名女性运动员的数据显示,无论她们的BMI值是最高还是最低,最大摄氧量都出现了下降的情况。


这说明男女性运动员的BMI值与运动能力并不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即BMI值越低运动能力就越好。而且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运动表现也不同,因此教练在制定训练计划的时候并不能以BMI值为唯一的目标。在接受古塞测试的女运动员中,就有一名运动员玛丽·凯恩在接受教练的减重建议后折断了5根骨头,导致职业生涯减少了3年。


对于许多专业运动员来说,他们的职业生涯往往不会超过15年,损失的3年意味着损失了很多锻炼、追求成就的机会。因此在考虑是否要减重之前,最好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笔者认为对于运动员来说,更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切勿随意减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0
不是,因为体重越轻有可能肌肉的爆发力和持久力就越弱,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就不是跑得更快了。
第2个回答  2020-08-20
不是。因为运动员跑步的快慢和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关系,而体重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第3个回答  2020-08-20
不是的,跑步速度与运动员的肌肉量也密切相关,肌肉量大的运动员比起小的往往更能取得好成绩。而肌肉的密度相较脂肪来看比较大,这就意味着跑步运动员并不是体重越轻越好
第4个回答  2020-08-20

不一定,体重虽然也是影响跑步速度,但是不是唯一因素.

腿部肌肉发达程度也从很大一部分影响速度,还有跑步时技巧等,不能从单一方面判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