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却留下了千古骂名你怎么看呢?

如题所述

提起隋炀帝,大家都没什么好印象,早在初中课本上我们就知道隋朝的灭亡完全是由于隋炀帝作死造成的,隋文帝节俭了一辈子,却遇上了一个败家儿子,杀父辱母,酒池肉林,隋炀帝的所作所为与当年的商纣王没有任何区别,更让人痛恨的是,为了到江都赏花,征役几十万人开通大运河,这项大工程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远远超出了隋朝的国力,但是隋炀帝就是这么任性,在四处征战之后又动用如此浩大的民力财力来修大运河,实在是自取灭亡,果然很多老百姓受不了繁重的劳役,纷纷起兵造反。而后来隋炀帝也被自己最信任的臣子宇文化及所杀,长安被李渊攻破后,隋朝也随之覆灭。

但是故事还有另外一种讲法,那就是隋炀帝由于功绩太大,而被唐朝故意抹黑,为自己造反篡上正名,隋炀帝本是一位少年英主,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治国才能都非常突出,这也是当时隋文帝杨坚废掉太子杨勇改立杨广的主要原因,当然杨广自身也有很多足以决定自己命运的缺点和不足,其中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三征高丽如此,修建大运河也是如此,但是这并不能代表隋炀帝就是一个昏庸无能之辈,为了看花开辟一条大运河,这种荒唐事是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都做不出来的,因此当时隋炀帝开辟大运河的真实用意并不是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时私欲,而是要彻底解决南北漕运不通的问题。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确实是造福百姓的幸事,但是却在当时引起了民怨,繁重的劳役让百姓不堪其苦,但是我们今天却仍然用京杭大运河,而隋炀帝杨广却背上了千古骂名,杨广并不是不知道做这件事的后果,但是按照杨广的脾气,就是做了又能如何,无非是留下骂名,而自己的功绩却刻在了京杭大运河的功绩碑上。当然隋炀帝杨广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从政举措,比如开科举,这是实实在在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的考试制度,第一次真正打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的人才选拔桎梏。

但是历史却从来不给失败者解释的机会,李渊建立唐朝之后,为了给自己的王朝正名,故意抹黑隋炀帝,其实隋朝皇室给隋炀帝上的谥号是隋明帝,但是李家王朝却给杨广上谥号为“炀”,诋毁杨广的功绩。但是大家却忘了杨广一生的精力全放在了治国理政,开通大运河上,临死却没有给自己建造陵墓,被人逼死之后只能草草收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6
这个是因为他开通大运河本来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享受,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为隋朝的灭亡奠定了基础。
第2个回答  2020-12-26
我个人感觉大运河对现在的影响比较大,但是对于当时的人民来说,并没有体现出它的用处,而是劳民伤财,让百姓苦不堪言,所以留下了千古的骂名。
第3个回答  2020-12-26
我个人觉得他的功大于过,在后期的时候他做了对人民不利的事情,但是他前期的时候做出的贡献是人们不可磨灭的。
相似回答